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网

牙齿是人身上是重要的器官,牙齿的功劳很大,吃、发音、面形,都与它密切相关。牙齿是我们健康长寿的守护神,我们一定要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爱牙与护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悉心准备的“三叉神经周围支之下颌神经”,希望小编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下颌神经为三叉神经第三支,也是最大的一支。为混合神经,既含有躯体感觉纤维,也含有运动纤维。白卵圆孔(图3—11,3—12)出颅腔后进入颞下窝。走行于翼外肌深面,发出脑膜支、耳颞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和咀嚼肌神经等分支,分布于硬脑膜、下颌的牙齿及牙龈、舌前2/3及口腔底部的黏膜、耳颗区和口裂下的皮肤及咀嚼肌。卵圆孔是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时进行治疗的常用穿刺部位。

(一)脑膜支(meningealbranch) 由下颌神经主干发出,经棘孔(图3—11,3—12)进入颅中窝,分布于硬脑膜及乳突小房的黏膜等部位。

(二)耳颞神经(auriculotemporalnerve) 起于下颌神经主干,与颞浅血管伴行穿过腮腺,分出关节支、腮腺支、外耳道神经、耳前神经和颞浅神经,与耳神经节、面神经、下牙槽神经和上颌动脉交感丛有交通支,分布于腮腺及颞区的皮肤等部位。

(三)舌神经(1ingualnerve) 自下颌神经的后股发出后,经翼外肌和腭帆张肌之间,于下颌支内侧下降,于下颌骨内侧面横越茎突舌肌、舌骨舌肌,前行达口腔黏膜深面。舌神经与下牙槽神经、舌下神经以及面神经的鼓索、下颌下神经节有交通支相连。舌神经发出咽峡支、舌下支和舌支,分布于口腔底部及舌前2/3黏膜,传导该部位的一般感觉。

(四)下牙槽神经(inferioralveolarnerve) 下颌神经后股中最大的分支,为混合性神经。于蝶下颌韧带与下颌支之间下行,穿下颌孔进入下颌管,伴行于下牙槽动脉,至颏孔(图3—10)处分为两支,一支在下颌管内形成下牙丛,另一支穿出颏孔,称为锁神经。感觉纤维分布于下颌的牙齿及牙龈、颏部及下唇的皮肤和黏膜;运动纤维支配二腹肌前腹和下颌舌骨肌。

(五)咀嚼肌神经 为运动性神经,分支有翼内肌神经、翼外肌神经、咬肌神经和颞深神经,支配咀嚼肌。

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可以累及三叉神经的一个、二个或三个分支,疼痛部位与三个支的支配区的分布一致。临床上常用的封闭疗法、射频热凝及手术疗法即根据三叉神经各分支走行的路径确定穿刺部位和手术部位,故对三叉神经的解剖应熟练掌握。三叉神经皮支的分布区见图3—13。

牙科吧编辑推荐

三叉神经的周围支之眼神经


三叉神经的周围支分为三支,分别称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眼神经由眶上裂进入颅腔,上颌神经由圆孔入颅,下颌神经由卵圆孔入颅。三叉神经的分支、分布见图3—7和图3—8。


一、眼神经
眼神经(ophthalmicnewe)是三叉神经的第一支,也是三个分支中最小的一支,仅含有躯体感觉纤维,属于感觉神经。自三 叉神经节发出后,向前穿海绵窦外侧壁,走行于展神经及颈内动脉的外侧、滑车神经及动眼神经的下方,人眶前发出额神经、泪腺神经和鼻睫神经等分支,分布于眶、眼球、额顶、上睑、鼻背部的皮肤及部分硬脑膜。三叉神经在眶内的分布见图3—9。


(一)额神经(frontalnewe) 是眼神经最大的终末支,走行于眶顶壁与上睑提肌之间,约在眶中部分为眶上神经、额支及滑车上神经三支。
1.眶上神经分布于额窦黏膜及板障,其终末支经眶上孔(或眶上切迹)伴眶上动脉穿出到达额部,分布于骨膜与额顶部的皮肤。眶上孔(或眶上切迹)是三叉神经第一支疼痛时进行治疗的穿刺部位(图3—10)。

