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网

牙齿是我们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我们常知的咬切功能外,牙齿还和发言,面部形状相关。人的健康长寿和牙齿密切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平时就应该密切关注牙齿健康。小编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上颌窦自体牙根异物1例报告”,敬请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28岁,因右侧鼻堵、头痛、脓涕反复发作1年为主诉于2001年8月23日入院。患者1年前于厂卫生所拔除 6 牙,拔牙前未曾拍片,拔牙后3个月出现右侧鼻堵、脓涕、头痛,就诊外院,诊断为鼻窦炎,予抗炎、对症治疗后病情缓解,其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半年前,行鼻窦CT检查,见右侧上颌窦内异物,疑为牙根,欲行右上颌窦根治术,因经济原因,未行手术。今就诊我院,复查CT见上颌窦内异物已移至上颌窦口,于是决定行内窥镜下异物取出术。

检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右鼻腔通气不佳,中隔不偏,右下甲慢性充血肥大,右中道见少许脓性分泌物,中甲形态基本正常,术前各项检查均正常,术前应用抗炎、止血药物3天,于2001年8月26日于局麻下行鼻内窥镜下异物取出术,右筛上颌成形术。术中见:切开右侧钩突粘膜,剥离后,见钩突尾端,上颌窦口乳白色异物,取出后证实为牙根,大小约0.5cm×0.3cm,扩大右侧上颌窦口,开放筛窦,术区止血绫及凡士林纱条填压止血2日后抽出,术后抗炎4天后出院,每周复查换药一次,随访半年,鼻窦炎无复发。

2 讨论

鼻窦异物多由外伤引起,大部分为金属异物,该患拔牙后出现鼻窦炎症状,因医生拔牙前未曾拍片,出现鼻窦炎后未详询病史,仔细检查,仅予抗炎治疗,上颌窦内异物已移至上颌窦口,经鼻内窥镜手术后,取出,随访半年,术区上皮化,窦口开放良好,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该患多次误诊,以致异物存于上颌窦内1年,如门诊医生能详细检查,及早发现病因,即能减轻患者痛苦,提前取出异物。k428.coM

牙科吧精选阅读

下颌阻生智齿引起第二磨牙牙根完全吸收1例


汪某某,女性,48岁,1998-04-23就诊。主诉:左下后牙松动加重半年。两年来,左下颌后牙多次反复肿痛,咀嚼无力,服抗生素,肿痛能缓解。检查:牙冠完好,未见龋坏,牙结石(+),松动Ⅲ度,叩痛(±),牙龈轻度肿胀,按压牙龈未见渗出物。未萌。X线片示:近中水平斜位完全性骨性阻生,冠位于牙冠之下方。牙根呈完全性吸收。远中根远中侧牙槽骨呈稀疏阴影区,牙根未见明显病变(图1)。诊断:牙根吸收;近中水平斜位完全性骨阻生。处理:在20 g/L地卡因表面麻醉下拔除。术中见牙根全吸收,仅余牙冠部分,远中根牙槽窝处可见部分牙体组织。

图1X线照片

2体会

下颌恒磨牙牙根完全性吸收较少见,而因下颌第三磨牙近中水平斜位完全性骨阻生移位引起第二磨牙牙根完全性吸收更属罕见。本病例提示:近中水平斜位完全性骨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即使无症状发生,为了防止近中萌出移动,早期作预防性拔除仍有必要。本例患者在年轻时无冠周炎史,但如早期拔除阻生的第三磨牙,则完全可能保留第二磨牙。下颌恒磨牙牙根完全性吸收较少见,而因下颌第三磨牙近中水平斜位完全性骨阻生移位引起第二磨牙牙根完全性吸收更属罕见。本病例提示:近中水平斜位完全性骨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即使无症状发生,为了防止近中萌出移动,早期作预防性拔除仍有必要。本例患者在年轻时无冠周炎史,但如早期拔除阻生的第三磨牙,则完全可能保留第二磨牙。

