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网

牙齿是人体最硬的器官,咀嚼、切咬是牙齿的第一功能,还有其它一些功能如辅助发音。牙齿如果坏掉了,健康长寿的期望无异于空中楼阁,所以我们平时要特别关注保护牙齿。以下是小编细心准备的《颊脂垫修复口腔上颌窦瘘的临床应用》,供大家参考,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些许帮助。

颊脂垫修复口腔上颌窦瘘的临床应用

口腔上颌窦瘘多见于拔牙术后和上颌骨囊肿术后。用常规手术方法关闭大的瘘口,修复较困难。笔者1994~1998年,利用颊脂垫瓣对11例口腔上颌窦瘘的病人进行修复,取得了良好效果。
1临床资料
本组共11例,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25岁~55岁,平均40岁。11例中拔牙术后9例;囊肿术后2例。瘘口位于磨牙区牙槽突,缺损范围0.8cm×1.5cm~1.5cm×2.0cm。有8例伴发上颌窦炎;其中有4例上颌窦根治术与瘘口修复术同时进行。11例中除1例瘘口未愈合经检查为糖尿病史外均Ⅰ期愈合。
对11例病人术前两周常规冲洗上颌窦每日一次;酌情使用广谱抗菌素。同时行上颌窦根治术者,术后常规静滴抗菌素一周至10天;上颌窦内填塞的磺仿纱条于术后72h全部抽除。
2手术方法
病人取45°斜坡位,行上颌神经圆孔阻滞麻醉。将瘘口周围的肉芽组织彻底切除。沿切口近、远中向颊侧前庭作梯形切口,掀起粘骨膜瓣。远中切口至前庭沟向后延伸,在颧牙槽突后方暴露颊脂垫。钝性分离后颊脂垫即可疝入口腔内。用无齿镊轻轻提拉将其向前拖出推入骨缺损区,用3~0丝线将其无张力间断缝合于腭侧粘膜,最后将粘骨膜瓣复位,颊脂垫与颊侧粘骨瓣间断缝合。部份颊脂垫暴露于口腔中。
3结果
11例病人术后均有轻度颊部肿胀,3天后即消退。颊脂垫切除的并发症[1],包括血肿,牙关紧闭,感染,神经损伤,腮腺管损伤或面部不对称。本组病人,均无一例出现。术后2~3周见颊脂垫上皮化,与文献[2]报道相同,伤口Ⅰ期愈合,无鼻漏出现。随访2个月见口腔前庭和牙槽嵴高度与术前基本一致。有1例瘘口未愈合经检查有糖尿病史。
4讨论
4.1颊脂垫修复口鼻瘘可追溯到1977年,Egyedi首先报道应用颊脂垫带蒂修复口鼻瘘[3]。1986年,Tiderman等[2]提出带蒂颊脂垫移植时,不需用游离皮片覆盖可成活和自行上皮化。近几年国内对颊脂垫的临床应用也进行了各种实践[4~6]。使颊脂垫的应用日益广泛。从本组病人的实践中观察到,暴露于口腔中的颊脂垫均于术后2~3周自行上皮化和存活。
4.2颊脂垫位于咬肌、笑肌、颧大肌之间以及颊肌后份浅面,是填充于咀嚼肌间隙的脂肪组织。李沃棠等[7]对30侧成人颊脂垫的形态、位置和血液供应进行了观测;颊脂垫血供为多源性的,主要血管蒂为上颌动脉的颊动脉和面动脉的颊支,这两组动脉在30侧中恒定存在,其分支在颊脂垫内存在广泛吻合。Tidemran等[2]所进行的颊脂垫解剖学研究,表明颊脂垫的血供有颌内动脉的分支颊动脉和颞浅动脉;有颞浅动脉分支面横动脉;有颌外动脉的小分支,并经血管造影证实有三重血液供应。可见,颊脂垫的血供丰富,做为蒂血管蒂的颊脂修复口腔上颌窦瘘是理想供体。
4.3口腔上颌窦瘘者,如果瘘口较大,用常规的颊侧粘骨膜瓣修复,术中常需去骨方能关闭瘘口,术后口腔前庭变浅和牙槽嵴高度降低仍是该手术方法的缺点。而选用腭瓣修复,其体位取仰卧,在局麻下操作不方便,病人常感痛苦和恐惧。我们通过11例颊脂垫瓣修复口上颌窦瘘的实践,于术后2个月随访病人,无一例发生口腔前庭和牙槽嵴高度改变,基本上与术前一致。因为手术取45°斜坡位。所以病人感觉舒适。
5体会
临床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术前彻底控制上颌窦炎症,是修复成功的关键。此外,术前应注意询问糖尿病史。术中严格消毒口内、口外。在提拉颊脂垫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撕断。应在无张力下缝合,伤口应严密关闭。对同时行上颌窦根治术者,窦腔内所填塞的碘仿油纱条不宜过紧,以免压迫颊脂垫。并酌情从下鼻道开窗处冲洗上颌窦,防止窦内积液,继发感染。术后常规应用广谱抗菌素静滴,7天后改用每日肌注2次,共10天。
综合所述,颊脂垫血供丰富,作为带血管蒂的颊脂垫修复口腔上颌窦瘘,具有较强的抗感染和组织修复能力,易成活,且操作相对简单、安全。尤其适用于瘘口较大,常规手术不能关闭,或关闭后易引起口腔前庭变浅和牙槽嵴高度降低者。