2.额支是额神经发出的小分支,也可由眶上神经发出,分布于额部皮肤及上眼睑。
3.滑车上神经走行于上斜肌滑车的上方,与滑车上动脉伴行,终末支穿眼轮匝肌、额肌,分布于额部中线附近如内眦、鼻背部的皮肤。
(二)泪腺神经(1acdmalnene) 是眼神经最小的终末支,经眶上裂外侧部人眶,走行于外直肌上缘,与泪腺动脉伴行至泪腺。泪腺神经与上颌神经的颧支有交通,控制泪腺分泌。
(三)鼻睫神经 经眶上裂内侧部人眶后,走行于上直肌和视神经之间,发出滑车下神经、筛前神经和筛后神经、睫状长神经及睫状神经节长根。
1.滑车下神经 走行于上斜肌与内直肌之间,分出上睑支和下睑支,分布于泪囊、鼻背部及上、下眼睑部的皮肤。
2.筛前神经 经内直肌与上斜肌之间,穿筛前孔进入颅前窝,然后穿筛板进入鼻腔,分为鼻内支和鼻外支;筛后神经于鼻睫神经接近内直肌上缘时分出,经筛后孔。两者分布于筛窦、蝶窦、鼻中隔、鼻甲及鼻腔黏膜。
3.睫状长神经 为鼻睫神经跨越视神经上侧时发出,经眼球后方进入眼球,分布于虹膜、角膜和睫状体。睫状神经节长根为鼻睫神经走行于眶上裂侧发出,进入睫状神经节。

三叉神经的周围支之上颌神经


上颌神经为三叉神经第二支,也仅含有躯体感觉纤维,发自三叉神经节前缘中部,走行于海绵窦外侧壁,经圆孔(图3—11)进入翼腭窝。发出脑膜支、颧神经、眶下神经、上牙槽神经和翼腭神经等分支,分布于硬脑膜、上颌的牙齿、睑裂与口裂之间的皮肤以及口腔及鼻腔的黏膜。

(一)脑膜支(meningeal branch) 为上颌神经在颅中窝的起始部伴行于脑膜中动脉前支,分布于颅中窝的硬脑膜等部位。

(二)眶下神经(infraorbital nerve) 为上颌神经主干的延续,经眶下裂人眶后,与眶下动脉伴行,经眶下沟、眶下管自眶下孔穿出,分布于下眼睑、鼻翼部和上唇的黏膜和皮肤。眶下孔是三叉神经第二支疼痛时进行治疗的穿刺部位。

(三)颧神经(zygomaticnerve) 自上颌神经发出后,经眶下裂入眶,穿眶外侧壁前行,分出颧面支和颧颞支,分布于颧部和颞部的皮肤。颧神经与面神经的颧支形成细小的神经丛,进入泪腺神经控制泪腺分泌。

(四)上牙槽神经(superioralveolarnerves) 分为三支,其中上牙槽前支和上牙槽中支自眶下神经于眶下管和眶下沟中分出,上牙槽后支自上颌神经主干从翼腭窝内发出。3条分支形成上牙槽神经丛,分布于上颌的牙齿、牙龈以及上颌窦的黏膜。

(五)翼腭神经 发自上颌神经主干,前行至翼腭神经节,加入该神经节的眶支、鼻支和额支。

三叉神经的下颌反射检查


1.检查方法 嘱患者略微张口,使下颌放松,检查者将拇指放在下颌中部,以叩诊锤叩拇指甲;或检查者左手持一压舌板,将压舌板一端放在患者下方门齿上,检查者右手持叩诊锤叩击压舌板,可见下颌有上提动作,即为阳性。反射作用为双侧嚼肌和颞肌收缩,使口闭合。
2.反射弧 传入神经为三叉神经下颌支的感觉纤维—脑桥和中脑的三叉神经中脑核—网状结构—三叉神经运动核—三叉神经下颌支运动纤维。
3.临床意义 此种反射在正常人引不出或轻微,而在双侧皮质延髓束病变时反射亢进。在1岁以内的婴儿可引出此反射,但无临床意义。