颊脂垫修复口腔上颌窦瘘的临床应用


颊脂垫修复口腔上颌窦瘘的临床应用

口腔上颌窦瘘多见于拔牙术后和上颌骨囊肿术后。用常规手术方法关闭大的瘘口,修复较困难。笔者1994~1998年,利用颊脂垫瓣对11例口腔上颌窦瘘的病人进行修复,取得了良好效果。
1临床资料
本组共11例,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25岁~55岁,平均40岁。11例中拔牙术后9例;囊肿术后2例。瘘口位于磨牙区牙槽突,缺损范围0.8cm×1.5cm~1.5cm×2.0cm。有8例伴发上颌窦炎;其中有4例上颌窦根治术与瘘口修复术同时进行。11例中除1例瘘口未愈合经检查为糖尿病史外均Ⅰ期愈合。
对11例病人术前两周常规冲洗上颌窦每日一次;酌情使用广谱抗菌素。同时行上颌窦根治术者,术后常规静滴抗菌素一周至10天;上颌窦内填塞的磺仿纱条于术后72h全部抽除。
2手术方法
病人取45°斜坡位,行上颌神经圆孔阻滞麻醉。将瘘口周围的肉芽组织彻底切除。沿切口近、远中向颊侧前庭作梯形切口,掀起粘骨膜瓣。远中切口至前庭沟向后延伸,在颧牙槽突后方暴露颊脂垫。钝性分离后颊脂垫即可疝入口腔内。用无齿镊轻轻提拉将其向前拖出推入骨缺损区,用3~0丝线将其无张力间断缝合于腭侧粘膜,最后将粘骨膜瓣复位,颊脂垫与颊侧粘骨瓣间断缝合。部份颊脂垫暴露于口腔中。
3结果
11例病人术后均有轻度颊部肿胀,3天后即消退。颊脂垫切除的并发症[1],包括血肿,牙关紧闭,感染,神经损伤,腮腺管损伤或面部不对称。本组病人,均无一例出现。术后2~3周见颊脂垫上皮化,与文献[2]报道相同,伤口Ⅰ期愈合,无鼻漏出现。随访2个月见口腔前庭和牙槽嵴高度与术前基本一致。有1例瘘口未愈合经检查有糖尿病史。
4讨论
4.1颊脂垫修复口鼻瘘可追溯到1977年,Egyedi首先报道应用颊脂垫带蒂修复口鼻瘘[3]。1986年,Tiderman等[2]提出带蒂颊脂垫移植时,不需用游离皮片覆盖可成活和自行上皮化。近几年国内对颊脂垫的临床应用也进行了各种实践[4~6]。使颊脂垫的应用日益广泛。从本组病人的实践中观察到,暴露于口腔中的颊脂垫均于术后2~3周自行上皮化和存活。
4.2颊脂垫位于咬肌、笑肌、颧大肌之间以及颊肌后份浅面,是填充于咀嚼肌间隙的脂肪组织。李沃棠等[7]对30侧成人颊脂垫的形态、位置和血液供应进行了观测;颊脂垫血供为多源性的,主要血管蒂为上颌动脉的颊动脉和面动脉的颊支,这两组动脉在30侧中恒定存在,其分支在颊脂垫内存在广泛吻合。Tidemran等[2]所进行的颊脂垫解剖学研究,表明颊脂垫的血供有颌内动脉的分支颊动脉和颞浅动脉;有颞浅动脉分支面横动脉;有颌外动脉的小分支,并经血管造影证实有三重血液供应。可见,颊脂垫的血供丰富,做为蒂血管蒂的颊脂修复口腔上颌窦瘘是理想供体。
4.3口腔上颌窦瘘者,如果瘘口较大,用常规的颊侧粘骨膜瓣修复,术中常需去骨方能关闭瘘口,术后口腔前庭变浅和牙槽嵴高度降低仍是该手术方法的缺点。而选用腭瓣修复,其体位取仰卧,在局麻下操作不方便,病人常感痛苦和恐惧。我们通过11例颊脂垫瓣修复口上颌窦瘘的实践,于术后2个月随访病人,无一例发生口腔前庭和牙槽嵴高度改变,基本上与术前一致。因为手术取45°斜坡位。所以病人感觉舒适。
5体会
临床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术前彻底控制上颌窦炎症,是修复成功的关键。此外,术前应注意询问糖尿病史。术中严格消毒口内、口外。在提拉颊脂垫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撕断。应在无张力下缝合,伤口应严密关闭。对同时行上颌窦根治术者,窦腔内所填塞的碘仿油纱条不宜过紧,以免压迫颊脂垫。并酌情从下鼻道开窗处冲洗上颌窦,防止窦内积液,继发感染。术后常规应用广谱抗菌素静滴,7天后改用每日肌注2次,共10天。
综合所述,颊脂垫血供丰富,作为带血管蒂的颊脂垫修复口腔上颌窦瘘,具有较强的抗感染和组织修复能力,易成活,且操作相对简单、安全。尤其适用于瘘口较大,常规手术不能关闭,或关闭后易引起口腔前庭变浅和牙槽嵴高度降低者。

