牙科网

牙齿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重要器官之一,但凡从口腔进入的东西,或者发音等,都和牙齿关连在一起。要想获得比较好的生活质量,我们就必须重视牙齿的健康,所以我们不能等牙齿出了问题,才想到去护牙。小编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拔牙后出血160例临床分析”,欢迎阅读,希望小编的分享可以为您带来帮助。

【摘要】 目的:探讨拔牙后出血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51例和109例拔牙后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拔牙后出血的因素可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牙位越是向后,发生出血的机会就越多。160例患者经处理后痊愈157例,3例经局部止血处理后转入内科治疗,痊愈出院。结论:严格把握拔牙禁忌证,术中严格正规操作,术后认真宣教,即可避免拔牙后出血。同时,应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减少拔牙并发症的发生。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院口腔门诊患者51例,非本院拔牙109例。拔牙创口内出血,其凝血块多位于拔牙创口正上方,多呈半球形,去除血凝块后,可见牙槽窝内缓慢渗血,有时牙龈和牙槽窝内都有渗血。牙龈出血,血凝块多位于牙龈撕裂处,去除干净后,多见损伤部位有明显的渗血点。男74例,女86例;年龄5~71岁;上颌59例,下颌101例;前牙37例,后牙123例。

出血原因:牙龈损伤49例,炎症时期37例,牙槽骨骨折23例,牙槽窝血管损伤17例,肉芽及异物11例,高血压10例,血液病6例,慢性炎症5例,经期2例,慢性肝病3例,拔牙前正接受抗凝药物治疗5例,其他2例。

出血部位:160例中,第3磨牙48例,第1磨牙43例,第2磨牙32例,前磨牙24例,前牙13例;上颌牙71例,下颌牙89例。牙位越是向后,发生出血的机会就越多。

方法:安慰患者,使其克服恐惧心理,详细询问病史及检查,明确导致出血的原因。拔牙创口残留肉芽组织者在麻醉下彻底搔刮牙槽窝,将残留的肉芽组织清除干净,然后用明胶海绵填塞牙槽窝压迫止血;牙龈撕裂者严密缝合撕裂处,使撕裂的牙龈附着于骨壁,再压迫止血,对撕裂处不能缝合者,可用浸有1:1000肾上腺素的纱布局部压迫30分钟;牙槽骨骨折的患者将折断的骨折片进行复位后,再缝合压迫止血;高血压、血液病患者除进行必要的局部处理外,还应针对原因进行专科治疗。对于出血时间较长,出血较多的,可采取静脉推注高渗葡萄糖、输液或输血等措施。

结 果
160例患者经处理后痊愈157例,3例经局部止血处理后转入内科治疗,痊愈出院。

讨 论
引起拔牙后出血的因素可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性因素包括牙龈损伤、牙槽损伤、局部炎症。全身因素引起的拔牙后出血较少,包括高血压、慢性肝病、月经期及血液病,从本资料可看出,拔牙后出血的原因绝大多数为局部因素引起。拔牙术后出血,以牙龈出血多见。牙龈损伤撕裂是使用牙挺、牙钳不当,或牙龈分离不彻底,造成拔牙时牙龈撕裂而引起出血。手术粗暴、用力过猛可导致牙槽骨的损伤错位,术后没有复位,可引起牙槽及牙龈渗血;炎症时期牙槽窝内充满炎性肉芽组织,肉芽组织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血管扩张,充血,水肿。质地变脆,影响功能,使拔牙后创面长时间出血不止。全身性因素的高血压患者,拔牙后紧张引起血压波动,慢性肝病导致凝血因子缺少,月经期血管代偿性扩张,血小板减少和血友病等血液病患者,都可引起拔牙后出血。出血与牙位的关系,我们观察,牙位越是向后,发生出血的机会就越多,其原因可能因前牙拔除较易,损伤小。后牙特别是阻生智齿相对复杂,损伤较大。还有一些患者因为稍有出血就不停地吐口水,且有吸吮动作而造成拔牙后出血[1]。

要预防拔牙后的出血,首先要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及当前身体情况,严格掌握拔牙适应证,对一些属于拔牙禁忌症,但又确实需要拔牙的患者应慎重考虑后决定。还应做好周密的术前准备,医生的的操作要规范,要正确使用牙钳、牙挺,动作不宜粗暴。出血后医生要冷静沉着,安慰患者,查明原因,对症处理。

