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网

牙齿可谓是我们是紧要的身体一部分,牙齿主要的功能就是切咬,咀嚼食物,还有一些其它功能。没有牙齿的健康,身体的健康就无从谈起,爱牙和护牙,要从小建立起意识和习惯。下面是小编为您精选的“一种简易牙齿工作长度的测量法”,敬请阅读,希望小编的分享可以给您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在临床工作中模索出一种简易的牙齿工作长度测量法——暂称纸捻牙齿 工作 长度测量法。对于测量根尖孔敞开的牙齿有一定的准确性,现将该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1测量方法

先用纸捻将根管内液体大致吸干,然后,将纸捻插入根管内,其长度略长于估测的牙齿工作 长度(扩大根管时探测的长度或牙齿的平均长度)1~2mm。此时,大部分患者均诉根尖处有一 过性的轻微疼痛或不适(此为纸捻尖端超出根尖孔刺激尖周组织。取出纸捻后可发现纸捻尖 端基本都有浸湿和折曲,部分纸捻尖端还有血性液体浸湿痕迹,故将纸捻测量长度减去其尖 端折曲部分或浸湿痕迹的长度即作为该牙的实际牙齿工作长度

2根管充填效果观察

选择根尖孔敞开或已扩通的前牙69个,其中,上前牙49个,下前牙20个,年龄18~37岁。并 按上述方法测定牙齿工作长度,然后充填根管。充填后立即拍摄X线片,并按公式计算牙的 实际工作长度。
根管充填效果评定标准根据牙片上根管充填物与根尖平面的关系定为以下三个等级,超填 :充填物超过根尖0.5mm以上;欠填,充填物未达到根尖1mm以上;适填,超填小于或等于0. 5mm、欠填小于或等于1mm。
结果共充填62个前牙根管,其中,适填52个(占83.9%),欠填8个(占12.9%),超 填2个(占3.2%)。

7岁。并 按上述方法测定牙齿工作长度,然后充填根管。充填后立即拍摄X线片,并按公式计算牙的 实际工作长度。
根管充填效果评定标准根据牙片上根管充填物与根尖平面的关系定为以下三个等级,超填 :充填物超过根尖0.5mm以上;欠填,充填物未达到根尖1mm以上;适填,超填小于或等于0. 5mm、欠填小于或等于1mm。
结果共充填69个前牙根管,其中,适填53个(占83.9%),欠填10个(占12.9%),超 填3个(占3.2%)。

3讨论

在充填根管的69个牙中,欠填10个牙,其测量纸捻尖端均无折曲,由于该类牙的长度是通过 纸捻尖端浸湿痕迹来测定的,当尖周浸出液较多从而使测量纸捻根管内的部分也浸湿时,这 种测定的准确性就会受到影响。可通过测量1~2次,每次将测量长度略微减少一点即可较准 确地测得。

牙科吧编辑推荐

根管长度测量仪的使用心得--戴宇勇


根管长度测量仪的使用心得--戴宇勇

随着规范的根管治疗学概念的普及,曾经只是在书本上画着,遥不可及的电子长度测量仪正逐步走进城乡大小的口腔科门诊,成为广大口腔医生们治疗牙齿的最得力的武器!!市场上的根测仪品种繁多,进口的,国产的,琳琅满目。价格从450元-1万元的均有,让基层的口腔医生们选择起来,无所适从。买进口的吧,投资太大,有经营成本投入和回收的问题。买国产的吧,又怕不准确。很多人非常踌躇……全国各地的医生们,不断咨询我同类问题,有感于此,根据个人使用体会,力求用通俗的语言,来帮助大家来认识和使用电子根测仪。有说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给我留言!!也欢迎大家转载,利于广大医生交流经验!!

(根测仪简易原理图,草图)