牙科吧扩展阅读

一例牙胶尖超填入上颌窦内


患者,女,56岁,2004年12月1日来院就诊。述其右上大牙2004年5月在外院做根管治疗(RCT)结束后一直感到右侧头痛并伴右眶颊部疼痛难忍,整夜不能入睡,不敢咀嚼食物,尤其头低位或左右侧转动时疼痛加剧,几个月来,有带有异味、黏稠的血样液体由右鼻孔内流出。患者曾到多家医院检查治疗,效果不佳,已有医生建议行CT检查,考虑为肿瘤。查体:患者为痛苦面容,双侧面颊部对积,余无异常。7 为残冠,已做充填,叩++ 松 + ,轻压右上磨牙区黏膜转折处有明显压痛。X线片见:7 近中颊根充物有约1.5cm已伸入上颌窦内,右鼻腔内有血性分泌物流出,有臭味,诊断为:根充物进入上颌窦内致上颌窦炎。当日,征得患者同意,局麻下由6 远中颊侧龈做角形切口,翻开黏骨膜瓣,暴露7 颊侧骨板,顺7 近中沿近颊根面插入一光滑髓针作引导,X线片定位,在7 近颊根尖处,用高速金刚砂车针在定位点开窗5mm×5mm,取出完整一根约1.5cm的牙胶尖充填物,X线片检查证实上颌窦内根充物已取除。清创缝合,嘱口服抗生素1周。24h随访,患者第二天感头痛明显减轻,1周后拆线时,述原症状基本消失。1个月后重新完成7 三个牙根的根管治疗,随访2个月,无不适感。

2 讨论

根管充填是现代RCT是否成功重要的一步,其目的是对经过消毒、成型的根管进行严密的充填封闭,消除细菌在根管内滋生的场地,由于根管扩锉的更新和根管扩大剂的使用,能迅速地打通弯曲、钙化的根管。笔者考虑此病例多因临床医生做根管深部预备时,工作长度不准确,根管扩锉针穿通上颌窦底,导致牙胶尖填入上颌窦腔内所引起的上颌窦炎,取出上颌窦腔内异物,重作根管充填,该患者痊愈。

值得注意的问题:随着根管治疗技术和器械的进步,根管治疗已无牙位和年龄的限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上颌双尖牙和磨牙根管治疗时,除了熟悉其解剖特点外,还应反复准确地测量牙根长度和走向,尽可能避免意外的发生。

纤维桩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一、纤维桩的应用背景

现状与需求:

残根残冠的保存治疗常常需要桩核修复,传统金属桩核修复存在一些缺点,例如美观性能较差;金属的腐蚀容易导致牙龈颜色的改变;金属高弹性模量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导致根折等等。

纤维桩的发展和特点:

高分子材料学的发展为口腔修复提供一种新的材料-纤维树脂桩,目前纤维桩发展有多种类型:碳纤维桩,玻璃纤维桩,石英纤维桩,聚乙烯编织纤维桩等等。纤维桩弹性模量与牙本质接近,理论上可以获得均匀的应力分布;生物相容性好,耐腐蚀;树脂桩与树脂粘接剂形成化学结合,增加粘接力,减少楔力作用;折断后易取出;与树脂核材料配合,可以获得较优的美学效果;复诊次数少。

二、纤维桩的体外研究与评价

桩核冠修复之后,牙齿由多个不同材料组成的亚功能单位组成,包括牙体本身、桩、粘接剂、核、冠。这些亚单位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影响修复成功率的重要因素。我们先后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评价了纤维桩修复:

1、不同粘接剂对核/冠粘结效果的应用研究(冠核粘接剂界面)

2、不同桩修复牙根抗折能力比较(桩牙体粘接剂界面)

3、三种预成桩与核材料结合性能的对照研究(桩核界面)

三、纤维桩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纤维桩由于其特点,特别适合于前牙美观修复,不会影响全瓷冠的半透明性;能够保护薄弱牙体组织,适合残根的保存治疗。

国外Ferrari等观察了1304例碳纤维桩修复病例,时间6年,失败率仅3.2%,低于金属桩核修复的病例。

显微镜在根管治疗的临床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显微镜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牙科治疗中,传统的牙髓只能凭借医生的经验和手感进行。尤其是对于根管发育异常、治疗时器械折断于根管以及根管壁穿通等情况,传统疗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往往束手无策,致使一些患者在治疗后总觉得疼痛不适甚至使患牙不得已被拔掉。引进根管显微镜技术,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折断器械的位置或侧壁穿通的位置,从而减少治疗的不确切性,提高治疗成功率,尤其对复杂根管,疑难根管体现出超越的优势,从而大大提高了患牙的保存率。

牙科手术显微镜在牙髓治疗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根管治疗、根管再处理和牙髓外科,就遗漏根管、根管内金属堵塞物、根尖偏移、髓腔穿孔等的非手术显微治疗方法。


一、遗漏根管: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遗漏根管是一个重要因素。造成根管遗漏的主要原因有根管上段钙化,根管口异位或髓腔入口过小。