三叉神经第二支封闭疗法


(1)眶下孔封闭法 适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第二支痛。操作方法:三叉神经第二支经眶下孔穿出,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方1cm,稍偏鼻翼外侧处,其管腔向上后外侧倾斜,故皮肤进针点稍低于1cm稍内侧。无菌操作局麻后,左手摸到眶下孔,右手持针缓慢穿刺孔内0.2—0.5cm。刺中后患者出现发病样放射痛,再缓慢注入95%酒精0.7ml。针头可在孔内稍进出活动,以促进酒精扩散,使神经分布区麻木。拔出针局部贴纱布。在操作中应注意穿刺不要过猛过深,预防酒精注入眼眶内。有时在寻找眶下孔时,因为上颌骨较薄可误刺人上颌窦内,抽吸时有空气可排除。
(2)后上齿槽神经封闭法 适用于疼痛部位在上臼齿及其外侧黏膜。操作方法: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头转向健侧。穿刺点在颧骨下缘与齿槽嵴成角处,相当于经过眼眶外缘的垂直线颧骨下缘牙交点。局部消毒,先用左手指将皮肤向下前方拉紧,用4—5cm长针头稍向后上骨方刺人,直达齿槽嵴的后侧骨面,紧贴骨面缓慢深入2-5cm,即达后上齿槽孔;回抽无血后,注射95%或无水酒精0.5~1ml。如若采用经口腔方法即在2、3臼齿间隙上的黏膜壁处作45°角向后上方刺人,并紧贴内面深入2.5—3.Ocm即达上颌结节,回抽无血,注射无水酒精0.5—1ml封闭。此法易引起感染。
(3)上颌神经封闭法 适用于眶下孔神经封闭失效者。操作方法有两种,一是侧入法,病人取仰卧位,头转向健侧。选择颧弓下缘中点的乙状切迹处作为进针点。穿刺针由该点垂直刺人(下颌切迹间隙),针尖稍向上向前,使针身与颅骨矢状面向上成115°角;针身与颅骨水平面向前也成.115°角。深4cm左右即可触及翼外板基底部的内面,针尖滑过冀外板前缘,再继续深入0.5cm即人翼腭窝内。若出现上颌部放射痛,则可固定针头,回抽无血,先注入2%普鲁卡因1ml,待获得上颌部麻木而且又无眼肌麻痹后,再注射95%酒精或无水酒精0.5~1m1。有时可因翼突的骨嵴过高而不能进入翼腭窝,遇到这种情况则须改为其他人路。二是前人法,体位同上。穿刺点取颧骨体下缘最低点,即相当于经眼眶外缘的垂直线与颧内下相交处。以22号8cra长的针头白该点皮肤向后、上内方刺人。穿刺针经翼颌裂中间进入,由侧面看,针头对着颧弓中点的方向前进,并且应紧贴上颌骨的骨面逐渐向内方深人进针约2cm,先达上颌关节,然后继续沿骨面推进,约至4cm后可突然感到脱空而滑人翼腭窝,然后再深人0.5cm即可刺中神经而出现触电感。此处至皮肤的距离一般不超过5cm。注药步骤和剂量同侧人法。
(4)经口腔腭大孔刺人法 患者取坐位,头向后仰,张大口。穿刺点在腭大孔的稍前方。此孔位于最后一个臼齿的内侧硬腭上,如自该臼齿舌面向腭中缝虚拟一垂直线,其中、外1/3交界处即为腭大孔。倘若上臼齿已脱落,则可借硬腭的后缘前方0.5cm处确定腭大孔的前后位置。口腔黏膜消毒局麻后,用细针头自腭大孔的稍前方由前下向后上方刺人,若遇骨面受阻,则须在附近刺探,直至针尖经腭大孔滑人翼腭窝内。在继续进针的过程中,当针尖触及管壁可有阻力感,借此则可验证穿刺针确在翼腭窝内前进。缓缓深入2.5—3cm,如有触电感出现,即表明已过翼腭窝并刺中上颌神经。注药步骤和剂量同侧入法。