拔牙后出血大多是局部因素即术中操作不当所造成,医生严格把握拔牙禁忌证,术中严格正规操作,术后认真宣教,即可避免拔牙后出血。对老年有全身疾病者,一定要认真对待,如高血压,术前一定要采取降压措施,待血压平稳或接近正常时再拔牙,以免出现不良后果。同时,应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减少拔牙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孙文国.拔牙后出血186例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255.<m.K428.CoM/p>

小编推荐

不良固定义齿48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通过48例固定不良修复体的临床分析,探讨不良固定修复体对牙体牙周的损害、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 对48例不良修复体临床表现及造成原因进行列表统计分析。结果 牙周病类损害超过60%,其余是牙体牙髓类症状。结论 口腔医务工作者应严格掌握固定修复的适应征,根据缺牙后牙周牙体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及规范制作,同时加强宣教提高患者健康意识,杜绝不良固定修复体对患者的危害。

【关键词】 不良修复体 固定义齿

在牙体、牙列缺损的修复类型中,靠粘固剂、粘接剂或固定装置与缺牙两侧预备好的基牙或种植体连接在一起,从而恢复缺牙的解剖形态与生理功能,患者不能自由摘戴者简称固定义齿[1]。由于个体美观,使用舒适,无明显异物感,深受广大患者欢迎,固定义齿修复在修复诊疗工作中的比重日益提高[2,3]。但在临床上常常碰到许多因不良固定义齿导致牙周疾病、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原因来就诊的患者,现就收集的48例病例进行分析,对不良固定义齿对牙体、牙周的危害及产生原因、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收集因不良固定修复体来我院就诊的病例48例,年龄35-58岁,女28例、男20例。固定修复25例,占52.08%,单端固定修复16例,占33.33%,全冠7例,占14.58%。方式:烤瓷16例,铸造、锤造20例,自凝树脂12例。

1.2不良修复体临床表现及原因

1.3结果

通过列表统计可看出,牙周疾病类的临床表现超过60%,其次是牙体牙髓类症状,约占40%。不良修复体由于边缘悬突或设计制作不当造成对牙周组织的压迫刺激,或自凝树脂桥对牙龈的刺激等等是牙周病类表现的主要原因,患者通常以牙周肿痛不适求诊。而边缘不密合、穿孔等则造成修复体覆盖处出现继发龋,随着时间推移从而导致牙髓炎或根尖炎,此类患者通常以咬合不适或自发痛明显求诊。
1.4治疗方法 48例均拆除固定不良修复体。对牙龈牙周粘膜红肿、化脓或溃疡等症状采用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等基础治疗手段去除刺激因素,切开排脓引流,牙周袋每周放2%米诺环素软膏缓释剂(派丽奥)一次,每天2次用西吡氯铵含漱液含漱一分钟,配合口服奥硝唑分散片5-7天,均取得较好的疗效。对继发龋去腐充填,穿髓或根尖炎者行根管治疗。而对于牙槽骨吸收二分之一以上、松动Ⅲ°的基牙予以拔出。全部患者于2-4周在充分的牙周牙体准备后重新设计,给予活动义齿或固定义齿修复,均获得满意的修复效果。

2 讨论

通过对这48例病例的临床分析,可总结出造成固定不良义齿的原因有几方面。

2.1未充分了解固定修复的适应症:牙列缺损并非绝对需要修复而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修复[1]。选择固定修复适应症应考虑缺牙的数目,缺牙的部位和基牙的条件,要保持牙周粘膜无水肿,牙周组织健康,骨吸收小于三分之一根长,牙根无松动,修复前进行有效的颌病防龋。

2.3修复体设计或制作不当:在必要的牙周牙体准备后达到口腔修复条件,应根据基牙冠的长短、数量、牙周条件及颌关系等因素设计固定修复体。若忽略缺牙间隙大,承受合力大,基牙缺乏足够支持力,固位力等因素则导致基牙松动修复失效。而牙龈边缘设计不当,龈边缘粗糙存在悬突,尤其是自凝树脂桥类长期刺激牙龈是粘膜糜烂出血造成各种牙周症状的原因。所以,备牙时应尽可能保持适当的颌龈高度,颌面尽量保留大致的解剖形态,轴壁颌聚角小于5°,备牙时进行正规的预排龈及排龈处理,适当增加肩台的宽度,增加稳定性。而桩冠应注意根面预备到位,根桩长度比例恰当,避免桩进入根部过短而造成冠受力后引起根折。同时制作时边缘应光滑、到位与牙体组织密合,减少牙周刺激及防止基牙的龋坏。