牙用煤酚醛液致过敏反应1例


患者男,18岁,学生。因右下后牙肿痛10d来诊。检查,46残冠,探(-),叩(++),不松动,根尖部粘膜充血水肿,有触压痛,无波动感。X线片示近中根尖区有一低密度稀疏区。诊断:46慢性根尖脓肿。治疗:暴露髓室底及根管口,见近中2个根管口,远中1个根管口并有一肉芽样组织,轻度探痛,出血,考虑为牙髓息肉。去除远中根管牙髓时出血较多,扩锉根管,过氧化氢液、生理盐水交替冲洗,置牙用煤酚醛液棉捻,氧化锌水门汀暂封。治疗后患者感局部胀痛症状明显好转,约1h后,患者感头晕、头痛、畏寒、恶心,随之频繁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急促,胸闷。测血压13/7(kPa),脉搏108/min,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立即去除暂封料,取出棉捻开放根管,同时给予吸氧,静脉补液加青霉素、地塞米松、维生素C等药物,分2次肌注爱茂尔注射液4ml,上述症状稍有缓解,但仍呕吐不止。7h后上述症状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消失,测血压16/10(kPa),脉搏76/min。饮消毒纯牛奶486ml,无任何不适。第2天给予根管冲洗后,置25g/L碘酊棉捻,氧化锌水门汀暂封,无不良反应。1周后换药,2周后行丁香油氧化锌糊剂加牙胶尖根管充填。观察2周无不良反应,行远中、近中舌侧根管钉固位、树脂核、壳冠修复。随访1年牙体功能良好。事后仔细询问,患者幼时曾有进行预防免疫过程中出现严重反应史,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取牙用煤酚醛液稀释10倍后行斑贴试验,并用生理盐水进行对照,结果呈强阳性。

磨牙根已分离拔除部分牙根后修复25例


随着根管治疗和修复学的发展,从前许多被拔除的残冠残根,现在通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得以保留并为修复打下了基础。对于许多磨牙来说,每个牙根的病变程度不同,于是不能就某一患牙尤其是多根磨牙来泛泛地讲拔除或保留,而更应该细化到每一牙根,拔除或保留类似牙半切术[1]。就我科2003~2005年间遇到的25例磨牙根已分离的残冠残根拔除部分牙根后行联冠或固定桥修复,经2.5~3年观查,临床效果较好,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依据适应症收集25例患者31颗患牙,年龄30~65岁,男11例,女14例。采用保留某些磨牙的部分牙根进行修复。下颌第一磨牙14例19颗牙,拔除近根8例12颗患牙,拔除远根6例7颗患牙。上颌第一磨牙8例9颗患牙,拔除二颊根2例2颗牙,拔除一颊根5例6颗牙,拔除腭根1例1颗患牙。上颌第二磨牙3例3颗牙,拔除近颊根2例,拔除远颊根1例。

1.2 方法

1.2.1 拔除磨牙牙根已分离且不能保留的部分牙根 将入选病例通过临床检查及X线片,对根管壁破坏严重,根尖病变大,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1/2,牙根松动等,不能通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得以保留的部分牙根予以拔除。

1.2.2 对保留下来的牙根采用螺纹桩树脂核 保留下来的牙根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待拔牙创愈合后制作螺纹钉树脂核。

1.2.3 备牙 常规制作龈下肩台、牙本质肩领、斜面,按联冠或固定桥形式进行牙体预备。若为多个连续能用的牙根,则每个独立桩核按联冠形式进行牙体预备。若为单颗牙拔除部分牙根后则视余留牙根情况与邻牙行双端固定桥修复[2],及牙体预备。

2 结果

疗效标准:成功:牙龈无红肿瘘管,修复体稳固不松动,咬合关系良好,能正常行使咀嚼功能。失败:牙龈红肿瘘管,牙根及桩松动折断,不能行使咀嚼功能。

成功23例28颗牙。在失败的病例中,牙龈红肿1例1颗牙,为应用降压药引起,该患者其它部位的牙龈也红肿增生。1例2颗联冠根折断,该患者未借助周围健康牙齿。

3 讨论

由于龋病发展成为残冠、残根,并使牙根分离,常需要拔除牙根后修复。同一颗牙每一牙根病变程度不同,对于病变较轻的那部分牙根,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得以保存者,笔者认为若将该患牙全部拔除有点可惜。于是对同一颗患牙,根据每个牙根病变程度不同采取个体化的处置方法,更多地保留了牙根。稳固的残冠残根可延缓牙槽骨的吸收,减少了牙槽突吸收的程度[3]。