三叉神经第三支痛治疗-下齿槽神经封闭法


适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第三支痛,疼痛范围在下臼齿及其附近黏膜、下唇及舌区。
下齿槽神经封闭法主要有两种:
①口外穿刺法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肩下垫枕,头向后仰并转向健侧。穿刺点在下颌骨下缘稍下而偏内,下颌角的前方1.5—2cm处。置左手食指紧贴下颌支后缘(右侧封闭指尖向上,左侧则朝下),以指示进针的方向。右手持注射器由穿刺点刺入皮肤达下颌骨内侧面,与左手食指平行的方向沿骨面向上缓慢深入3.5-4cm,遇有触电感,则表示已至下颌孔。回抽无血,先注入2%普鲁卡因1—2ml,待下颌麻木后,再注射95%或无水酒精0.5-1ml。
②口内穿刺法 患者取半卧位,头后仰,张大口,以压舌板牵拉颌部向外,确定颊垫尖和翼下颌韧带的位置。穿刺点在颊垫尖和翼下颌之间的中点。以2%碘酊及75%酒精黏膜消毒后,将穿刺针由对侧口角向进针点刺入,并保持针尖与下颌磨牙咬合平行,进针约2—2.5cm时,即达下颌孔处骨面。回抽无血,先注入2%普鲁卡因1—2ml。3—5分钟后患侧下唇及舌尖处出现麻木感,则证实注射部位准确,然后缓慢注入无水酒精lml。若只作舌神经封闭时,注射方法同上,只是针尖抵达骨面后,再向后退回1cm,然后注射无水酒精。
注意事项:口腔黏膜发炎时,不可经口腔注射,以防止感染扩散。偶有个别病例发生反射性下颌挛缩,通常不需作特殊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自行缓解。
③半月神经节酒精封闭法 适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第Ⅱ支痛或第Ⅲ支痛;第Ⅱ支痛同时第Ⅲ支痛;第1、Ⅱ、Ⅲ支同时发病者。本法疗效在90%以上。
作用机理:酒精等药液注射到半月神经节内后,神经细胞受到破坏,失去再生能力,从而阻滞其神经的传导功能,达到解除三叉神经痛的目的,是一种较好的三叉神经痛非手术治疗方法。当将无水酒精注射到三叉神经周围支神经组织上后,神经髓脂发生溶解,并凝固神经鞘及神经纤维的蛋白结构,造成神经纤维的远端变性,使注射点的神经分布区域感觉丧失。由于神经细胞体并未被破坏,以后则从注射点的近端又重新长出新的神经纤维,从而使麻木区域重建感觉。以上这一重建过程,一般需要2—3年。半月神经节经封闭后则与此不同,当把无水酒精注射到神经节内后,直接破坏了神经节细胞,使其失去了神经的再生能力,造成受累的三叉神经分布区域永久性感觉丧失。因此半月神经节封闭治疗的效果,远较周围支封闭治疗效果持久。一般说来,周围支封闭后,疼痛消失维持半年至3年的时间,然而,半月神经节封闭后,疼痛消失的时间较为长久,有的病例可达到治愈。
1)前方入路法 病人仰卧面向上,皮肤进针点在颧骨结节F 1.5cm,偏内0.Scm,相当于上颌第2大臼齿对立处。无菌操作下局麻后,穿刺针从口角外侧约3cm向后、向上并向内刺人,与矢状面成15‘~20*角,即正面对准同侧瞳孔,从侧面看正对准同侧颧弓根部关节。从皮肤至卵圆孔的距离约5.5-6cm。当刺中后出现下颌神经分布区域的放射性疼痛,证明进针正确。然后再进针0.5—1cm达半月节内。必须非常小心,及时抽吸了解有无脑脊液或血液自针管孔中流出,确保部位正确后,再注入1%—2%普鲁卡因0.3ml,患者出现上颌或下颌神经的分布区麻木,即证明针尖位置正确。若眼支分布区麻木,表明针尖位置太深,应将针头拔出1~2cm,待普鲁卡因吸收后再缓慢注入酒精0.3ml,若眼支分布区仍麻木,应立即停药(酒精注入总量不超过1m1)。预防损害眼支出现角膜溃疡。若穿刺过深超过半月节,酒精沿神经根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头痛、头晕、呕吐及其他颅神经损害;针尖还可能损伤颅内动脉等引起出血并发症。酒精注射到半月节,破坏了三叉神半月节神经细胞,神经纤维不能再生,可获得治愈。而临床上大多数病例半年左右复发。 2)Harris侧人法与下颌神经注射法基本相同。应用半月神经节穿刺方向尺先测量病人两侧颧骨弓根结节基部的距离,确定卵圆孔位置。将半月神经节穿刺方向尺放人其口裂内,而后在患侧外上2.5cm处,用穿刺针朝着卵圆孔方向穿人。当针尖到达卵圆孑L后,再轻轻地推进5~8mm即达半月节内。若穿刺针尖在卵圆孔边缘受阻,可适当上下或左右活动针尖,即可滑过骨缘而人孔内。穿刺成功后先注入1%普鲁卡因溶液1m1,刺患者颊部、上下唇及舌部出现麻木,刺激性痛觉消失,即证明针尖准确的在半月节内。再注入无水酒精0.5ml,一般不超过lml。拨出穿刺针,取下方向尺,局部贴以纱布,胶布固定。
3)半月神经节甘油注射法 适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第一、二支痛;年老体弱或者有严重内脏疾病及不愿接受手术者。本法危险性小,注射后面部感觉保留。尤对三叉神经第1支痛者适合。注射方法:术前1小时服用安定5mg,病人仰卧,皮肤常规消毒,于口角外2.5cm处穿刺。先用1%普鲁卡因浸润麻醉,然后用20号腰穿针,针尖指向外耳道前方2.5cm及瞳孔正中位。进针时,为防止穿刺针进人口腔内,可用食指抵住穿刺侧口腔内壁,穿刺针穿过咽后壁后,收回手指。针尖穿过卵圆孔时病人有发作样剧痛,再深入1.5cm即达Meckell囊。在透视下或照X线正侧位片证实其位置。拔出针芯可有脑脊液滴出。注射0.2—0.25ml无菌纯甘油。如为第1支痛,则将病人换为仰卧、头低位,注射0.3-0.4ml甘油,保持此位置10分钟。