通过临床分析总结出:有效的固定义齿修复需要有良好的修复前牙体、牙周及全身情况的准备。另一方面,良好的固定修复要求医生仔细了解患者不同的口腔条件,严格把握固定修复的适应症,正确合理地设计和操作,选择合格的优质加工技术力量,同时也要加强口腔保健宣传,提高人们口腔健康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杜绝不良固定修复体对患者的危害。

参 考 文 献

[1]徐军,等.口腔固定修复的临床设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5.

[2]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75.

[3]徐君武.现代口腔修复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7.

4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拔牙治疗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拔牙治疗的临床特点及安全性。 方法 对4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拔牙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45例患者拔牙术后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创口愈合情况良好。1例因血糖控制不佳暂缓拔牙治疗。结论 术前采用合理有效的措施控制血糖水平,术后有力地控制感染,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安全顺利地进行拔牙治疗。

【关键词】 糖尿病 拔牙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凝血功能低下,抗感染能力较差,而且常合并多种慢性并发症,拔牙治疗可能导致出血不止,伤口感染等等,这就增加了拔牙治疗的复杂性和危险性。本文收集了本科2008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4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拔牙治疗的病例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4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男22例,女24例。年龄58-82岁,平均年龄71岁。其中41例2型糖尿病,占89%,其余5例为1型糖尿病。共拔除患牙96颗。

2.治疗方法 询问病史,进行必要的全身检查,同时加强口腔清洁护理,并在血压稳定、心电图正常及空腹血糖控制在8.88mmol/l以下时进行拔牙术。麻醉剂为1%-2%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术中根据牙位的不同采用阻滞麻醉、浸润麻醉加牙周膜麻醉的方法进行麻醉。待麻醉效果完善、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即可迅速用牙挺或牙钳拔除患牙,清理创口,并用明胶海绵碘伏填塞拔牙创,对于创口较大的拔牙创予以高密度的缝合止血,再用棉卷压迫拔牙创40分钟。术后予以服用抗需氧菌及厌氧菌药物,原降糖治疗不变。

结果

4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拔牙治疗后5天复诊检查,可见拔牙创愈合良好,无明显红肿,患者自诉拔牙术后1-2天疼痛消失,占病例总人数的98%。1例因血糖控制不佳,转内科治疗,暂缓拔牙,占2%。术后2-4月随访,42例患者已行活动或固定义齿修复,愈后良好。

典型病例:李某,男,71岁,患2型糖尿病10年,牙周炎Ⅲ°。原有的可摘局部义齿因基牙松动严重不能继续戴用,要求拔除患牙后行全口活动义齿修复。进行必要的全身状况检查后,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1.0每日二次口服,格列美脲片2mg每日一次早餐前口服。术前二日开始用3%双氧水行冠周冲洗,每日二次,口泰含漱液漱口。术前查空腹血糖8.1mmol/l。采用1%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作阻滞麻醉,拔除右下第一,第二双尖牙,清理拔牙创,用明胶海绵碘伏填塞拔牙创,再用棉卷压迫拔牙创40分钟后,伤口不出血。

术后给予阿莫西林0.75每日三次口服,甲硝唑0.4每日二次口服,原有的降糖药物口服剂量不改变。术后3天复诊见伤口愈合情况好,遂分两次拔除其余5颗患牙。术后2月复诊行全口可摘活动义齿修复,愈后良好。

讨论

由于糖尿病使唾液中的含糖量增高,口腔酸性增加,同时唾液量减少,对牙齿的自洁作用下降,易导致牙周病,龋病等等。牙周病使齿槽骨的骨质逐渐吸收消失,造成牙齿松动。老年糖尿病患者多伴有各种慢性并发症,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为心血管病变。所以术前正确掌握患者的全身状况,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比如术前检查血钾、血压、心电图等。对血糖控制不佳或伴有严重感染的患者,应暂缓拔牙治疗。