因为工作的关系,使我先后长期使用过德国的VDW(使用2.5年左右),日本的森田根测(1年多点),国产黄力子教授自行研制的发声根测仪(从08冬天至今)。平时还接触摆弄过美国的根测,湖南长沙的得悦,长沙中南医疗器械的根测。上海医诚的根测,帮其他医生修理调整过广东产的根测仪。
记得最早亲手使用的根测仪是2005年左右在福州第一个老板店里。那时老板看了有关的资料,花了6000多块托福建医大的口内科教授直接从VDW代理商那买来的。刚买来的时候,一本厚厚的说明书小册子,什么欧洲语言都有,就是没有中文说明。搞得我那段整天抱着一本英汉字典在翻译说明书,才搞清楚大概。或许很多医生觉得用根测仪很繁琐。使用根测仪之后,一个突出的优点是:那种所谓的“难治性”,换药多次的不好的根尖炎症的患者少了很多。很多此类牙根尖炎或残髓炎的问题,关键是单纯通过手感法无法测得正确的工作长度。要么超出根尖孔1-2毫米;要么是距离根尖欠了1-2毫米,存在残髓等手感测量根长的盲区所致!
电子根测仪的主要功能是代替X光照片,准确迅速地测出牙齿根管长度,提高根管治疗的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减少患者和医务人员遭受X光的照射。不仅适合在医院推广,更适合在没有X光设备的基层牙科诊所使用。
理想的工作长度的确定,在根管治疗的每个环节都有重要的作用。没有准确的工作长度,根管的清洁,成形和充填均不能准确的完成。根管的根尖区是中外许多学者教授最关注和研究最多的部位。牙骨质牙本质界一般距离解剖学根尖0.5-3.0毫米。临床上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距离X光线片子像根尖0.5-1.0毫米。根管长度测量仪是临床最常用的根管长度测量方法。我查了好几种国内与国外的资料,认为准确性可达94%左右。
简要地介绍下根测仪的发展史。不同的资料会有不同的出入。有种资料说是SUZUK(1942年)的实验研究发现狗牙的牙周膜与口腔黏膜简单电阻恒定为6.5千欧。另一种资料说是1958年日本的砂田今男教授发现了从牙齿的根尖孔到口腔黏膜的电阻是近乎恒定的常数,平均是6.5千欧。创立了根管长度电测量法,设计出第一代的根测仪。中国的第四军医大的黄力子教授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电阻恒定是一个与生物特性无关的物理电学现象。电阻主要是电极与根管内的电解质和口腔黏膜的基础电阻。“生物学特性”通俗地说,就是该电阻值不受患者年龄,性别,牙位,牙长和牙形态等因素的影响。 这是从最新版本科统编《牙髓病》教材261页摘抄。我去年看美国最权威的医生编写的非常厚的《牙髓病》,里面也有引用黄力子先生对于根测仪理论的论述。这应该是我们中国牙医们引以为豪的事情了。
这里说下我对根测仪或许有点不全面的理解,我懂电子维修的爸爸说电子根测仪机器本身的实际就是电工用的万用表里面的恒定电阻测量器的功能。我个人都有点疑惑,为什么一变身成牙科机器就那么贵呢?嘿嘿!
在我们中国的口腔界,广大的医生一般都不是很认同国产的牙科设备。一说到根测仪,就认为是进口的才好,才准,国产的根测仪就不行。从我个人接触和使用体会,拜访过使用各种品牌的根测的同学朋友们的门诊。我认为:无论昂贵还是便宜的机器,在测量长度的这个机器性能上来说,机器的性能是相差不大的。区别是机器内部电子元件和线路板的稳定性有不一样,说国产的故障率会高点。说这些话的医生,其实说不出很多实例来,接触不好,电源不好的这些常见故障,我是有遇到他人的根测有这种小小的瑕疵,但不影响根测的准确性。我认为,关键是医生操作机器,驾驭机器的准确性这是最主要的!
因为我只是普通医生,不是搞理论研究的。我侧重讲实践体会,大家更容易理解。
对于选购的建议,视各位医生的经济能力和诊所的定位而定。有条件的当然首先进口的VDW,森田和登士柏。如果是基层1-3的椅位的小牙科,可以选择国产市场占有率比较的高。我看过一些资料,说韩国产的根测仪是进口品牌里价位比较便宜的。说啄木鸟也有生产根测仪。只是我在平时工作中没有亲身应用。所以请手中有各种型号的根测的医生朋友们,不吝把自己的心得也写在文章的评论处,使得各地的医生们能公正合理地,不受个人感情色彩的影响去选购根测仪!