根管钙化不通,X线片上常表现为根管影像中断或无根管影像,一直是临床医生感到棘手的问题。由于根管口细小或钙化,在开髓后找不到根管口或根管不通。传统方法是用小号钻针或机用扩大器等沿凭感觉和经验判断的根管方向钻入,结果常出现器械钻入方向偏离根管长轴,或侧穿出根管,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需增拍X线片帮助确定钻入方向,又因为X线片仅反映二维影像,在颊舌向的偏离则很难诊断。


在显微镜下,术者可在放大的术区内精细的检查牙齿内部结构,寻找到细小的根管口;或通过对牙本质与修复性或继发牙本质不同颜色的判断,确定钙化根管的位置,并可在显微镜直视下,用小号锉或机用器械切削牙本质,疏通根管,因此,显微镜的应用在很大程度的避免钻入根管偏移和侧穿孔。


二、根管内金属堵塞物


1、根管桩的去除


已接受桩核冠修复的患牙,若原有根管治疗失败,首选的治疗方法是去除原有根管桩,进行根管再处理。有的病例原有根管治疗成功,但是患牙因美观、抗力或设计等因素欲更换修复体,亦需要去除现有的根管桩。在手术显微镜下,去除根管桩的方法主要有3种:超声技术、套管技术和PRS系统,其中最常用的是超声去除法。


2、根管内折断器械的处理


根管预备过程中器械折断的发生率为2.09%一2.61%,折断器械的类型包括根管锉、糊剂输送器、G形钻、拔髓针、光滑髓针、冲洗针头。传统的处理方法预见性较低,发生根管侧穿的几率高。随着显微镜、超声器械和显微套管技术的出现,折断器械取出的成功率大大提高,显微超声技术已成为处理根管内折断器械的主要方法。


器械折断的位置是影响治疗成功率和治疗时间的显著因素。无论何种类型的折断器械,位于弯曲根方的取出成功率明显低于位于根管弯曲冠方和根管弯曲处的折断器械,而且耗时增加;就器械取出后根管形态的改变而言,根管弯曲根方的折断物取出后造成的牙本质切削和根管偏移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情况。器械折断的部位与其在根管显微镜下的可视度密切相关。能否充分暴露折断器械、使医生清晰观察整个治疗进程是显微根管治疗成功的先决条件。原则上只要折断器械全长的1/3能充分暴露,就能取出折断物。因此折断于根管弯曲冠方的器械取出的成功率较高;位于根管弯曲处的折断器械,若能建立直达折断物顶端的直线入口,也有可能将折断物取出;如果折断器械完全位于根管弯曲的根方、难以安全建立直达器械顶端的直线入口,则难以通过非手术方法去除折断物,这些患牙如有临床症状或异常体征,应进行手术治疗。

3、髓室底和根管穿孔的修补


不论是龋齿破坏性还是医源性的髓室底或根管壁穿孔,常因穿孔部位的出血,视野差,影响根管继续治疗,如寻找穿孔附近根管口较困难等;而显微镜的应用可精确地定位穿孔部位及辨认寻找附近的根管口。另外,采用非手术性修补术时,在显微镜下,可准确的将修补材料放于穿孔处,阻断与牙周组织的通连。在非手术性修补术疗效不佳或无法进行非手术性治疗时,也可采用手术性修补术。

替硝唑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替硝唑治疗不可复性急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及根尖周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38例根管治疗的患牙应用替硝唑棉捻消毒根管。符合根管充填指征,经根管预备后,将替硝唑粉剂+根管糊剂调合成糊状导入根管作根管充填。结果 经3年多的观察有效率为97.1%。结论 替硝唑作髓腔及根管消毒与加入根管糊剂用以根管充填作根管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 替硝唑 不可复性牙髓炎 急慢性根尖周炎 根管治疗 根充

笔者对138例需根管治疗的患牙应用替硝唑棉捻消毒根管,并用替硝唑粉剂+根管糊剂做根管充填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使用替硝唑棉捻消毒根管及替硝唑糊剂根管充填138例,年龄5~65岁。其中乳牙26例,恒牙112例。急慢性牙髓炎及牙髓坏死者97例,急慢性根尖周炎者41例。

1.2 材料 替硝唑粉剂,武汉制药厂出品;根管糊剂,上海二医大医药材料厂出品。

1.3 方法 常规开髓、除髓室顶、拔髓、扩管、用3%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冲洗根管并以棉捻吸干(急性炎症期应开放根管引流),再置替硝唑棉捻(以棉捻浸生理盐水粘替硝唑粉剂),丁香油粘固粉暂封,有牙槽脓肿者应做脓肿切开引流术,3~5日复诊,特殊情况时以FC棉捻暂封。复诊时如达到根充指标,则去除暂封材料,再次清洁干燥根管,以替硝唑粉剂+根管糊剂调合成糊状,用1号或2号扩大针将糊剂导入扩大的根管,完全充实根管并使髓室内糊剂厚约2mm,然后用粘有替硝唑粉剂的小棉球轻压使根管内糊剂与下方的空隙密合,并将髓室壁上多余的糊剂擦干净,丁香油氧化锌及磷酸锌水门汀双层垫底,银汞合金永久充填。