术前应采用快速有效的降血糖措施,空腹血糖严格控制在8.88mmol/l以下。老年人糖尿病多为2型糖尿病,平时多数靠饮食来控制调节血糖,所以老年糖尿病患者拔牙治疗前后原来的饮食、治疗方案不能改变。接受胰岛素治疗者,拔牙最好在早餐后1-2小时进行,此时药物作用最佳。空腹不宜拔牙。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拔牙应在两小时内完成,以防禁食时间过长,出现低血糖反应。此外还应加强对患者的口腔清洁及粘膜病的管理。对于需要多次拔牙的患者,每次拔牙间隔的时间不宜过短,每次拔牙的数量不宜过多。

1%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有较强的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局麻药物,同时还有迅速安全的抗心率失常的作用,因此可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在浸润麻醉后,可用皮试针头自牙的近中和远中侧刺入牙周膜3-4mm,分别注射0.2ml1%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这样可避免牙周注射时的剧烈疼痛,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必要时术前给予适量镇静剂。待麻醉效果完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方可施行拔牙术,术中动作应轻柔迅速,尽量减少拔牙治疗对组织的损伤,切勿粗暴引起患者的恐惧与不安。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伤口愈合因蛋白合成障碍可能延迟,高血糖又会给细菌、霉菌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所以患者进行拔牙治疗后发生感染和干槽症的可能性大大高于正常人,一旦发生感染,又比非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困难得多。发热疼痛是一种应激性刺激,可以使体内应激性激素分泌量增大,拮抗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使糖尿病加重。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拔牙术后的抗感染尤其重要,应同时给予抗需氧菌及厌氧菌药物。对于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症的患者,拔牙前1-2天开始使用抗菌药物,以防菌血症造成病灶感染。

老年糖尿病患者拔牙治疗完成2-3月后,多进行活动或固定义齿修复,老年糖尿病患者不建议做种植义齿。平时可用弱碱性的含漱液漱口及浸泡可摘活动义齿。

参 考 文 献

[1]张惠芬主编.《实用糖尿病学》第二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01.

拔牙后并发颌面间隙感染50例临床观察


拔牙后并发颌面部多个间隙感染时有发生,由于龋病、牙周病、智齿冠周炎均为临床常见病,故牙源性感染途经是颌面间隙感染的主要来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3年7月以来因拔牙引起的颌面间隙感染50例。年龄19~50岁,平均32岁,病程2~6周,其中智齿冠周炎28例,眶下间隙感染4例,咬肌间隙感染6例,翼下颌间隙感染5例,颊间隙感染7例。

1.2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患侧拔牙区胀痛不适,进食咀嚼吞咽开口活动时疼痛加重,病情继续发展局部呈自发性跳痛,出现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口腔不洁,出现口臭、肿胀、牙龈袋处溢脓,颌面部脓肿形成,皮肤红肿,触痛明显。

1.3 治疗方法

采用全身抗炎治疗,脓肿切开引流,脓肿冲洗,拔牙创刮治术,瘘道刮治术。

2 结果

治愈46例,颌面间隙感染症状消失,4例患者伴有面颊瘘,需择期切除瘘道,刮尽肉芽,缝合面部皮肤瘘口。

3 讨论

拔牙合并颌面间隙感染,主要是由于局部消毒不严格,机体抵抗力下降,或急性炎症期拔牙造成的,拔牙前后未能及时给予大量抗生素控制炎症,以致炎症扩散颌面部各间隙。治疗方面要从全身治疗及局部治疗两方面进行,全身治疗:给予大量抗菌素,必要时输血,补液对于严重感染的病例,常用的有人工冬眠、激素血清、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治疗,局部治疗冲洗;清除龈袋内坏死组织脓液,局部冷敷,脓肿形成后应早期切开引流,可根据间隙感染的特点,行口内、口外切口。切开前应行穿刺抽吸,反复穿刺虽未见脓液,也应早期切开可达到排脓减压作用。切开引流时应注意面部主要的血管神经,避免损伤。

老年患者拔牙的临床分析


牙齿拔除是口腔常见的治疗方法,但老年人由于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因此,增加手术安全性的必要措施尤为重要[1]。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了300例老年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00例老年患者中,男性127例,女性173例,60~69岁255例,70~80岁45例。龋病(残根、残冠)180例,牙周病110例,慢性根尖周炎颏下瘘管10例,合并心脏病95例,高血压病110例,糖尿病80例,呼吸系统疾病15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2%利多卡因注射液(不含肾上腺素)分别给予神经阻滞麻及局麻。在无痛下用牙钳或牙挺,将患牙拔除,骨凿去除过高的牙槽纵隔及过高的骨尖,刮匙刮净牙槽窝内的肉芽组织、骨块或牙齿碎片,然后行牙槽骨复位,最后进行缝扎止血,有皮肤外瘘管的拔除患牙后,刮净牙槽窝内肉芽组织及搔刮瘘管上皮组织,给予瘘管内放入少许复方碘液,腐蚀瘘管上皮,促进愈合。