如何提高根测仪的准确性?
我自使用森田的根测仪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是机器测量根长后,做到每个牙都有插上扩大针拍片。手感法+根测仪+X光片三者结合,进行根管长度的测量。因为没有左严格的统计学计算,从所做400多颗前牙后牙插针拍片的情况,出现根测不准,欠了或是超了的情况不会超过25例。
引用下黄教授的论述,比较通俗:
影响电子根测仪准确性的主要有两个因素:
1:根尖孔的大小。根尖孔愈小,准确性愈大。一般成年人都可以用电测法。但有根尖孔发育不全的喇叭口的根尖孔患牙不能用。
2:根管内的干燥程度。根管内愈干燥,准确性越大。根管内有大量的脓血,应开放引流或封药,待能干燥后再进行测量。
以上两个因素互相联系。只要有一个因素能保证,即可准确测量。根尖孔大,如干燥彻底就可以测准。根尖孔小于0.4毫米,即使根管内有脓血也可以测准。故老年患者在做全部的去髓术的同时,就可以测量根管长度,存活的牙髓不影响测量!
确定工作长度的临床考虑(本来想用自己的语言来整理的,草稿写完回宿舍翻了下以前的读书笔记,是阅读北京医大牙髓病学课本做的读书摘抄,专家们写得精炼有条理,所以照搬下。惭愧!!)
一:测量工作长度的条件和时机
测量工作长度时,髓腔预备应已完成,开髓孔和髓腔应与根管口成直线通道,保证小号的K锉(8#10#15#)能无障碍地到达根尖区。
小号的不锈钢K锉(8#10#15#)是寻找和疏通根管以及测量工作长度的最佳的工具。
二:影响确定工作长度的因素
由于根尖区2-3毫米处的牙本质和牙髓碎屑的堆积,导致根尖孔堵塞,肩台形成,根尖孔偏移和测穿等,都有可能影响获得工作长度。
在根管预备的过程中,患者的任何反应都应该受到重视,怀疑工作长度不准确,应及时修正!
三:冠部参考点的选择
工作长度一般应精确到0.5毫米范围。因此,牙冠部的参考点应该在治疗过程中保持不变,而且容易确认。需要调整咬合的牙齿应先调磨。最好不要选用充填体或者薄弱牙尖做参考点。
四:止动片的作用
止动片就是扩大针上面的橡皮小浮标。主要用于标示工作长度。浮标上的缺口或标记有助于确定不锈钢器械的预弯方向。
我个人的使用体会:
无论何种机型的根测,都是存在声音辅助测量的。我主要是通过插针拍片总结,认为:寻找根尖孔的临界发声很重要!
一般测量时,将扩大针插入基本干燥的根管内,当针尖尚在根管内,无声音报警。当针尖恰好到达生理根尖孔的牙骨质牙本质界的时候,会出现“嘀--嘀--嘀--嘀”断续有节奏的报警声。这个时候是最佳的,可部分医生觉得不好把握。当针尖超出根尖孔时,无限连续的不停的,或是急骤的“嘀-----------”的长音。针尖稍退,即无长音,稍进立即长音。这个时候将扩大针橡皮浮标移至切缘或是窝洞边缘。拔出扩大针,测量针尖到标记点的长度,就是根管治疗的工作长度。
即在“嘀--嘀--嘀--嘀”有节奏发声声下稍进,听到“嘀-----------”的长音后退,无长音嘀声后,这个中间的临界值做好扩大针标记后,测得长度—(减)0.5毫米,为安全的准确的根长范围。<

牙齿松动是一种慢性病


牙周病发展至较为严重的程度,大多数牙齿会发生松动。牙周病牙起的牙齿松动,特点是牙周支持组织广泛破坏,严重地影响咀嚼功能。加上溢脓,出血,口臭等症状,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虽然多数牙动病因较复杂,过去曾认为是难治之症,但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发展,其治疗效果不断提高,不少患者经过积极治疗,不但保留了患牙,而且维持了咀嚼功能。因此,患者尽快上医院就诊,及时得到治疗是极为必要的,否则极有可能造成患牙的过早脱落甚至全口牙的丧失。

牙松动是一种慢性疾病,疗程较长,由于病因复杂,治疗的方法也是多方面的。在全身的治疗中,应注意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增加营养,增强体质。

在局部治疗上,主要控制炎症感染,学会正确地刷牙方法,保持口腔卫生。有牙石的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去治疗,把牙石等清除干净,患有牙周袋,牙周经常肿胀,溢脓者须手术治疗,以清除牙周袋内的肉芽组织及牙龈下结石,使牙周支持组织再生,恢复,牙齿松却者可采用钢丝结扎或夹板固定,使松动牙相互支持,依靠,达到相对稳定,能承受一定力的效果。

一种取出根管内断桩的方法


桩冠是口腔修复科常见的一种修复技术。由于在修复过程中,桩钉材料选用不当、桩钉制备不当以及从外部所受到各种伤害,均可引起冠桩折断在根管内,在临床上时有遇到。本文采用自攻自断螺纹固位钉的钉孔钻针(可安装在电机弯、直机头上使用),行断桩取出。自1990年来,应用于21例患者,均获得成功,兹介绍于下:

1、器械

1.1 直径0.5~0.65 mm自攻自断螺纹固位钉的钉孔钻针(加长型)。

1.2 小号双头剔挖器1把。

1.3 小号血管钳1把。

2、方法

取桩前先摄牙科X线片,了解桩钉断入根管内的长度及根管的方向,并确定根尖部无炎症后方可进行操作。选择适当粗细的钉孔钻针。若根细小或桩较粗大,则应尽量选择小号钉孔钻针,以使在钻除桩周的粘固粉时,较少损伤牙根组织。若桩与根管壁间有足够大的间隙,则选用较大号钉孔钻针。一般需钻除粘固材料达桩长的3/4以上,亦可用钉孔钻针在桩周的1/2~3/4周来回钻动,钻除桩周1/2~3/4的粘固材料后,用剔挖器从近远中或唇腭侧方向慢慢撬动,使其向空隙处移动,用血管钳将断桩拔出。整个过程中应注意两点:一是撬动桩时勿用力过猛,以免造成根管周围牙根组织折裂;二是随时注意钻的方向,切勿穿破根管侧壁。