1.4 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根据充填后3个月~3年的效果评价:良好,患者无自觉症状,牙无叩痛,无明显松动,牙龈粘膜正常,咀嚼功能正常,X线片示根尖周无明显异常,骨质阴影明显缩小或消失。显效:无主客观症状,咀嚼功能较好,X线片示根尖周阴影略有缩小。无效:患牙治疗后仍有叩痛,明显松动,牙龈粘膜肿胀,X线片示根尖周阴影无变化甚至扩大。

2 结果

见表1,表2。

表1 替硝唑根管封药次数 略

本组观察封药次数:一次完成根充为74.64%,平均1.3次,提示替硝唑具有良好的根管消毒作用且疗程较短。

表2 替硝唑粉剂+根管糊剂根充疗效略

3 讨论

传统常用的消毒药多为酚类或其衍生物,虽然能够有效地消除感染,但对人体组织刺激性较大,药物一旦溢出根尖孔将引起根尖周组织炎症反应,造成药物性根尖炎。尤其是乳牙及年轻恒牙等病例,因根尖孔较大,更容易发生根尖周组织的炎症反应。替硝唑对各种厌氧菌有明显杀灭作用,能够抑制根管内及根尖周的厌氧菌,而对根尖周组织无明显刺激作用 [1] 。它用于根管消毒,局部浓度高、作用强、显效快、毒副作用少。

根管感染及尖周炎症是以厌氧菌为主兼有需氧菌的混合感染,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厌氧菌在牙髓病及根尖周病中有着重要的病原学意义 [2] 。替硝唑与根管糊剂调和成糊状用于根管充填,能够持续抑制和消灭存留在根管内牙本质深层及根尖周的厌氧菌,防止再感染。本法操作简便、疗程短、易充填,充填药物易取出,不会引起根尖部药物性炎症,故认为对感染性根管及根尖周病变的治疗是有效而实用的。

参考文献

1 邓惠姝,赵雪梅.急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厌氧菌的细菌学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3,11(2):148.

2 姚世红.根管治疗难治病例临床分析.口腔医学纵横,2000,5(2):142-143.

带环在隐裂牙根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牙隐裂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牙体非龋性疾病,它是一种结构性裂纹病变,早期仅涉及釉质,临床症状不明显,随着病程的发展逐渐深入贯穿釉质,侵犯牙本质,最后累及牙髓并导致牙体折裂。由于它早期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患者就诊时,多已发展为牙髓或根尖病变,需行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本文对98颗隐裂牙在根管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继发性折裂情况进行了对比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4~2006年因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就诊的患者98例98颗牙。年龄24~65岁,其中男61例(62.24%)、女37例(37.76%)。所有患牙均符合隐裂牙诊断标准:牙冠完整,牙合面可见与发育沟吻合并延伸至边缘嵴的裂纹,合并有牙髓炎或根尖周病,对冷热检测或叩诊敏感,尤以裂纹处明显。均未做过任何牙体牙髓治疗,且未发生完全折裂,其中磨牙90颗(91.84%),前磨牙8颗(8.16%)。将98颗隐裂牙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颗。两组年龄、性别分布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牙降低咬合,局麻下开髓揭去髓室顶,根管内封入消毒药物,1周后复诊行常规根管预备,根管内再次封入消毒药物,1周后复诊完成根管充填。术后观察1周,若无不适则行全冠修复。

实验组:先进行牙体简单预备,近远中邻面均匀磨除0.5 mm,留出带环的位置,选择成品带环,用玻璃离子粘固粉粘结。以后的操作同对照组。

2 结果

实验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仅有1例因未及时全冠修复,于8个月后牙冠折裂而复诊。对照组有5颗牙发生完全裂开,纵裂部位均与原隐裂处一致,其中2颗在两次封药期间发生纵裂,1颗因开髓制备洞型完全裂开,1颗在根管治疗后的观察期间因咬合创伤而裂开,1颗未及时全冠修复于一个半月后裂开。

3 讨论

牙隐裂多深达牙髓室而导致牙髓炎甚至根尖周炎,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牙齿完全纵裂,最终导致患牙丧失。隐裂牙在根管治疗过程中,牙合面备洞后使裂纹对牙合力的耐受降低,同时根管治疗后,无髓牙牙本质脆性变大,尽管在治疗时降低咬合,但由于咀嚼等原因极易发生牙体自裂纹处裂开,使根管治疗效果欠佳,甚至需要拔除。作者采用带环的根管手术治疗隐裂牙,无1例发生继发性完全折裂,而对照组有5例,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原因可能是对照组在制备开髓口时的手术创伤、备洞后的抵抗力减弱,以及两次复诊期间可能遇到的咬合创伤,导致了牙齿完全折裂。与单纯降低咬合相比,实验组在治疗前戴带环,患牙呈轴面环抱的整体固定,使其所受的牙合力向带环分散,增加隐裂牙的抗力和密合性能,使患牙在治疗全程中得到保护,抵抗备洞和封药期间受到的再创伤,降低牙齿折裂率, 有效预防隐裂缝的进一步发展,防止患牙的继发性裂开, 提高了隐裂牙的治疗效果。