2 结果

本组300例中有2例拔牙术后出血不止,行彻底清理牙槽窝,用带有少许碘伏的明胶海绵放于牙槽窝内并缝扎,同时应用止血药物后出血停止。其余298例手术顺利完成。全部患者5~7 d后创面愈合,均未发生感染和其他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老年拔牙患者要严格掌握拔牙的适应证、禁忌证,采取不同于青壮年人的措施,充分了解患者全身状况及病情进展,实施恰当的心理治疗,使之产生一种信任感,从而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老年人麻药首选2%利多卡因注射液,经临床证明其效果满意,而且对高血压及心脏病人无不良影响,又能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快,副作用小,维持时间长,但不能使用含肾上腺素麻醉药物。在注射麻药时,回吸确认无回血,才能缓慢注射,防止麻药误入血管,产生严重的毒性反应而危及生命。对于高血压患者术前血压应控制在150/75 mmHg(1 mmHg=0.133 kPa)时方可拔牙,但术前要用镇静药物,如鲁米那片0.06 g,一次口服。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前半小时可咬碎后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10~20 mg或维拉帕米片40~80 mg。糖尿病人空腹血糖在8.8 mmol/L以下时,方可拔牙[2]。术后必须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风心病及有瓣膜病患者,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继续用药2~3 d。长期服用抗凝血药物治疗的患者,拔牙时不停药,但要注意术后出血问题,术中仔细止血,局部冷敷,牙槽窝内放置带碘伏的明胶海绵缝扎止血。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一次拔除多个牙比多次拔牙危险性小且安全,但不能盲目的拔牙而增加病人痛苦。

【参考文献】

[1] 唱润秋,鲁明英. 42例急性冠周炎期拔牙临床体会[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14(3):200-201.

[2] 李芳华,聂明华.对老年患者实施拔牙术的临床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2):82-83.

拔牙后出血正常吗


拔牙后出血正常吗

拔牙是牙科中比较常见的小手术,对于大家来说也并不陌生,但是拔牙后出血是大家比较担心的症状。那么拔牙后出血是否正常呢?

牙科专家表示:刚拔完牙时,出血是一种正常的情况;拔牙后过半个小时左右,创口凝血固化后便不再出现出血。

在拔牙手术之后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对于手术位置进行止血。由于拔牙对于我们的牙床有一定的损害,所以在进行手术之后牙齿的位置会有出血的现象,这样我们在手术之后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止血。一般采用的方法就是在接受手术的位置塞入一个卫生棉球,这种棉球是经过专业的消毒处理呃的,所以不会对于我们的伤口位置造成感染的现象。我们可以咬住棉球,使得棉球可以对于我们的牙齿创口有一个压力,利用这样的压力我们就可以进行加压止血的工作了,一般我们在进行半小时之后,牙齿位置出血的现象就可以得到有效的制止。

但有少部分朋友,拔牙后一段时间后仍出现出血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身体因素所引发,如牙槽窝内残留炎性肉芽组织、软组织撕裂、牙槽骨骨折、凝血块脱落、牙槽内小血管或下牙槽血管等知名血管破裂。查明出血原因后,即可对症进行处理。牙槽窝内有肉芽组织时,应彻底清除,才能止血。牙龈有撕裂伤时,应予以缝合。多数病员的拔牙创,可看到血凝块高出牙槽窝并渗血,可用纱布将高出牙槽窝的血块清除,置止血粉后,再用纱布卷压迫。

专家提醒:拔牙后,患者要依照医嘱要做好护理工作。刚拔牙不久时建议少讲话、不能频繁舔伤口、吸吮、吐沫等,否则可能导致出血情况发生。

拔牙后出血的救治体会


拔牙后出血的救治体会

拔牙后出血是拔牙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将拔牙后30~60min吐出压迫棉条后,仍有明显新鲜出血,称为拔牙后出血。拔牙后出血可由全身或局部因素引起。全身因素为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白血病、高血压、肝脏病等;局部因素为拔牙时创面损伤过大、牙龈粘膜撕裂及小血管破裂、肉芽组织或牙槽骨碎片残留,以及拔牙创处理不当,造成血凝块不能正常形成或遭破坏。我科接诊的拔牙后出血患者,经临床急诊处置,均达到止血目的,现将救治体会如下。

