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网

牙齿对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牙齿承担的功能很多,除了切咬,咀嚼主要功能外,还能辅助发音等。牙齿是我们健康长寿的守护神,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平日的爱牙护牙工作。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窝洞制备步骤”,欢迎大家收藏与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窝洞制备步骤

1.扩大开口进入龋洞

为了解龋洞范围及深度,以便正确设计窝洞外形,也为了便于备洞时的手术操作,需要首先将龋损暴露在视野内。根据龋洞的位置、形态等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如位于面或唇(颊)、舌(腭)侧面的龋洞,洞口开放时,器械较易进入。但对潜行性龋、隐匿性龋,则需将洞口扩大,使龋洞充分暴露。当龋洞位于邻面,未破坏边缘嵴时,则需磨除少部分健康牙体组织以暴露病变区。在前牙,如龋洞靠唇侧,则应从唇面进入,可保留健康的舌侧边缘嵴,以利抗力。当龋洞近舌(腭)侧,应从舌(腭)侧进入而保留完整的唇面以利美观。在后牙,应从面进入,磨除边缘嵴,进入龋洞。

2.去除龋坏牙本质

用圆钻和挖匙去净龋洞内的软化牙本质,直到露出健康的牙釉质和牙本质。去净软化牙本质的标准见“窝洞制备的基本原则”。

3.设计并制备洞形,使其具备固位和抗力的要求

根据龋坏的范围和所累及的牙面来设计龋洞的外形。龋洞外形即洞缘线在牙体表面的形状,也是充填体与牙面交接的边缘。窝洞的洞缘应位于健康的牙体组织上。应该注意,在除净腐质的前提下,尽可能少地切割健康牙体组织,特别需要保留健康的牙尖和嵴。窝洞的洞缘线应为一圆缓曲线。根据抗力形和固位形制作的原则,修整洞形,初步建立抗力形和固位形。

4.检查、修整、清洁窝洞

根据窝洞预备的原则,全面检查窝洞的外形、大小、深度、点、线角、洞壁、洞缘、洞底等部位是否符合要求,如有欠缺,应进一步修整。将窝洞清洗干净,对深的洞底,再用尖锐探针仔细探查,有无微小露髓孔,进一步判断牙髓状态。经检查,一切合格,则窝洞预备完成,准备做窝洞充填。

扩展阅读

短冠基牙的制备方法


先截冠,将牙冠降低至平齐龈缘或在龈上1-2mm.若为残根,则勿需截冠。随之将根管口周围磨成平面,向根面周围至龈缘形成一致的弧形,即称之为小圆平顶形。然后视口腔固位情况、牙周情况及对龋病的敏感性等,覆盖基牙的设计如下:

1)根管退行性变:若牙髓腔消失,根管钙化,根尖周无炎症,只需经根面预备后即可成为覆盖基牙。适用于对龋病不敏感病人。

2)根管口用银汞合金充填:用球钻去除根管口上段充填物3-4mm,常规方法充填银汞合金,用橡皮轮磨光,使银汞合金与根管口壁吻合。由于根面牙本质暴露于口腔中,容易罹患龋病,故应严格选择适应证,如重度磨损牙、氟斑牙、无龋病史者可考虑选作基牙。对龋病敏感病人,不宜采用此法。

3)在牙根表面制作金属顶盖:按上述方法进行根面制备后,去除根管口上段充填物3—4mm.用直接法在口内完成顶盖蜡型,蜡型应伸人制备的根管内并覆盖整个牙根表面,边缘与龈嵴坝平开。常规包埋、铸造。经试戴后,打磨、抛光、粘固于制备的基牙牙根上。此种形式适宜于对龋病敏感者;或牙颈部龋坏、牙折达龈下,可制作短顶盖修复缺损并使顶盖面升高至龈上;或为加强覆盖义齿的固位,需增加附着体等病例。

各类银汞合金充填窝洞的预备要点


各类银汞合金充填窝洞的预备要点

1、 Ⅰ类洞

① 牙合面窝沟单面制备:要求窝洞的外形呈圆缓曲线,避开牙尖,如牙合面近、远中点隙均发生龋损,且龋洞范围小,两洞缘间的距离大于0.5mm时,制成两个单独的洞,尽量保留斜嵴或横嵴。洞深1.5~2mm,洞缘角呈直角,点、线角圆钝,洞底平坦(深的窝洞应垫平洞底),确保抗力结构,主要靠侧壁固位。要求为典型的盒状洞形,侧壁略向洞口聚合,必要时可增加倒凹固位。洞底(髓壁)应与牙合面外形一致,以防止穿髓。