热塑载体牙胶尖在根管治疗术中的临床应用


为了改善根管充填效果,有许多改良的牙胶尖充填方法问世,包括垂 直热压充填法[1]、热塑牙胶充填法[2]、加热侧压法[3]、载 体牙胶尖充填法[4 ]等等。然而加压充填牙胶尖均因压力难于控制易造成超填,且其根尖封闭能力不理想 [5]。早期的载体牙胶尖充填是将带有牙胶涂层的载体放入根管后,通过与管壁磨擦产 热达到牙胶软化的目的。这种方法产热量太小,牙胶软化不足以严密封闭根管。现有丹麦So ft-Core牙科产品公司生产的Natural GPTM-Soft-Core热塑载体牙胶尖,它采用专 门的加热炉加热软化载体表面的牙胶后,再行充填。本文将半年来采 用热塑载体牙胶尖充填和传统侧压充填的两组病例加以比较,对这种新型热塑载体牙 胶尖的充填效果进行报告。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和器械

Natural GMTM-Soft-Core热塑载体牙胶尖(#30)和牙胶尖加热炉(丹麦Soft-Core 牙科产品公司);ISO牙胶尖(#30,#35)(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牙科材料厂);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日本NEO牙科化工公司);ISO根管预备器械及侧压充填器(瑞士Maillefer公司);奥丹超声根管治疗仪(丹麦GOOF公司)。
1.2病例资料

选择门诊需进行根管治疗术的恒前牙或前磨牙(均为单根牙),共97例,97个患牙,男53例 ,女44例,年龄12~75岁。要求患者全身健康,无系统疾病,口腔 卫生良好,患牙无严重牙周组织病变。

1.3治疗方法

1.3.1根管预备:所有患牙开髓并测定工作长度,采用常规方法在超声根管治疗仪辅助 下制备根 管到#40,根管内封入樟脑酚棉捻。5d后复诊,符合根充指征者完成根管充填,否则重复 封药,直至可以进行充填。

1.3.2根管充填:患牙随机分为热塑载体牙胶尖充填组和侧压充填组,前者47例,后 者50例。

热塑载体牙胶尖充填组:以工作长度为标准确定载体牙胶尖的置入长度,置加热炉上 加热,同时用#30锉在根管壁上涂一薄层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牙胶软化后加热炉自动熄 灭并发出警示声,将牙胶尖置根管到达预定长度,冷却3min左右折断牙胶尖顶部手柄,并 用小金刚砂钻切除多余的载体,丁氧膏暂封。

侧压充填组:用#35锉取少许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导入根尖部,按工作长度置入#35主尖, 用根充器作侧方加压,再取#30牙胶尖蘸少许糊剂置根管至根充器所达长度,重复加压 重复充填直到根充器只能达到距根管口2~3mm部位,热切除多余牙胶尖,丁氧膏暂封。

两组充填完毕均摄X线片了解充填情况,欠填者重新充填。术后均未给任何预防疼痛 的处理和药物。

1.4评价标准

对两组根充效果进行评价的主要标准为根充情况和术后疼痛情况。

根充情况参照王满恩的标准[6],X线片显示,超填:牙胶尖和(或)糊剂超出根尖 孔外;恰填:充填距根尖孔0.5~2mm,严密封闭根尖孔;欠填:充填距根尖孔3mm以上。

术后疼痛通过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于术后3d复诊检查评估。根据Negm[7]标准将 疼痛分为4级:①完全无疼痛不适;②轻微疼痛,不影响咬合和进食;③中度疼痛,患牙咬 物时疼痛;④重度疼痛,患牙根本不能咬合,甚至有肿胀。③~④级属有疼痛发生。

1.5统计学处理

分析比较两种充填方法的充填情况和术后疼痛情况。

2结果(表1、2、3)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牙髓活力等构成均无显著差别,术后疼痛的 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术前患牙牙髓活力无明显关系。

表1充填情况比较

* P>0.05,** P>0.05,*** P<0.05

表2术后疼痛情况比较

P<0.05

表3术后疼痛与充填情况

P<0.01

3讨论

热塑载体牙胶尖主要由塑料载体核心及其表面的牙胶涂层组成。牙胶为一种不饱和 的马来赤 铁科树脂,因其分子立体构型不同分为α、β两型,β型牙胶熔点高,粘稠度大,常用于制 作普通ISO牙胶尖。载体牙胶尖采用α型牙胶,其熔点低,粘稠度小,特点是低温下熔融后 具流动性,有利于更好地填塞根管[8],这在本组中已得到证实。试验组89.4%的 病例恰填,2.1%的病例欠填,显示热塑载体牙胶尖良好的充填效果。很多文献报告根管 系统复杂,侧副根管多,不能得到完满充填是根管治疗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Wolcott等 [9]就侧压充填与热塑牙胶尖充填两种方法进行人工根管和侧副根管充填实验,结 果发现侧压充填组所有侧副根管内无牙胶充入,而在热塑载体牙胶充填组,除主根管充填良 好 外,从根上1/2到根尖的共5个侧支根管内不仅充入了糊剂,而且20%~70%的空间被牙胶填塞 。可见这种新型的充填材料和技术有利于提高侧副根管的充填率,提高根管治疗术的成功率 。

我们选择侧压充填方法作为对照,结果显示除对照组欠填率较高外,两 组在充填效果、术后疼痛等方面无显著差别,提示热塑载体牙胶尖充填也是一种理想的充填 技术,且其欠填率低,一方面减少了返工的麻烦,另一方面显示其更好的可靠性。本试验组 超填的病例,均发生在采用这一技术的初期,因管壁涂封闭糊剂过多造成糊剂超填。在取得 一定的经验后,这种超填得到避免。