完整牙列在咀嚼时合力通过牙冠将力传递至牙根达牙周组织,同时又通过接触点传递到邻牙,使合力分散。牙之间的相互依靠又保持牙列的稳定性,降低牙的运动,牙受侧向力也不容易造成牙周组织的损伤。当牙列中部分牙被拔除后牙列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若要恢复牙列的完整性,常用固定义齿修复,它不象种植义齿对缺牙区牙槽骨要求严,也不象活动义齿咀嚼效能较低。

修复方式多采用联冠或固定桥。相邻多牙为残根,虽说拔除了某些牙的部分牙根,若剩余牙根条件允许,仍可在残根上作桩核后联冠修复。若为单颗牙残根,因拔除部分牙根后由剩余牙根单独承担合力效果不佳,因此需借助周围邻牙作成双端固定桥[2]或联冠。这种固定桥与拔除这颗牙后双端固定桥相比,桥体的长度(跨度)较小,抗弯曲性能较好;基牙承受的力小。若为第二磨牙,在第三磨牙不存在时,拔除近根与第一磨牙形成双端固定桥;拔除远根与第一磨牙作成近远中径短些的联冠。免去拔除第二磨牙形成游离缺失之苦。联冠将各基牙残根连接成整体,因此对牙根的长短、粗细、形态、牙周膜面积等的要求不很高,只要根管壁破坏不很严重、根尖病变不大且能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并满足桩核冠要求者,均应保留。

通过对磨牙根已分离的残冠残根保留部分牙根,再行修复治疗这类病例的观察,笔者认为这种治疗方法是可行的。修复方式主要为联冠或双端固定桥。联冠修复后残根基牙的运动方式为整体运动。拔除某颗牙后的双端固定桥修复主要靠两端基牙承受合力。而联冠是每个牙根都承担合力,即使拔除某颗牙的部分牙根后的双端固定桥,其桥体较短,桥体所受合力亦较小,因此每个牙的受力均较小,对牙根的刺激更接近生理刺激,有助于牙槽骨的维持。修复后对于维护牙列的稳定十分有利。

参考文献

[1]曹采方.牙周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5.

[2]马轩详.残冠残根保存修复的概况与进展[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41(6):333-335.

[3]马轩祥.口腔修复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3.

牙髓根尖病变致双眼虹膜结膜炎1例


患者女,50岁,因左侧头痛,双眼球发红半年来诊。患者于半年前左侧面部、颞额部出现疼痛,半月后出现双眼球发红,曾到眼科就诊多次,诊断为"双眼虹膜结膜炎",给予润舒眼药水等滴眼,口服消炎药,但不见好转。

两月前,因头痛在耳鼻喉科行左上颌窦囊肿摘除术,术后头痛及眼红症状无明显好转。

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检查:双眼球结膜弥漫性充血,左上颌窦区触压有麻木感,左上唇沟粘膜手术疤痕,略红。23、24邻面变黑,叩痛(+),牙龈正常。26、27金属冠套,叩痛(-)。诊断:23、24牙髓炎。拍23、24牙X线片,见23、24邻面深龋,23龋洞已达髓腔,很尖部有稀疏区。处理:23、24开髓,23死髓,臭味大,根管扩大,30ml/L过氧化氢液和洗必泰液冲洗后封20ml/L戊二醛棉捻。24为活髓,渗血多,放丁香油棉球开放引流。口服灭滴灵和布洛芬。3d复诊时,头痛缓解,双眼球结膜充血明显减轻。24封三氧化二砷失活剂,按常规换药治疗。