3、体会

3.1 对21例根管内断桩的患者,采用上述方法,均顺利取出。从而使患者仍可采用桩冠修复。

3.2 手术操作简便,术中患者无痛苦,断桩取出后桩冠一次修复,患者容易接受。

保持器最好的是哪一种


很多人天生有一口的不整齐的牙齿,对于这样的牙齿很不满意,也很影响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很多人都会选择矫正牙齿,牙齿矫正手术可以让爱美者的牙齿恢复整齐,获得一口好看的牙齿,而保持器最好的是哪一种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保持器有2种类型一种是塑料钢丝的保持器,一种是透明的保持器,透明的保持器比较好,不仅保持效果好,而且也很美观,对发音影响较小,异物感轻。

注意事项

1、持器不可随意乱放,否则很容易损坏和丢失。每天用凉水把它冲洗干净,压膜保持器不可用热水清洗,以免发生变形。

2、理论上应该连续不间断戴用保持器,但在某些特殊场合(如外语课、文体活动等)可暂时摘下保持器,随后应及时戴上,不可长时间不戴,以免畸形复发并导致保持器不能戴入。另外,如遇保持器损坏或丢失,应及时与医生联系,以便确定是否重制作。

戴用年限:一般两年左右,也因人而异,有的病人保持所需要的时间短一些,而对于有些极易复发病例,如牙齿严重扭转,牙齿间隙,则需要更长的保持期,甚至终身保持.一般而言,牙齿周围的组织恢复稳定至少需要一年。

以上是保持器最好的是哪一种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到爱美人群。

一种取出根管内断针方法


根管治疗过程中有时发生扩孔钻折断于根管内,取出时较难。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4例此类患者,用超声根管仪取出困难,根据X线片确定断针位于根管中段偏上,断针长度为6~7mm,用注射针头均顺利取出断针并完成根管治疗术,临床观察2月,效果满意。

方法:把6号或7号注射针头尖端磨钝后用金钢砂片打磨一沟槽,沟槽长度为2~3mm,先用超声根管仪扩大根管,使断针断端无阻力,视野清楚,用制备好的针头插入根管并套住断针断端,旋转入内,确认断针被套紧后即可拔出注射针和断针。

根管治疗工作长度确定之惑及解决之道


根管治疗工作长度确定之惑及解决之道

牙髓根尖周疾病是一类细菌感染性疾病,疾病晚期细菌常定植于整个根管系统。临床治疗该类疾病的主要方法是根管治疗术,彻底清除根管内感染是该技术的核心,也是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其中准确的根管工作长度是彻底清除根管内感染的前提和保证。

根管工作长度(working length)即牙齿冠部参考点到根尖止点的距离,是根管治疗过程中根管预备、根管消毒以及根管充填时所用器械、药物、材料在根管内的操作长度。根管治疗时所用器械、药物、材料需局限于该长度内,以彻底清除感染,减少术后疼痛并促进根尖周病变组织的愈合。数十年来,如何准确确定根管工作长度,尤其是确定根尖止点的位置一直是牙髓专科医生讨论的热点话题,并常常给许多临床医生造成疑惑。本文就牙齿根尖解剖结构的复杂性、根尖止点确定存在的疑惑以及根管工作长度确定方法作简要介绍。

1牙根尖解剖之惑

众所周知,根管系统解剖复杂,不仅包括主根管,还包括根尖分歧、侧枝根管、根管峡部、根尖三角区以及牙本质小管等解剖结构,细菌在复杂根管系统内的定植给彻底清除根管内感染提出了巨大挑战,也常常引起牙髓及根尖周联合病损迁延不愈。Kim等发现,93%的侧枝根管以及98%的根尖分歧存在于根尖约3 mm的牙根范围内,而根管工作长度的根尖止点通常被确定在根尖1/3内,以使根管预备、消毒及充填的过程能彻底清除感染来源,因而对于根尖区特殊解剖结构的熟悉和正确理解,对确定根尖止点及工作长度尤为重要。

1.1牙本质-牙骨质-根管内交界处(cemento-dentinal-canal junction,CDCJ)