每支热塑载体牙胶尖由手柄、金属插针、定位片、塑料载体核心和牙胶涂层组成。手柄配以 ISO颜色易于辨认,插针连接手柄和载体,可调节长度和方向,定位片有助于充填长度的标 定。牙胶尖均经γ射线消毒后独立包装以避免交叉感染。综合这些特点与普通牙胶尖相比, 热塑载体牙胶尖在操作简便、精确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点。

本组仅对热塑载体牙胶尖充填的短期疗效作出观察总结。我们将对该组病例追踪随访,进行 长期疗效报告。

口腔临床操作拔髓的经验


口腔临床操作拔髓的经验

1、拔髓通常使用拔髓针。拔髓针有一个“0”、二个“0”和三个“0”之分,根管粗大时选择一个“0”的拔髓针,根管细小时,选择三个“0”的拔髓针。根据我们临床经验,选择拔髓针时,应细一号,也就是说,如根管直径应该使用二个“0”的拔髓针,实际上应使用三个“0”的拔髓针。这样使用,可防止拔髓针折断在根管内。特别是弯根管更要注意,以防断针。

2、活髓牙应在局麻下或采用牙髓失活法去髓。为避免拔髓不净,原则上应术前拍片,了解根管的结构,尽量使用新的拔髓针。基本的拔髓操作步骤如下:拔髓针插入根管深约三分之二处,轻轻旋转使根髓绕在拔髓针上,然后抽出。牙髓颜色和结构,因病变程度而不同,正常牙髓拔出呈条索状,有韧性,色粉红;牙髓坏色者则呈苍白色,或呈淤血的红褐色;如为腐败性细菌感染则有恶臭。

3、对于慢性炎症的牙髓,组织较糟脆,很难完整拔出,未拔净的牙髓可用拔髓针或10号K形挫插入根管内,轻轻振动,然后用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反复交替冲洗,使腐败物质与新生态氧形成的泡沫一起冲出根管。

4、正常情况下,对于外伤露髓或意外穿髓的前牙可以将拔髓针插到牙根三分之二以下,尽量接近根尖孔,旋转180度将牙髓拔出。对于根管特别粗大的前牙,还可以考虑 双针术 拔髓。

双针术

先用75%的酒精消毒洞口及根管口,参照牙根实际长度,先用光滑髓针,沿远中根管侧壁,慢慢插入根尖1/3部,稍加晃动,使牙髓与根管壁稍有分离,给倒钩髓针造一通路。同法在近中制造通路,然后用两根倒钩髓针在近远中沿通路插至根尖1/3部,中途如有阻力,不可勉强深入,两针柄交叉同时旋转180°,钩住根髓拔除。操作时避免粗暴动作,以免断于根管内,不易取出。

双针术在临床实践中能够较好的固定牙髓组织,完整拔除牙髓组织的成功率更高,避免将牙髓组织撕碎造成拔髓不全,不失为值得推广的一种好方法。

5、后牙根管仅使用拔髓针很难完全拔净牙髓,尤其是后牙处在牙髓炎晚期,牙髓组织朽坏,拔髓后往往容易残留根尖部牙髓组织。这会引起术后疼痛,影响疗效。具体处理方法是:用小号挫(15到20号的,建议不要超过25号的),稍加力,反复提拉(注意是提拉)。这样反复几次,如果根管不是很弯(小于30度),一般都能到达根尖,再用2个0或3个0的拔髓针,插到无法深入处,轻轻旋转,再拉出来,通常能看到拔髓针尖端有很小很小的牙髓组织。

6、如根管内有残髓,可将干髓液(对苯二酚的乙醇饱和液)棉捻在根管内封5--7天(根内失活法),再行下一步处置。 7、拔髓前在根管内滴加少许EDTA,可起到润滑作用,使牙髓更容易的从根管中完整拔出。这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应贯穿在所有复杂的拔髓操作中。 润滑作用仅仅是EDTA的作用之一, EDTA有许多其他的作用:

(1)与Ca鳌合使根管内壁的硬组织脱钙软化,有溶解牙本质的作用.既可节省机械预备的时间,又可协助扩大狭窄和阻塞的根管,具有清洁作用,最佳效能时间15分钟;

(2)具有明显的抗微生物性能;

(3)对软组织中度刺激,无毒,也可用作根管冲洗;

(4)对器械无腐蚀;

(5)使牙本质小管管口开放,增加药物对牙本质的渗透。

EDTA 作用广泛,是近年来比较推崇的一种口内用药。

如果临床复诊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因残髓而致的根管探痛,应在髓腔内注射碧兰麻,然后将残髓彻底拔除干净。

最后补充一点就是:拔髓针拔完牙髓后很难将拔髓针清洗干净,有一种很快的方法也很简单,也许大家都会,具体操作如下:

右手拿一根牙刷左手拿拔髓针,用牙刷从针尖向柄刷,同时用水冲。最多两下就可以洗干净。如果不行,左手就拿针顺时针旋转两下,不会对拔髓针有损坏!