2周复诊时,双眼球结膜恢复正常。最后23、24常规充填处理。

应用FC引发三叉神经痛1例


应用FC引发三叉神经痛1例

患者女,47岁,农民。因右下后牙痛3d,夜间加重来诊。检查:46远中颈部Ⅲ度龋坏,探痛(++),叩(±),热刺激敏感。诊断:46急性牙髓炎。治疗:46开髓后丁香油棉球安抚,2d后复诊。复诊时患者自述疼痛减轻,检查:46探(++),叩(±),封三氧化二砷。患者48h按时复诊,封药仍完整,叩(±),去除失活剂后髓室探痛(+),考虑三氧化二砷失活效果不佳,用牙胶封FC。嘱患者3d后复诊。当晚患者感以患牙为扳机点向同侧耳颞部、额部、顶部放射性剧痛,疼痛持续3~5min,不能触局部皮肤,疼痛结束后局部无任何不适,疼痛表现为无明显诱因、无时间规律性发作。次日患者到外院神经科就诊,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给予卡马西平、安定等药物,患者口服后疼痛次数减少,但仍有发作。患者按期来口腔科复诊。检查口腔局部无红肿,46原封完整,去除原封物,仍有明显探痛,行下齿槽神经麻醉后揭髓顶、拔髓,扩洗根管,行根管治疗,3d后复诊,患者自述疼痛已基本控制,患牙经根管治疗后常规根管充填。1年后随访患者情况良好,无异常情况发生。考虑为FC引发的三叉神经痛。

复杂性后牙根管治疗115例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115例复杂性后牙根管治疗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对115例后牙根管治疗患者,除根管治疗外,根据临床情况联合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根管预备不完善的在了解根管数量、长度、弯曲度后完善根管治疗;合并牙周情况的应联合牙周治疗;合并根分叉病变的应常规进行根分叉搔刮术;合并咬合创伤的应进行咬合磨改;合并隐裂的在根管治疗后行全冠保护;合并根尖吸收的行根内固定术;对酚类制剂过敏的抗过敏治疗。结果 115例后牙病人中,成功88例,成功率765%。结论 复杂性慢性根尖周炎病人可合并多种疾病,应作出正确地临床分析,采取多种措施联合治疗。

【关键词】 后牙根管治疗;临床分析

我科自2001年以来收治了复杂性后牙根管治疗患者115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15例,年龄16~72岁,男性53例,女性62例。其中下颌第一磨牙22例;下颌第二磨牙36例;下颌第三磨牙5例;上颌第一磨牙21例;上颌第二磨牙31例。115例患者,根管变异而预备不完善36例;合并多种疾病70例,其中合并牙周情况21例;合并根分叉病变6例;合并咬合创伤14例;合并隐裂19例;合并根尖吸收10例。对酚类制剂过敏9例。

12 纳入标准

121 根管内封药6次以上,症状未消失。

122 所有病例都经三位以上经验丰富口腔科医生诊断、讨论。

13 疗效标准 成功:1~2年内无自觉症状,临床检查牙龈无肿胀,叩诊不痛,瘘管消失。X线片示根管内充填完整,根尖周阴影消失或缩小。失败:治疗后出现明显不适感或肿胀感,瘘管未闭合,X线片示根尖周阴影扩大或不变。

14 治疗方法 对115例后牙根管治疗患者,术前摄X线牙片了解根尖周组织情况,根管数量、长度、弯曲及牙周支持组织情况。除根管治疗外根据临床情况联合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根管预备不完善的在了解根管数量、长度、弯曲度后完善根管治疗;合并牙周情况的应联合牙周治疗;合并根分叉病变的应常规进行根分叉搔刮术;合并咬合创伤的应进行咬合磨改;合并隐裂的在根管治疗后行全冠保护;合并根尖吸收的行根内固定术;对酚类制剂过敏的抗过敏治疗。

15 治疗效果 本组115例复杂性后牙根管治疗患者中,成功88例,成功率765%,失败27例其中合并根尖吸收6例,合并根分叉病变5例,合并牙周情况12例,根管预备不完善的4例。

2 讨论

21 国外有学者报导,酵母菌可能在后牙根管治疗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复杂性根尖周炎常是混合感染,根管内和根尖周内外二个感染源相互作用[1]。优势菌为专性厌氧菌,此外复杂性慢性根尖周炎可能合并念珠菌感染。绝大多数患牙通过根管治疗可控制根尖周组织的炎症并促进根尖周组织的修复。根尖周炎的临床绝大多数来自牙髓的感染,但牙周病变,化学刺激,物理刺激,创伤,免疫学因素,原因不明的牙髓病变如牙髓钙化,髓石,内吸收等。以及全身性病变如放射性骨坏死,发育性囊肿等也可引起根尖周炎。因此除牙髓方向性感染外还可能有其他临床疾病,对于复杂性慢性根尖周炎病例应检查牙体情况看有无隐裂;检查牙周情况;检查根尖情况;根据根尖周病的范围与类型,作出正确地临床分析。