② 磨牙颊(腭)面单面洞制备:磨牙颊(腭)面点隙沟龋范围小时可制成单面洞。由于此部位不承受咀嚼压力,且位于自洁区,可制成洞口略小于洞底的洞形(即可保留部分无基釉),不作预防性扩展。

③ 磨牙双面洞制备:当牙合面窝沟龋延伸与颊(腭)面点隙沟相连,或颊(腭)面龋损范围较大,使牙合面边缘嵴脆弱时,应备成颊(腭)牙合洞。颊(腭)面部分:沿颊(腭)沟制成长条形,近远中宽度不得小于1.5mm,龈壁与牙长轴垂直,近、远中壁相互平行或略向牙合方聚合。牙合面部分:牙合面制成鸠尾固位形。鸠尾峡的宽度不得小于1.5mm.

④ 上前牙腭面洞制备:上前牙腭面洞的外形呈三角形或圆形。洞深1~1.5mm,洞底与舌面平行,洞侧壁垂直于洞底。

2、 Ⅱ类洞 根据病变范围可预备成单面洞或双面洞。以邻牙合面洞最典型。邻牙合面洞的预备一般先备邻面部分,牙合面部分的大小再由邻面龋损范围来决定。

① 邻面洞的制备要求:颊、舌壁应越过接触区,达自洁区,扩展程度与邻面突度有关。龈壁位置:位于接触点根方的健康牙体组织,与相邻牙面至少0.5mm宽的间隙,以便于清洁。在颊、舌和(或)龈壁与轴壁相交的线角处作固位沟,防止邻面部分在水平分力作用下向邻方移位;颊、舌壁略向牙合方聚合,形成龈方大于牙合方的梯形,防止邻面在垂直分力作用下向牙合方移位的趋势。邻面洞深应为1~1.5mm.

② 牙合面洞的制备要求:应具有连接和固定邻面充填体的作用,除按一般牙合面洞的设计原则外,应预备鸠尾固位形,防止充填体受水平分力作用向邻方移位。

3、Ⅲ类洞 根据病变部位、范围和邻牙情况可预备成单面洞或邻舌洞。

① 单面洞制备:邻面病变范围小,舌壁有一定厚度,且邻牙缺失或牙间隙大者可在邻面作单面洞。一般多备成与前牙邻面相似的底向根方的三角形盒状洞。唇、龈、舌三侧壁与相应的牙面平行,龈壁的釉质壁略敞开,洞底与邻面弧度一致,洞深1~1.5mm.

② 邻舌洞制备:邻面龋缺损范围大,舌侧壁较薄者,一般应备成邻舌洞。邻面洞的预备一般先预备邻面洞形。洞深1~1.5mm.舌面窝洞需在舌面制备鸠尾,以防止充填修复体向邻方移位。鸠尾位于舌隆突的切方,一般不超过中线,尖牙的鸠尾尽量不累及舌轴嵴。切牙唇舌径小,特别是牙冠的切1/3部位,应避开。鸠尾峡宽度为邻面洞舌方宽度的1/3~1/2.

4、Ⅴ类洞

外形制备:Ⅴ类洞的龈壁与龈缘平,呈与颈曲线相应的圆弧形。近、远中侧壁的位置依龋损范围而定,尽量在轴角以内。牙合壁一般呈水平线,使洞的整体外形呈半圆形,为不损伤冠中份的坚实牙体组织,牙合壁尽量不超过颈1/3线。

抗力形和固位形制备:Ⅴ类洞抗力形和固位形制备按盒状洞形要求。洞深1~1.5mm.

关于覆盖义齿的临床制备以及技工的制作


覆盖义齿(overdenture)又称上盖义齿(overlydenture),是指义齿的基托覆盖并支持在已做治疗的牙冠或牙根上的一种全口义齿或可摘局部义齿。被覆盖的牙齿或牙根称覆盖基牙。