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但是有多少人知道三叉神经痛的分为哪几类?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症状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两大类,其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常见。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具有临床症状,但应用各种检查未发现与发病有关的器质性病变。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除有临床症状,同时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器质性疾病如肿瘤、炎症、血管畸形等。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多见于40岁以下中、青年人,通常没有扳机点,诱发因素不明显,疼痛常呈持续性,部分患者可发现与原发性疾病的其它表现。脑部CT、MRI、鼻咽部活组织检查等有助诊断。

三叉神经的组成


三叉神经的组成

三叉神经的组成,自三叉神经结向前发出三支由周围突组成的三条大的分支,至内向外依次为眼神经、上颌神经及下颌神经。

1.眼神经

眼神经(n.ophthalmicus)在三支中最小,只含有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眼神经向前进入海绵窦外侧壁,经眶上裂入眶,分布于额顶部、上睑和鼻背皮肤,以及眼球、泪腺、结膜和部分鼻腔粘膜)。

(1)泪腺神经细小,沿眶外侧壁、外直肌上缘前行至泪腺分布于泪腺和上睑的皮肤。

(2)额神经较粗大,位于上睑提肌的上方,分2~3支,其中眶上神经较大,经眶上切迹,分支分布于额顶部皮肤。

(3)鼻睫神经在上直肌的深面,越过视神经上方达眶内侧壁。此神经分出许多分支,分别分布于眼球、蝶窦、筛窦、下睑、泪囊、鼻腔粘膜和鼻背皮肤。

2.上颌神经

上颌神经(n.maxillaris)也是一般躯体感觉神经,自三叉神经节发出后,立即进入海绵窦外侧壁,之后经圆孔出颅,进入翼腭窝,再经眶下裂入眶,续为眶下神经。上颌神经分支分布于上颌各牙、牙龈、上颌窦、鼻腔和口腔的粘膜以及睑裂间的面部皮肤以及部分硬脑膜。

(1)眶下神经为上颌神经的终支,通过眶下沟、眶下管、出眶下孔至面部,分为数支分布于下睑、鼻翼和上唇的皮肤。

(2)颧神经在翼腭窝内发出,经眶下裂入眶,穿眶外侧壁至面部,分支分布于颧、颞部皮肤。颧神经在行程中发出由副交感节后神经纤维组成的小支与泪腺神经吻合,此支进入泪腺,控制泪腺分泌。

(3)上牙槽神经分为上牙槽前、中、后支。后支有2~3支,在翼腭窝内自上颌神经发出后,穿上颌骨体后面进入骨质。上牙槽前、中支从眶下神经分出,三支在上颌牙槽骨质内吻合,形成上牙丛,分支分布于上颌窦,上颌各牙和牙龈。

(4)翼腭神经也称神经节支,为2~3条神经分支,从上颌神经主干行经翼腭窝上方的一段发出,向下连于翼腭神经节,后分布于腭部和鼻腔的粘膜以及腭扁桃体。

3.下颌神经

下颌神经(n.mandibularis)为混合神经,是三支中最粗大的分支。自三叉神经节发出后,经卵圆孔出颅腔达颞下窝,立即分为许多支。其中特殊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咀嚼肌。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下颌各牙、牙龈、舌前2/3和口腔底粘膜以及耳颞区和口裂以下的面部皮肤。

(1)耳颞神经以两根起始,向后包绕脑膜中动脉后合成一干,穿入腮腺实质内,与颞浅动脉伴行,向上分支布于耳廓前面和颞区皮肤以及腮腺。

(2)颊神经沿颊肌外面前行,穿此肌后分布于颊粘膜以及颊区直至口角的皮肤。

(3)舌神经在下牙槽神经的前方,经翼外肌深面下行,途中有面神经的鼓索从后方加入此神经。此后越过翼内肌浅面到达下颌下腺的上方,再沿舌骨舌肌的表面行至舌尖。舌神经分支分布于口腔底和舌前2/3的粘膜,接受一般躯体感觉的刺激。

(4)下牙槽神经为混合神经,含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和特殊内脏运动纤维。下牙槽神经在舌神经的后方,沿翼内肌的外侧面下行,其中的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分出分支,支配下颌舌骨肌和二腹肌前腹。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经下颌孔入下颌管。在下颌管内分支构成下牙丛,分支分布于下颌各牙和牙龈。其终支自颏孔穿出称颏神经,分布于颏部及下唇的皮肤和粘膜。

(5)咀嚼肌神经为特殊内脏运动神经,分数支支配所有咀嚼肌。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