22 牙根的形态与根管的形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同牙根类型其根管有不同特点,因此,根管治疗前拍牙片非常重要,但无法诊断后磨牙的C形根管,也难以区分单根和C形根管,开髓揭顶后,仔细探查髓底及根管口底形态极为重要[2]。由于后磨牙根管的复杂性及C形根管的存在[3],给根管预备和充填带来了困难,利用超声法预备根管和根管充填时采用热牙胶尖侧压法可较好地充填根管。

23 牙疾患中,与颌学有关的因素逐渐受到重视。颌关系的不协调或颌关系病理,生理性改变均可导致牙体、牙周疾病[4]。在临床上忽视颌学方面的治疗是牙病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临床治疗中,结合颌学方面的治疗,就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4 复杂性后牙一般连续封药3次即可以进行根管治疗,并常规联合进行牙周洁治和调颌,个别可以加根尖外科手术。这样一来可大大缩短病程。但连续封药3次以上任疼痛的,应考虑对酚类制剂过敏,换用氢氧化钙消毒。

参考文献:

[1] Fungi in therapyresistant a pical periodonttisWaitio TMT,siren EKO:1997,96~101

[2] 任常群复杂性根尖周炎中的真菌感染[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8,25(5):304

[3] 吴友农1769个恒牙根管系统地形态学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5,11(6):98

[4] 王惠云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58~66

根管攻纹钉治疗前牙根折32例分析


【关键词】 根管攻纹钉; 牙根折

作者1994~1998年对24名患者经X线证实的32个外伤性根折的前牙,进行根管治 疗后根管攻 纹钉根管内卡壁连接。男15例,女9例。年龄15~55岁。牙齿分布:上颌中、侧切牙分别为1 7个和10个,上颌尖牙2个;下颌中、侧切牙分别为1个和2个,下颌尖牙2牙。牙折类型:根折合并冠折12牙,单纯根折20牙。根冠侧1/3折18牙,根中1/3折13牙,根中1/3和根下1/3 处双折1牙。

1操作方法

局麻下行牙槽骨及断牙的复位后,以釉质粘合剂与邻牙固定。行根管治疗, 2周后以热器械或氯仿逐步去除充填于根管中的牙胶尖及根充剂, 至距根尖3~5mm处,然后慢速逐号扩大根管,以所选攻纹钉能顺利插入根断面以下并旋入一 定深度,反旋退出,最 后冲洗、消毒根管并吹干。调拌较稀磷酸锌水门汀或玻璃离子水门汀置于钉的表面,迅速置 于根管内,加压将攻纹钉平稳缓慢旋入断根尖部分。再用水门汀沿侧壁填入钉与根管之间 的空隙,压紧。固定4~6周去除牙间釉质粘合剂或钢丝固定,如有冠折再行冠修复。

疗效评定标准

成功硬组织愈合,无不适,叩(-),不松动,牙周正常,功能良好,X线片显示牙 根折断线消失,外周有骨样牙本质和牙骨质修复。

失败折断线结缔组织愈合,X线片示牙根折断线仍清晰;牙齿松动,叩痛,有较深牙周袋 ,X线片 示折断线增宽,齿槽周围出现透射区。

2结果

32个牙行根管攻纹钉卡壁连接修复治疗后1年观察,31例成功,仅1例出现因根钉松动而 失败。

年轻恒牙根尖诱导形成术156例临床分析


本文用氢氧化钙为诱导剂对因外伤、龋病、尖周病等原因导致的根尖发育停止的患牙进行根尖诱导形成术,并随访3年,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138例156个年轻恒牙,其中男性105例,女性33例;上颌前牙84个,下颌前牙34个,磨牙和前磨牙38个;年龄6~14岁。

1.2适应证

①因外伤、龋病、非龋等因素导致牙髓感染、坏死,根尖停止发育的年轻恒牙。②因尖周病导致的牙根发育停止的年轻恒牙。

1.3方法

术前常规进行临床检查和X线片检查,常规根管预备,术中应注意避免根管器械到达根尖部,以免损伤根尖处的牙乳头。用棉捻接触根尖孔处软组织,取出后看棉捻上是否有血迹,如有则牙乳头存活,可进行诱导治疗,然后待炎症消退,无临床症状时,用氢氧化钙糊剂充填根管,暂封。术后每3个月复诊1次;1年后每6个月复诊1次,记录其牙根和根尖情况。对根尖已形成的患者,及时作永久根充,对根尖未形成的可除去原充填料,重新充填氢氧化钙糊剂。3年内根尖仍未形成,计为失败。