1 术前应严格掌握拔牙适应证及禁忌证

询问患者有无出血史;患者家族内有无持续出血史;患者有无长期服用影响血凝药物史,如阿司匹林(影响血小板)、广谱抗生素(抑制肠道菌丛,使维生素K的产生减少)等;患者有无长期饮酒史(使依赖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减少);患者有无导致出血的全身疾患(肝脏疾患及高血压等)。当怀疑有凝血功能障碍时,务必做凝血酶原时间(PT)检查,在术前排除导致术后出血的因素。

2 应急处理

2.1 心理支持 拔牙后出血患者由于口吐鲜血,精神紧张、恐惧,因此适当的心理引导显得至关重要,因为精神紧张,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液循环加快,可导致拔牙创出血不止。医生应首先稳定患者情绪,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耐心细致的作好解释工作,帮助分析出血原因,使之主动配合治疗。

2.2 常规处理 对于出血时间较长,出血较多的,甚至出现虚脱、晕厥、血压下降者,先进行必要的局部处理,根据病情,采取静脉推注高渗葡萄糖、输液或输血等措施。

3 拔牙后出血常用的止血方法

3.1 压迫法 一般拔牙后出血患者,血凝块遭到破坏,无明显出血,局麻下先清理拔牙创,搔刮牙槽窝,使新鲜血液充满,局部应用止血药,牙垫压迫30~60min,可达到止血的目的。

3.2 缝合法 对于因牙龈粘膜撕裂造成的出血,将两侧牙龈作水平褥式缝合,使两侧粘骨膜紧张(不是拉拢缝合以闭合伤口)有助于止血,缝合后压迫30~60min。

3.3 填塞法 对于缝合后还有出血的,应在局麻下清除牙槽窝内的血凝块(如有炎性肉芽组织遗留,应一同去除),碘仿纱条填塞,牙垫加压,即能起止血之效。对于由全身性疾病致血液凝固性降低而引起的出血,除进行必要的局部处理外,还应针对原因进行专科治疗。

4 术后注意事项

4.1 缝合 患者如有出血倾向(血小板计数过低,高血压病,妇女月经期等),拔牙后牙龈缘应做相对缝合。

4.2 观察 一般拔牙后出血患者,止血后应让其休息,半小时以后,吐出压迫物,检查无出血现象方可让其离院。

4.3 预防指导 术后宣教非常重要。仔细交待拔牙后注意事项如:(1)拔牙后咬紧牙垫,30~60min轻轻吐出。(2)拔牙后24h内不能刷牙、漱口。(3)拔牙后流质、温质饮食。(4)拔牙后24h内吐出口水带少量血丝是正常现象,要避免吸吮动作。如口中含有较多的血液或血块,不要惊慌,立即来院复诊。可先用清洁棉球或纱布放在伤口咬住,以免途中出血。(5)拔牙后伤口或伤口附近有明显肿胀时,及时复诊。(6)拔牙后应多休息、少说话,避免剧烈的体力劳动。
总之,只要医生严格把握拔牙禁忌证,术中严格正规操作,术后认真宣教,即可避免拔牙后出血。嘱患者如出现拔牙创出血,不必惊慌,及时来院就诊,只要采取有效的止血方法则可达到治疗目的,减轻患者痛苦。

一例拔牙后甲亢病发死亡


大学毕业生闻峰头天下午去医院拔了牙,次日凌晨甲亢病发抢救无效去世。家属认为医院在拔牙前没 有告知医疗风险,起诉至法院索赔56万余元。医院则称不存在医疗过错,但同意补偿6.98万元。前日,这起案件在洪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与此同时,记者 也走访了医学专家,就案情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甲亢病人拔牙次日去世

随 州市曾都区殷店镇的闻艾忠夫妇育有一子一女,儿子闻峰生于1987年,2005年考入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底,闻峰在武汉某医院查出患有甲亢。 2009年闻峰毕业后留在武汉工作,住在武昌关山附近。2010年7月5日早上,他不慎被电动车划伤,去华中科技大学医院洪山区关山街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治疗,病历“既往史”一栏填写的是“无”。