CDCJ是组织学概念,代表根管内牙髓组织和根管外牙周组织的分界部位,牙髓组织终止于此而牙周膜由此开始,根管空间通常在该处存在狭窄。Ponce等指出同一牙齿不同部位根管壁上牙骨质长度存在差异,因而根管内各根管壁CDCJ并非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随着根尖发育的成熟,漏斗形根尖开放关闭,牙骨质在根尖沉积,并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代偿牙齿由于酸蚀、磨损、磨耗而导致的冠部结构丧失,随年龄的增加,CDCJ与解剖学根尖孔(apical foramen,AF)之间的距离也将增加。Kuttlert观察到18~25岁年轻人中CDCJ距解剖学根尖孔平均距离约为0.524 mm,55岁以上约为0.659 mm,随着牙位不同,该距离还有可能达到2.13 mm;而CDCJ在根管壁的两侧也可能会相差3 mm以上。

1.2根管根尖缩窄处(apical constriction,AC)

根尖缩窄处是根管在根尖段长约0.1 mm或更长距离的缩窄区域。研究指出,根尖缩窄处可分为单一缩窄型(19%)、平行延伸型(35%)、喇叭口型(18%)、锥型(15%)以及三角洲型(12%)。根尖缩窄处至解剖学根尖(anatomic apex,AA)的平均距离为1 mm(变化范围为0~2 mm),解剖学根尖孔至解剖学根尖的距离约为0.5 mm(变化范围为0~1.5 mm),而根尖缩窄处至解剖学根尖的距离则很少被报道。Kuttled首次提出根尖缩窄处至解剖学根尖孔的距离为0.52~0.66 mm,且18~25岁年轻人中CDCJ与根尖缩窄处53%重合,直径0.306 mm;而年龄大于55岁时,CDCJ与根尖缩窄处60%重合,直径0.274 mm,当根管锉短于解剖学根尖约0.5 mm时,通常指示根尖缩窄处的位置。Vertuccit在对前牙的研究中提出该距离为0.8~l mm。但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根尖缩窄处有可能不存在。

1.3解剖学根尖孔

解剖学根尖孔是根管在牙根尖端表面的开口,由牙骨质在牙根表面形成,也是牙髓组织与根周组织联系及根管感染进入根周组织的主要通道。研究显示,不是所有牙齿的解剖学根尖孔和解剖学根尖相一致,而是位于解剖学根尖侧方或者距离其冠向3 mm处。

解剖学根尖孔和解剖学根尖的距离与牙位和年龄密切相关,通常后牙大于前牙,并随年龄增加而增大,后者可能与牙骨质的增龄陛变化有关。解剖学根尖孔直径也大于CDCJ处根管直径,约为0.5~1.5 mm。此外,解剖学根尖孔的形状多样,可呈现为圆点型、椭圆型及凹槽型;根尖孔的数目也具有极大变异性,扫描电镜可见单根多根尖孔及根尖三角洲的形成。

1.4解剖学根尖

牙根解剖学根尖是指牙根外形的末端,通常情况下是牙根距离牙尖最远的部位,但当牙根在根尖部急剧弯曲,解剖学根尖到牙尖的直线距离不是最长,而可能是牙根弯曲外侧最凸点。

A、B:直牙根解剖学根尖及其贼影像;C、D:直牙根解剖学根尖孔及其x线影像;E、F:根尖急剧弯曲牙根的解剖学根尖及其x线影像;G、H:根尖急剧弯曲牙根的解剖学根尖孔及其x线影像。A、B、E、F图箭头所指为解剖学根尖,C、D、G、H图箭头所指为解剖学根尖孔。

2根尖止点确定之惑

根管根尖段解剖结构的复杂多样,常常给临床医生确定根管工作长度造成了巨大困惑,也给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根尖周疾病的有效性造成了阻碍。那么根尖止点的正确位置应该在哪里?

2.1学者观点

对于确定根尖止点这一争议颇多的问题,学者们做出了大量研究,并对根尖止点的确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观点一:理想的根管工作长度根尖止点应该在CDCJ处,由于CDCJ是组织学结构,在临床工作中不能直接确定,故研究者将影像学根尖作为其位置确定的参考点,并提出CDCJ的位置距离影像学根尖0.5~1 mm。观点二:根据CDCJ不规则及多变的组织学结构,提出根尖缩窄处应该是根管预备和充填的止点,但由于根尖缩窄处位置和构造的高度可变性,以临床观念定位根尖缩窄处同样非常困难,因此工作长度则常常被认为比影像学根尖短0.5-1 mm,但x线根尖片所得到的工作长度实际上是基于根尖缩窄处到解剖学根尖孔的平均距离,并且在牙根吸收、根尖病态、根尖孔开放的状态下,根尖缩窄处可能不存在。观点三:根尖止点应穿出解剖学根尖孔到达或超过影像学根尖,其理由是CDCJ和根尖缩窄处解剖结构的可变性,以及到达根尖可将根管根尖部侧枝根管、根尖分歧中的感染彻底清理。