美松根管充填剂联合牙胶尖根充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美松根管充填剂联合牙胶尖根充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44颗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患牙进行美松根管充填剂联合牙胶尖根管充填治疗。结果:144颗牙1年后复查139颗,成功124颗,进步11颗,失败4颗,总有效率为97.2%。结论:美松根管充填剂联合牙胶尖根充对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关键词】 根管充填剂 根尖周病 窦道

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是口腔科常见病之一。一直以来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难点是根尖窦道,以治疗效果差、病症易复发为特点。笔者自2007年以来,采用美松根管充填剂联合牙胶尖根充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1月收治普洱市中医医院口腔科就诊患者102例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共144颗牙(均为恒牙),其中男58例,女44例,前牙120颗,后牙24颗,窦道时间0.5~20年。X线牙片示根尖周有不同程度骨质破坏,髓底无穿通,牙根无吸收。

材料:美松根管充填剂、螺旋充填器、根管侧压针、牙胶尖。

方法:①术前拍X线片,了解根尖周、根管、髓底及根分叉情况。②所有患牙均常规开髓,去髓,理髓腔及根管内坏死物,X线片确定工作长度,常规根管预备,配以充足的冲洗(3%过氧化氢液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预备中均以170g/L EDTA润滑根管。③若无明显自觉疼痛症状,根管干燥后即行根管充填,使用螺旋充填器将美松根充糊剂导满根管,允许少许糊剂溢出根尖,采用侧方加压法在工作长度内紧密充填牙胶尖,锌水门汀垫底永久性充填。若自觉疼痛症状较为明显则按急症原则处理后,再按上述方法充填根管,完成治疗。④可对窦道适当搔刮,冲洗。

疗效标准判定[1]:术后12个月复诊,评定疗效。①成功:无自觉症状,窦道闭合无复发,无叩痛,X线片根尖周阴影消失。②进步:无自觉症状,窦道闭合无复发,无叩痛,X线片根尖周阴影明显缩小。③失败:有自觉症状,有咬合痛,叩痛,窦道未闭或并急性炎症,X线片根尖周阴影无明显缩变化甚至增大。成功、进步为有效,失败为无效。

结 果

144颗牙经过1年随访观察,复查139颗,失访5颗,见表1。表1 138颗牙治疗后疗效评价(略)

讨 论

慢性根尖周炎是根管内感染,经久不愈常并发牙龈窦道。治愈窦道的关键是消除引起窦道的病灶,因为牙龈窦道主要是肉芽组织,不需要对病灶本身作烧灼、药物或外科手术等特殊处理[2,3]。因此彻底消除感染髓室及根管腔隙,隔绝根尖周组织与根管的通联,借助根充材料缓慢而持续的消毒作用,防止再污染,是治愈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的关键所在[4]。美松是一种以氧化锌和丁香酚为主要成分的根管充填材料,并同时加入了多种成分,即麝香草酚碘和硫酸钡可增加阻射性,降低其收缩性能;多聚甲醛有防腐作用,同时联合牙胶尖充填增加了根充的严密性。本方法简单易行,损伤小、痛苦小并保持原有牙根的生理长度,疗效好(总有效率达97.12%),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里梅,柳忠豪,于明红.药物性空管治疗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广东牙病防治,2003,11(4):280.

2 史俊南.不宜采用瘘管通过术.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2,12(4):190.

3 王修智.牙源性窦道治疗体会.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2,16(8):451.

4 周学东,岳松龄,主编.实用牙体牙髓病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8.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伴窦道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伴窦道的临床疗效。方法从口腔门诊患者选取36例,共56颗具有慢性根尖周炎伴窦道的患牙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通过术后患牙疼痛功能及X线片检查和诊治次数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结果 两组在疗效上差异无显著性,但在诊治次数上常规治疗组明显高于一次性根管治疗组。结论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伴窦道疗效较好,复诊次数少,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节约了患者就诊时间,减轻了医生的工作负担,该技术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一次性 根管治疗术 慢性根尖周炎 窦道

慢性根尖周炎伴窦道的病例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常规治疗通常是先封药消毒,待窦道封闭及临床症状消除后再行根充。但对于顽固性慢性根尖周炎伴窦道的病例,常常封闭好几次,瘘管及临床症状也不能消除,从而使患者就诊次数增多。既花费患者的很多看病时间和费用,也大大加重了医生的工作量。笔者对36例患者的56颗有慢性根尖周炎伴窦道的牙齿进行分组对比治疗。结果发现一次性根管治疗组疗效较好,且复诊次数少,解决了常规治疗中存在的复诊次数多、给患者和医生带来的诸多不便的问题,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标准和分组 从口腔门诊患者中选取36例共计56颗患牙。患者年龄16~68岁,平均年龄48.5岁。其中男性21例,32颗牙;女性15例,24颗患牙。患牙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叩痛(±),冷热(-),牙周袋深度均≤4mm,松动度小于Ⅰ度,根尖周有窦道,窦道口未封闭且可有大量或少量分泌物溢出,X线片显示根尖周有不规则低密度阴影,病程可长达1个月余至数年不等,患者无系统性及全身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等。56颗患牙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颗患牙,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照组28颗患牙采用常规根管治疗术。

1.2 根管充填材料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成品根管糊剂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药材料厂)加自配药物制成新型根管糊剂粉。药物配制方法:甲硝唑0.1g,强力霉素0.1g,地塞米松0.75g,碘仿0.1g研成粉状置于无菌瓶内贮存,同时,取成品根管糊剂粉和自配药剂按2:1比例混合均匀,然后与根管糊剂液调成适宜的糊剂状以备根充。