去年3月8日下午,闻峰持上述病历到该中心拔牙。次日凌晨2时许,他身感不适,被送省中医院光谷院区抢救无效死亡,尸检报告认定:因甲亢、甲亢性心脏损害、血钾下降致心率失常,循环、呼吸衰竭死亡。

4月2日,华中科技大学医院与闻艾忠夫妇签订《调解协议书》,主要内容为:医院在闻峰因病去世一事中不存在过错,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着人道主义原则,同意补偿6.98万元等。医院当时支付了1.8万元,待法院出具生效的《非诉调解协议确认决定书》后支付余款。

拔牙前是否须告知风险

痛 失爱子的闻艾忠夫妇,认为医院工作人员在对闻峰拔牙之前,没有告知医疗风险,使闻峰在明知自己是甲亢病患者,却不知道甲亢病患者拔牙需谨慎的情况下进行了 拔牙手术,以至于闻峰在拔牙后10小时左右突然死亡。根据《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他们向医院索赔死亡赔偿金、精神抚慰金等共计566749元。医院则 称,此前双方已签订《调解协议书》,应以此为准,而且拔牙只是一般医疗行为,不是做手术,不需要患者签书面的《知情同意书》。

前 日庭审中,一份《法医鉴定意见书》也成为争议焦点,其鉴定意见为,院方在询问患者病史及手术风险告知方面存在一定过失,该过错与患者死亡存在间接因果关 系,过错参与度为10%。闻家代理律师不认同“院方过错参与度为10%”,而医院方则称,医院的医疗行为与患者死亡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就不构成侵权。

甲亢病人应谨慎拔牙

武汉协和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贾玉林表示,目前临床上患者拔牙前并未要求做其他检查,有些患者由于其他顾忌会隐瞒自己病情,易导致拔牙中出现问题。一般在拔牙前,医生都会询问患者有没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

贾 玉林说,患有甲亢的病人也可以拔牙,但必须先将其甲亢的病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确保没有危险。否则,甲亢病情严重的患者拔牙后会引发甲亢危象,导致心律加 快、发烧,严重的会导致死亡。还有一些禁忌症,如高血压、新天性心脏病、血友病、糖尿病、肝炎、肾病、肺结核等,以及怀孕妇女和处在经期的女性,拔牙时都 要谨慎。

新闻链接

11月6日在沪召开的“南京军区第八届口腔医学学术会议”上,口腔专家给出明确说法称,拔牙也是一次手术过程,医生必须在手术前与病人谈话,并告知其风险,给病人充分知情同意权。

拔牙后出血怎么办?


牙拔除后半小时,吐出压迫的棉卷,如仍有明显出血时,即称为拔牙后出血。

拔牙后出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拔牙后出血绝大多数为局部因素,少数为全身因素引起。但不论什么原因引起的出血,都应该首先注意病员的全身情况,询问出血情况,估计出血量,注意脉搏、血压的变化,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输入液体,甚至输血。了解全身情况以后,再进行局部检查,根据出血原因进行处理。

拔牙后出血如何处理?

对全身因素引起的出血,如血友病等,应以预防为主,必要时应会同内科医生,进一步诊治。

局部因素引起的出血,如牙槽窝内残留炎性肉芽组织、软组织撕裂、牙槽骨骨折、凝血块脱落、牙槽内小血管或下牙槽血管等知名血管破裂。查明出血原因后,即可对症进行处理。牙槽窝内有肉芽组织时,应彻底清除,才能止血。牙龈有撕裂伤时,应予以缝合。

多数病员的拔牙创,可看到血凝块高出牙槽窝并渗血,可用纱布将高出牙槽窝的血块清除,置止血粉后,再用纱布卷压迫。如不能止血,再将两侧牙龈作水平褥式缝合,可使拔牙创两侧粘骨膜瓣紧张而减少血运,有助于止血。这是因为多数出血不是来自牙槽窝,而是来自周围的软组织。缝后压迫5分钟,如出血仍不停止,应用明胶海绵、止血粉等放入牙槽窝,再咬纱卷压迫止血。

对于牙槽窝内出血,用上述方法不能止血,可在局麻下清除拔牙窝内血块,用一长碘仿纱条紧密填塞后加压,常可收到止血效果。处理完毕后,用纱布浸冷水拭净口内血块,以防病员感到不适而嗽口,这会促使创口再度出血。碘仿纱条在1周后取出。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