2.2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证据

Strindberg对775个根管治疗后的根管追踪观察随访10年,发现根充物距影像学根尖疗效最佳。而Marin等在对1 200个根管治疗后的根管追踪观察随访5年后发现,根充物距影像学根尖0.5~1mm疗效最佳。根充物超出根尖孔与根充物距影像学根尖2 mm以内相比较,根管超填愈后成功率明显降低。以上结果提示根管工作长度的根尖止点距离影像学根尖l mill处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3组织病理学证据

组织病理学证据则表明根尖止点的确定及愈后和治疗前牙髓的状态密切相关,根尖止点将影响愈合方式。对不可复性牙髓炎,根尖止点距影像学根尖1.5 mm时,保存的健康牙髓组织仍然能够正常生存,此时将根尖止点经验性确定在距影像学根尖1 mill左右,以保护根尖周组织,促进牙骨质形成,减少纤维结缔组织修复及持续慢性炎症的存在。有根尖周病变存在的情况下,根管止点被推荐尽可能接近根管出口或比解剖性根尖孔稍短的位置,以彻底清除根管内感染,但根管治疗的根尖止点距影像学根尖1 mm也能实现根尖周病变的生物性愈合。超出根尖孔的牙胶或是充填糊剂,则将影响细胞外基质的矿化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并最终刺激根尖周组织,引起病变的延迟愈合。

3临床根管工作长度确定方法之惑

3.1 x线根尖片

x线根尖片在牙髓诊断中常用来确定工作长度,经验性地认为,根尖止点距影像学根尖的距离为0.5~1 mm。但X线根尖片具有辐射危害、较长的拍片时间、不确定的放大率、观察者在读片上主观评价的偏移以及二维图像代替三维图像造成影像重叠等自身局限性。此外,x线根尖片的拍摄过程具有技术敏感性,球管射线和根尖形状、方向的关系,胶片感光度以及观察条件等,均能影响x线根尖片测量工作长度的准确性。

A:42牙术前x线根尖片示根充至距影像学根尖0.5~1 mm内;B:显微外科根尖手术术中切除根尖,体视显微镜×40。蓝色箭头示根尖段根管内残留坏死牙髓组织及感染物质,黑色虚线示根尖段根管,红色箭头示原牙胶充填止点。

研究表明,多张x线根尖片结合比单张评价时更准确,而在一些复杂根管治疗时,如C型根管系统,由于其根管系统的复杂型,x线根尖片对确定其工作长度的价值不大(图5);而当根尖段存在不规则吸收以及吸收为颊舌向时,以x线根尖片测量工作长度时,容易造成根管超填。但x线根尖片作为术前检查具有必要性,它可提供患牙根尖周状态、牙根解剖形态以及邻近解剖结构的信息,可对工作长度进行初步估计。

A:37才术前x线根尖片不根充全距影像学根尖0.5~1 mm;B:37才行意向性牙冉植术,拔出后ⅡJ见根尖牙胶超填,解剖学根尖孔距解剖学根尖有一定距离;C:截取根尖3 mm,甲苯胺蓝染色示C型根管;D:47牙根管治疗1 0年回访,x线根尖片显示,虽充填物距离影像学根尖约3 mm,但愈后良好。

图5 X线根尖片评估复杂根管系统根管工作长度存在局限性

3.2电子根尖定位仪(electronic apex locators,EALs)

EALs的原理是基于根尖孔处牙周组织到口腔黏膜间恒定的电阻值为6.5 kQ,且患者的年龄、牙齿种类、牙齿形状、根尖孔的直径不改变该电阻值,在解剖上EALs测定的位置和CDCJ的距离相当接近。各项研究显示EALs 测定工作长度的准确性优于传统X线根尖片。EALs用于测定工作长度,可以减少患者的射线暴露量,且测定速度快,使用便捷。但EALs测定工作长度时没有绝对的稳定性,会受到根尖孔大小,测量引导锉的形状、大小与根尖孔直径的适配性,根管冲洗液以及髓腔导电性的影响。

根尖孔直径小于0.6 mm时,可使用EALs准确测量工作长度;根尖孔直径为0.7~0.8 mm时,引导锉尖大小不影响工作长度测量的准确性;但根尖孔直径大于0.9 mm时,则需要选择适合根尖孔直径的引导锉才能准确测量工作长度。高导电性液体如次氯酸钠(NaOCI)溶液会使工作长度测量值小于实际工作长度,甚至不同品牌EALs测量工作长度时也存在一定差别,Silveira等报告Root ZX的准确性最高。如果临床情况比较复杂,如根管口血液、溶液从开口溢出与牙龈相通,牙冠折裂导致龈沟液与根管相通,存在与牙龈接触的金属冠,牙髓牙本质碎屑堵塞根管以及牙胶充填根管再治疗患牙,将埘JI]EALs准确测量工作长度的难度。