牙槽骨对稳定义齿、支持牙合力起着重要作用,牙槽骨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着义齿的修复效果。因此,如何保持牙槽骨是十分重要的课题。经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证实了保存天然牙或经治疗的牙根,有利于保存牙槽骨。这不仅增加了义齿的稳定,而且还加强了常规义齿无法比拟的生理功能。
近30年来,国内外对覆盖义齿的理论研究、设计与制作,新材料的应用以及临床效果的观察等方面有很大进展。特别是近几年对覆盖义齿的生物力学进行了大量研究,对附着体不断改进、完善,使之更适合于生物力学的要求。目前覆盖义齿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一、覆盖义齿修复的生理学基础
(一)牙齿与牙槽骨相互依存
牙齿与牙槽骨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牙槽骨随着牙齿的萌出、生长而发育,依牙齿的健康和功能而得以保存。一旦牙齿由于某种原因被拔除,则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随即发生变化,逐渐萎缩,直至牙槽骨丧失殆尽。虽然影响牙槽骨吸收的因素很多,但是以牙齿的影响为最大。目前已知的预防牙槽骨丧失的唯一可靠方法就是防止牙齿丧失。
牙齿缺失后即使是配戴了义齿,牙槽骨仍呈进行性吸收,时间愈长,牙槽骨丧失愈多。Tallgren(1967,1969)对配戴全口义齿病人进行了追踪观察。他发现戴义齿的前半年,下颌前部牙槽骨高度吸收为上颌的2倍。7年后,下颌前部牙槽骨高度吸收为上颌的4倍,而且下颌牙槽骨的吸收远较上颌为甚。这主要是由于全口牙齿拔出后,牙齿的感受性丧失,全部殆力由牙齿转移至粘骨膜上,从而引起牙槽骨进行性吸收。又可能由于下颌骨的体积和形态的关系,使下颌牙槽骨对义齿传导的各种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力量的反应较上颌敏感。Crum等(1978)对戴全口义齿与戴全口覆盖义齿病人的骨吸收进行了比较,追踪5年的研究结果发现:保留尖牙的覆盖义齿可保存牙槽骨。他们采用头颅X线片及研究模型,对上、下颌前部牙槽嵴垂直向骨吸收进行测量,发现戴下颌总义齿的病人骨吸收(5.2mm)较戴覆盖义齿者(0.6mm)多8倍。这充分说明戴覆盖义齿可大大延缓牙槽骨的吸收。
(二)牙周膜本体感受器
感受器是感受神经的末梢。牙周膜内具有很多本体感受器,能感受关于运动和体位的感受冲动,并将信号传人神经中枢。牙周膜是参与咀嚼活动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覆盖义齿依靠天然牙或牙根支持。当义齿行使功能时,力的刺激可以通过牙根部牙周膜本体感受器传人中神经,使病人能感觉力的方向、大小以及区别食物的形状和硬度,使病人咀嚼食物更加有效,提鬲了咀嚼效率。
Edel(1973)经临床研究证实,经根管治疗后的覆盖基牙,仍然保持有牙周膜本体感受器。同时他还证实,牙槽骨吸收对牙齿本体感受作用影响甚微或基本上无影响,牙周膜的存在是本体感受作用的关键因素,只要残根与牙槽骨之间保留有少量完整的牙周膜,则灵敏的神经反应。
二、覆盖义齿修复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适应证
1.有先天性口腔缺陷 如腭裂、部分牙先天缺失、小牙畸形、牙釉质发育不全以及锁骨、颅骨发育不全症等。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牙错位、牙体小、牙冠形态异常、牙齿之间存在不同大小的间隙、咬牙合异常、牙根短等。若采用常规义齿修复,难以解决义齿的支持、固位及美观等问题。
2.后天性口腔病 如龋病、严重磨耗致牙冠大部分缺损或变短;伸长牙、低位牙、过度倾斜及错错位牙,严重影响咬抬或义齿的戴人;严重的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口内仅余留下前牙,而上前牙区牙合力较大;尽管余留牙的牙周组织健康状况较差,但在牙弓中的位置适当,仍可选做覆盖基牙。
3.对抗天然牙的抬力 缺失牙的对颌为天然牙,产生较大牙合力,特别是肯氏工、Ⅱ类牙列缺损时,如能在远中端保留覆盖基牙,则可减少游离鞍基下沉,有利于近中基牙、牙槽骨以及软组织的健康。
4.覆盖义齿用于成年人效果最佳 青少年采用覆盖义齿修复时需定期复查。在乳牙的残根上放置可摘的间隙保持器,藤井仁毅将其称为儿童覆盖义齿,能有效地防止因乳磨牙早失而造成的第一恒磨牙向近中倾斜、移位。