1.3 方法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常规开髓,去髓室顶,预备根管,术前常规摄X线片确定牙齿的工作长度。治疗组:经常根管现预备,冲洗吹干后,置FC棉捻于根管口约10min,然后再次吹干,即刻将已调拌好的新型根管糊剂导入根管内与牙胶尖充填。对照组:根管预备后,冲洗,吹干,暂封FC棉捻于根管内。经一次或多次封药,直到临床症状消失,然后以成品根管糊剂牙胶尖充填根管(以上操作均由具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同一名医生完成治疗)。

1.4 检测指标 术后患牙3天内的疼痛反应以及窦道的封闭情况,3个月后X线片检查根尖吸收情况及咬合功能情况,同时记录复诊次数。治疗组的窦道口封闭时间从一次性根充后开始计算,而对照组从根管预备完成后第1次封药消毒算起。

1.5 疗效评价 [1~3] 根据检测指标进行评定:显效,患牙功能良好,根充后无疼痛,肿胀,窦道口封闭,X线片显示根尖周稀疏已消失。有效,患者功能良好,根充后无疼痛,肿胀,窦道口封闭,X线片显示根尖周稀疏区减少无变化。无效,患牙功能差,术后疼痛,肿胀、窦道口未封闭,X线片显示根尖周稀疏区无变化或有扩大。治疗组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按以上指标进行评定;若根充后出现任何不良反应需重新治疗则视为失败,而常规根管术则在经过一次或多次封药后,待临床症状消除后再行根充,而后按上述指标进行评定。为了对患者在疗效方面有更详细的对比,我们分别对两组在术后疼痛、功能、窦道封闭、复诊次数等方面均作了比较。

2 结果

见表1~4。

表1 综合疗效 (例)

表2 疼痛反应情况 (例)

注:P>0.05

表3 窦道口封闭情况 (例)

注:P<0.05

表4 常规治疗组的治疗次数 (例)

治疗组均为一次性根充,而对照组则平均3.1次。治疗组和对照组除了在疗效上及疼痛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外,在窦道口的封闭及治疗次数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

3 讨论

慢性根尖周炎是由于根管内长期有感染及病原刺激物的存在,根尖周围组织呈现出慢性炎症的反应。一旦清除根管内的病原刺激物,根尖周组织所受到的损害又是可以修复的。因此,消除根管内的病原刺激物是根管治疗术相当重要的一环。常规根管治疗术,反复封药,实质就是要求严格消毒,以达到去除根管内的感染源。但现代研究发现,在根管治疗中,根管预备和根管消毒均不能完全保证根管内细菌及其毒素的完全消除 [1] 。同时根管不需要在消毒到无菌后方才充填根管,根管充填成功与否,主要与根管充填是否严密有关。现代观点认为充填根管不仅有堵塞作用, 还有能够借助根充材料缓慢而持续的消毒作用,消除根管内残余感染,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

治疗组的窦道关闭明显快于对照组。我们认为:对照组在封药期主要靠气体的挥发来清除根管内的细菌及其毒素,但对于根尖周的感染源,在短时间内却难以达到杀菌效果。而治疗组,通过根充不仅阻断了根管内细菌及毒素对根尖周组织的侵袭,同时由于根充材料中的药物成分可以直接对根管内和根尖周组织进行杀菌、消炎,其功效就明显强于对照组。本次观察发现一次性根充与常规根充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伴窦道相比,两者综合疗效无明显差异。在根管预备过程中,根管内的感染组织很容易通过根尖孔到达根尖周组织,从而引起根尖周的急性炎症反应。对于常规封药,根尖溶出物可以通过根尖孔溶出,达到引流,缓解根尖压力从而使疼痛消除或减弱;而一次性根充后(无瘘管型),因根尖口堵塞、炎性渗出物不能得到引流,从而使根尖压力增大,压迫根尖周组织,出现暂时性的术后疼痛。在本次观察中,一次性根充后,根尖周的渗出物可以通过瘘道而得到缓解,故而术后疼痛不显著,二者无明显差异。但在诊治次数上一次性根管治疗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减少了患者就诊次数,减轻了医生的工作负担。

厌氧菌是根管感染的主要细菌,根尖周病变和瘘道经久不愈与放线菌感染有关。我们在根充材料中加入的甲硝唑具有较强的抗厌氧菌作用,而且毒性小、疗效高,渗透性强,生物生物半衰期长;地塞米松可抗炎,抑制免疫反应和缓解急性炎症;碘仿对于厌氧和需氧菌均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各种药物混合,对根管内及根尖周组织,即有灭菌、消毒,又有抗免疫反应,故而效果较佳。本次治疗的56颗患牙,均未作窦道搔刮及穿通术。术后,除失败病例外、窦道均封闭。这与资料上所说“对于有窦型的慢性根尖炎,不需要刮治、烧灼或行窦道穿通术”相一致。

参考文献

1 肖明振.牙体牙髓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9-273.

2 史俊南.现代口腔内科学,北京:高教出版社,2000,427.

3 史俊南.牙髓治疗临床疗效评定.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85,1(1):49.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