3.3其他根管工作长度测定法

根据牙体解剖特点,临床医生常根据牙齿的平均长度对工作长度进行估计,通常前牙为20--25 mm,后牙为18~20 mm,此种方法仅可作为在疏通根管时对工作长度范围的初步估计,准确判断工作长度的可能性极小。手感法是利用器械探查根管根尖缩窄处来确定根管工作长度,其原理是将根尖缩窄处作为根管治疗的根尖止点。由于根尖缩窄处类型及位置多变,增龄性牙骨质的沉积,医生操作技术的敏感性,根管解剖结构的复杂性,以及使用初尖锉与根管间的适配性,严重影响手感法判断工作长度的准确性。

Seidberg等研究表明使用手感法根尖缩窄处的检出率仅有60%。此外,当根管内液体可完全干燥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纸尖法,但此种方法无法避免纸尖的毛细管作用,有明显出血或不是紧密压实的纸尖,血液在纸尖上扩散速度快,使处于根管内的纸尖也被血液浸湿,不能提供理想根尖止点的位置;且可由于根尖周的组织向根管内生长而导致测量的工作长度偏短,根尖段根管内残存活牙髓也会影响根尖止点的判定。因此纸尖法不能作为测定工作长度的常规使用方法。

患者感觉法是利用器械超出根尖患者有疼痛感进而确定工作长度的方法,适用于牙髓坏死的患牙,但易造成根尖孔破坏,并将感染带入根尖周组织,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不愉快的就诊过程,不建议临床使用。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发展,以数字传感器代替传统胶片的数字根尖片,可成像速度快,减少患者受射线量⋯;锥形束CT实现了从j三维的角度观察牙根及根管形态学上的特点,被认为比传统的x线根尖片和数字根尖片有更强的优越性,可以减少周围解剖结构的重叠,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详尽的患牙信息。

4根管工作长度临床确定之道

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测量决定根管治疗的质量和疗效,理想的根尖止点是CDCJ。根管根尖段解剖形态的多样性、组织结构的复杂性、CDCJ的变异性、临床检测手段的不可靠性、治疗技术的局限性,导致临床上无法精准地以CDCJ作为根管治疗的根尖止点。目前临床上确定工作长度的主要方法有x线根尖片法和电子根尖定位仪法。研究表明电子根尖定位仪优于x线根尖片,但结合x线根尖片评估工作长度,可提高根尖定位的准确性。另外在预备弯曲根管时,当在根管冠段建立直线通道后,工作长度有可能会减少1 mm甚至更多。为了临床上能够获得可靠的根管工作长度,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特制定根管工作长度确定的临床路径和操作规范,供大家参考。

1)采集术前x线根尖片。利用术前X线根尖片了解牙根的形态、髓室的形态、根管形态,初步测量根管长度。2)根管的定位与疏通。参考术前x线根尖片估计的根管工作长度减去3 mm,作为探查根管和疏通根管时锉针进入根管的长度,避免根管内感染物被推出根尖孔。3)根管口的敞开与根管上段的预备。利用GG钻或镍钛开口锉去除根管口处的牙本质颈领,并对根管上段初步预备,建立器械进入根管下段的直线通道。4)测量根管]二作长度。选择与根管直径相适应的锉在根尖定位仪引导下,逐渐到达根管根尖区的根尖止点。5)X线根尖片验证测量的根管T^作长度。按照根尖定位仪测量的长度插入诊断针,采集x线根尖片,测量诊断针尖端距牙根影像学根尖的距离。当两者间距离在0.5~2.0 mm之间,则按该长度进行根管预备和充填;当距离大于2.0 mm时,则需结合其他方法,再一次评估根管工作长度。