5.适用于单颌全口义齿。
(二)禁忌证
1.患有牙体、牙髓或牙周等疾病而未治愈者。
2.丧失维护口腔卫生能力,或患有全身性疾病如严重的糖尿病病人。
3.修复牙列缺损或缺失的禁忌证,也适用于覆盖义齿修复。
三、覆盖基牙应具备的条件
(一)覆盖基牙牙周组织状况
选择覆盖基牙主要应考虑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其选择标准是无牙周袋或牙周袋浅;有正常的龈附丽;牙周组织无炎症;牙龈无出血;牙周袋无溢脓;松动度不超过I°,牙根至少有1/2的骨组织支持。若患有牙周疾病,经治疗牙周袋变浅并有足够的附着龈时,仍可选作覆盖基牙。若是多根的磨牙,其中某个根的牙周组织较健康,行磨牙半切除术后,拔除患侧牙根,将具有健康牙周组织的根进行根管治疗后作为覆盖牙。
(二)覆盖基牙牙体状况
患有牙体、牙髓病的牙,必需进行治疗,治愈后方可选作基牙。根管已钙化的残根若根尖无感染,可不进行根管治疗而被选作基牙。
(三)覆盖基牙的位置
覆盖基牙的位置视口内余留牙而定,前、后牙均可选用。通常单颌保留2-4个基牙。若口内余留有可供选择的牙齿,则根据下列情况选择基牙的位置。
1.全口覆盖义齿基牙的位置
(1)前牙和后牙均可选作基牙,但多选择前牙,特别是尖牙。这是因为前部牙槽骨较后部牙槽骨更易吸收。前牙为单根,根管治疗的疗效好。特别是尖牙的牙根长且粗大,在牙弓上占据重要的位置,又往往是牙弓中最后脱落的牙齿。故在临床上以保留尖牙最多,其次为第一或第二双尖牙。切牙也可以保留,保留磨牙较少。
(2)覆盖义齿的基牙最好分散在牙弓的两侧,有4个分散的基牙支持较为理想。由基牙形成的支点线呈平面时义齿更稳固,应避免斜线式支点线。

2.可摘局部覆盖义齿基牙的位置
(1)远中游离的局部义齿,若设计成混合支持形式,此时可在远中尽可能接近磨牙后垫处选择一覆盖基牙,哪怕是做半切术,保留一个健康牙根,也有利于对义齿的支持。
(2)覆盖基牙最好位于牙弓上承受牙合力较大的部位,特别是多个后牙缺失,而对颌为天然牙的情况下。
四、覆盖基牙及其上附着体
根据口内余留牙牙冠的完整程度,覆盖基牙的形式有两种,即长基牙和短基牙。
(一)长基牙
在龈缘上保留有3—8mm牙冠的基牙称为长基牙。此种基牙暴露在口腔中的部分较长,对覆盖义齿具有垂直向和侧向的支持作用,但同时受较大的侧向力及扭力影响。欲选择长冠基牙覆盖义齿时,务必严格掌握适应证:基牙应具有良好的支持骨;基牙数目不宜太少;颌间距离较大等病例,如牙齿过度磨损,先天性部分无牙伴小牙畸形的病人。
在长冠基牙上制作覆盖义齿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对基牙进行少量的牙体制备后,按常规方法制作义齿,完成后的义齿直接覆盖在长冠基牙上;另一种方法是,按制作金属全冠的方法对基牙进行牙体制备,取模后制作金属顶盖(相当于全冠),并粘固在基牙上,称之为单顶盖,随之按常规方法完成义齿。也可在单顶盖上再做一顶盖,此顶盖固定在义齿的基托内,此种称之为双层顶盖。

镶牙的步骤


镶牙的步骤

镶牙的步骤第1步设计: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镶牙种类。合理设计很关键,镶牙是否成功,达到最佳咬牙合效果。

镶牙的步骤第2步备牙:牙合支托位置,去除倒凹,建立良好就位道,套冠,烤瓷牙备牙、固位型、间隙卡位置等。

镶牙的步骤第3步取模、印模,翻倒石膏模型,在模型制作假牙,获取咬牙合关系(后端无牙,游离端)全口牙。

镶牙的步骤第4步加工制作:现代义齿加工厂。

镶牙的步骤第5步试戴:检查咬牙合关系、固位性能、形态、颜色。

镶牙的步骤第6步调磨、调牙合。

镶牙的步骤第7步粘洞(套冠、嵌体、固定桥)

镶牙的步骤第8步复诊,修复后医嘱。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