1.4疗效评定标准

成功:无临床表现,咀嚼功能正常,X线片显示牙根形成,根尖闭合,尖周无骨质稀疏区。

有效:无临床表现,咀嚼功能正常,X线片显示牙根有延长,喇叭口有明显缩小,尖周骨质稀疏区消失或明显缩小。

失败:可有临床症状,咀嚼功能正常或差,X线片显示牙根、尖周较术前无变化或尖周稀疏区较术前大。

本组病例将成功和有效归为诱导有效,失败归为诱导无效。

2结果

本组共156个患牙,其中成功112个,占总例数的71.80%;有效23个,占总例数的14.75%;失败21个,占总例数的13.46%。总诱导有效135例,有效诱导率为86.54%。

作者分析失败原因,主要有如下两点:①术中错误判断牙乳头存活。本组判断牙乳头是否存活是用棉捻接触根尖部软组织,观察棉捻是否浸有血迹的方法来判断。这种粗略的方法,可能将已死亡的牙乳头判断为存活,导致诱导无效的基础。②术中根尖部牙乳头受到损伤,因术中根管器械和药物需多次进入根尖部,难免对根尖牙乳头有损伤或刺激,导致牙乳头由存活变为死亡,失去诱导成功的可能。因此术中保护牙乳头尤为重要。

11例活髓牙牙根纵裂的临床病例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牙根纵裂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活髓后牙根纵裂患者的病史、临床检查、诊断、治疗过程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早期诊断5颗患牙经调牙合 及根管治疗最终保留外其余全部拔除。结论:早期诊断有助于保留患牙;尽量在早期未出现牙周损害且牙松动不大时在调合基础上做根管治疗等方法保存患牙。


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是指发生于牙根的从根管延伸到牙周膜的纵向折裂,可从根尖1/3段延伸至根中1/3段甚至根颈1/3段,但不涉及牙冠[1]。此病发病率不高,但病因复杂,位置隐蔽,临床诊治有一定困难,该病可累及牙体、牙髓、牙周组织,导致预后不良。但其好发活髓或死髓尚有不同看法,国内文献报道牙根纵裂多发生于活髓牙[2]。本文将本院口腔科近几年收治的11例活髓牙牙根纵裂的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及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3年10月~2008年6月就诊于我科牙根纵裂的11例患者的资料,共11颗患牙,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45~70岁;均为活髓牙。发生于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者9例,2例为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

1.2 临床表现

本研究中6例就诊时为咬合疼痛;5例出现冷热刺激及自发痛等牙髓炎症状。8例有叩痛或叩诊不适,所有患者患牙牙牙合 面均有不同程度磨耗,9例有不同程度咬合创伤,但无龋坏及牙隐裂,9例有不同程度松动,6例患牙有牙周炎表现,患根周围可探及程度不等的窄深牙周带。X线显示:患牙X线示根尖及根中管腔增宽,且伸向根尖孔,根尖增宽较明显,边缘清晰,折裂方向与牙长轴一致。晚期可见折裂片分离移位,周围牙槽骨弧形及垂直吸收明显。

1.3 诊断

牙根纵裂病变局限,位置隐蔽,且临床症状多变,可为不明原因牙髓炎、根尖周炎症状或病变牙的牙周炎症状。尤其对年龄40岁以上有磨耗和(或)不同程度咬合创伤后牙,应仔细检查并考虑牙根纵裂的可能。

1.4 治疗

根据患牙情况制定治疗计划。4颗



Ⅱ度松动患牙伴牙周炎或病程较长并牙槽骨吸收破坏达根长1/2的患牙直接予以拔除。其余7颗经调牙合 、消除咬合干扰后行根管治疗。根管预备完全后用Dycal基础糊剂严密充填纵裂根管并使糊剂能从断端溢出,拍X线片。

2 结果

1个月后,1例患牙松动增加,拔除患牙;1例治疗后的患牙症状未见明显改善;5例3个月后症状消退,患牙初步恢复稳固,再以牙胶尖+碧兰麻糊剂永久根充。随访观察1年后,检查患牙无松动,X线示裂隙部分愈合。