探讨两种根测法确定根管长度对根管治疗期间疼痛发生的影响


目的对比研究电测法、X线片法测量根管工作长度对根管治疗期间疼痛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电测、X线片两种方法测量牙体根管工作长度,比较牙体牙髓病根管治疗期间发生疼痛反应的情况。结果 采用电测法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组病例在根管治疗期间发生疼痛反应的概率明显低于X线片法组。结论 电测法测量工作长度能明显降低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 电测法;X线片法;根管治疗;疼痛
牙髓病、根尖周炎是口腔科最常见的多发病,根管治疗是首选的最有效治疗方法。但多年来一直困扰术者的就是根管治疗期间急性疼痛的发生,这个并发症的发生应该是多种原因造成。本文通过笔者两年多的临床经历,在此探讨一下电测法、X线片法测量根管工作长度对根管治疗期间出现疼痛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9年8月开始随机抽取在本科门诊就诊的150例拟行根管治疗的患牙,其中牙髓炎80例,根尖周炎70例;其中切牙10例,尖牙16例,第一双尖牙30例,第二双尖牙26例,磨牙68例;年龄22~75岁,平均40岁左右。将上述病例按就诊先后顺序编号,奇数组为电测组(A组),偶数组为X线片组(B组)。所有患牙术前均摄X线片,显示根尖孔发育完全,无根折、髓底穿通、明显侧支根管等发生。
1.2 方法
1.2.1 A组
患牙常规(活髓牙在局麻下)去腐、揭顶、拔髓(深度适中)、冲洗、吹干牙冠部表面形成绝缘状态,在根管内放入少量生理盐水。将根管电测仪(森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ROOTZX)参考电极小钩挂于患者口角与黏膜接触部,将测量电极夹持8号扩大针(阳极锉)金属部分的根部,使其缓慢进入根管(此时应注意不要强行进入根管、动作应轻柔),观察屏幕指针到达APEX位置时立即停止进入,用橡皮片记录其位置,测出根管工作长度。
1.2.2 B组
用8号或10号扩大针插入根管,以术者的手感和患者的痛感来判断进针的深度,当扩大针进入有阻挡感,再用力有落空感或患者有痛感时后退1mm,在扩大针上做标记,再摄X线片,以确定根管工作长度。两组患牙都采取Protaper手用镍钛锉行冠根向技术进行根管预备,根管内FC棉捻封药,记录封药1周内出现疼痛的情况,通过复查及电话回访。
1.3 疼痛程度的评判标准
重度:封药后患牙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伴有患牙松动,局部肿胀等表现,患者一般立即复诊处理;中度:疼痛可以忍受,咬合可加重疼痛,一般自行口服抗生素后可好转;轻度:患牙封药后数小时内出现轻微疼痛,后自行好转;无痛:封药1周内无任何疼痛等不适。
2 结果
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出现的情况比较
3 讨论
在治疗中不能单纯为了治疗一颗牙而去治疗,应将牙齿与人结合起来,要顾虑患者看病的感受,尽量将治疗的痛苦降到最低,这样才能得到患者的认可。根管治疗目前是治疗牙体牙髓疾病的首选方法,但治疗期间出现的急性疼痛也是无法忽视的问题,有时往往会成为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出现了疼痛,很多患者就会怀疑治疗,从而产生不信任感,直接导致下一步治疗的中断。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发生一般考虑以下原因[1]:(1)根管长度测量不准,导致根管预备不在工作范围内进行,无法将根管内感染物清除;(2)扩大针进入根管时将根管内的感染物质推出根尖孔;(3)根管内封药刺激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因此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将这种并发症尽量降低,使治疗能够顺利完成。通过上述两种方法的比较,笔者认为电测法测量根管工作长度在根管治疗期间可降低疼痛的发生。研究表明根管长度测量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率可达94%[2],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根管充填时能够准确把握工作长度,其真正的意义更在于根管预备的开始就对根管治疗有了把握。这种根管治疗叫做可控制根管治疗。根管预备严格按照工作长度进行,这样根管内的感染物质就不会被推出根尖孔,研究表明这是避免根管预备后疼痛发生最重要的因素。X线测量根管长度一般要结合术者的手感,扩大针进入时较盲目,往往会超出根管,而将根管内的感染物推出,疼痛的发生在此就埋下了隐患;同时,据相关研究报告约有53.59%的牙根其根尖孔不在根尖末端而在根尖旁侧[3],但X线片只能从一个平面显示,这样往往会导致测量长度的较大误差。而电测法在测量时一般根管锉到达根管狭窄部时它就可以精确的显示,避免了根管锉超出根尖孔而将感染物推出,同时获得更为精确的工作长度,这对治疗期间降低疼痛发生起了重要作用,故临床应该大力推广。使用根管测量仪两年多以来,体会到在临床使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临床上牙冠缺损至龈下的牙齿在行根管治疗时,如有牙龈息肉则仪器的使用将受到限制,必须将牙龈息肉切除,以保证阳极锉不与牙龈接触;(2)测量过程中应保证根管锉不与金属修复体接触,否则影响数值的准确性;(3)扩大针的手柄不能为金属,否则将影响测量的准确性;(4)由于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导致根尖区吸收破坏或根尖孔尚未发育完成呈喇叭口状的年轻恒牙,用根测仪探测的工作长度将小于根管的实际长度。这是由于根尖孔过大时,根尖狭窄区的消失,测量中所使用的初锉在根尖孔位置不能接触到根管壁,使得根管测量仪不能准确地测量到根尖孔阻抗的改变而造成误差[4];(5)根管内若血性渗出较多也会影响其测量的准确性; (6)根尖周病变形成的间隙会影响锉尖与牙周膜的接触,造成测量的数值变大; (7)电量不足对测量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8)根测仪禁用于戴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