3 讨论

国外学者认为牙根裂多数发生于死髓牙,而国内文献报道牙根裂决大多数发生在活髓牙。活髓牙根裂病因较复杂,目前主要认为与咬合创伤、牙周炎以及牙根解剖结构和发育缺陷有关。张志良等[3]报道71.4%的患牙为承受咬合力最大的第一磨牙,尤其为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其患牙牙牙合 面严重磨耗,冠根比例失调,牙根部受力点改变,过大的侧向合力造成牙牙合 创伤,进而使牙周支持组织不能耐受而引起纵裂。第二大病因为牙周炎。绝大多数根裂牙在发现时均有Ⅱ~Ⅲ度松动,深牙周袋及周围牙槽骨的吸收甚至根分叉组织破坏,故有人认为牙周炎是根裂的发病因素之一。但亦有人通过连续X线摄片发现,当裂隙局限于根尖区时,牙周组织常无明显变化,随着裂隙扩展,牙槽骨吸收逐渐加重,直至全部消失,因此,牙周组织的损害继发于牙根裂的可能性较大,但是,也不能排除有另外一种因素同时引起牙周病和牙根裂的可能性[4]。其次为牙根解剖形态及发育缺陷。发生牙根纵裂的部位多在下磨牙近中根及上磨牙近中颊根处,这些地方的解剖结构为扁根,从颈部到根尖中间凹陷为牙根薄弱处。此外,牙齿的发育缺陷也可造成牙根裂。文玲英等[5]通过扫描电镜发现,纵裂牙牙根牙本质小管数目明显减少,有些区域小管有断裂、扩张、弯曲现象。有些区域有裂纹、小管方向紊乱,提示发育缺陷对牙根纵裂发生亦有一定影响。

活髓牙牙根纵裂的诊断应综合考虑患牙的牙周及牙髓两方面表现。临床上患者通常以咬合不适、疼痛、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症状来就诊。患者常具有以下一种或几种症状:咬合不适或咬合痛、患牙对温度敏感或有冷热刺激痛、轻中度自发痛、患根附近牙龈反复肿胀。检查发现患牙一般为活髓,患牙均有不同程度磨耗,患牙无龋坏及隐裂,部分患牙有牙周炎的表现。X线片所示对诊断牙根纵裂有重要作用。目前以X线结合临床检查为主要诊断依据[6]。少部分患牙可在X线上发现清晰折裂线或折裂片移位明显,有些看不到明显折裂线但可看到根中至根尖影像增宽,晚期折裂患牙周围牙槽骨可有吸收,有研究建议同时拍摄患者对侧同名牙的 X线片,因为对比读片更易发现患根根管影像增宽现象的存在[7]。但X线并非绝对可靠。有学者认为牙周翻瓣术可确诊,其次还可用根管插针摄片及根管显微镜辅助诊断。

对于活髓牙牙根纵裂应以牙周牙髓联合治疗为主,首先对有咬合创伤的患牙调牙牙合 及牙周治疗去除创伤因素后行根管治疗术。暂用氢氧化钙糊剂严密根充根管,观察数月后再根充,此方法对裂隙不大及牙周病变不重者效果较好,本研究中的5例患牙即通过此法成功保留。Stewart[8]发现氢氧化钙有使裂隙愈合作用。而对于患牙松动明显、牙周袋深、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1/2时拔除该患牙是最好的选择。

总之,活髓牙根裂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困难,容易误诊,部位隐蔽使临床治疗较困难且预后也较差。但通过细心检查也可得出正确诊断且通过早期积极治疗可有部分患牙能保留,故临床医师要对此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给予一定重视。

[参考文献]

[1]王晓仪,朱亚琴.现代根管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6.

[2]曹采方,王满恩.牙根裂[J].中华口腔科杂志,1981,16(4):235-236.

[3]张志良,季萍,吴伟铭.56例后牙根裂X线表现和病因分析[J].口腔医学,1989,(2):69.

[4]邱峰,朱丽,杨庆.牙根裂与牙周病关系的探讨[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1996,6(1):40.

[5]文玲英,王志良.磨牙牙根纵裂的X线、组织学及显微结构特征[J].口腔医学,1992,12(3):122.

[6]文小波,王珩,程建宁.牙根纵裂 135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05,45(5):57.

[7]常秋芳,邢方,姚光洋.22例活髓牙牙根纵裂的诊断和治疗体会[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6,23(1):60-61.

[8]Stewart GG.The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vertical root fracture[J].J Endod,1988,14(1):47.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