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网

怎么治疗三叉神经痛?中医学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产生并不断发展的一门医学科学,它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满意的临床疗效,是人民群众同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中医药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明显优势,不仅药源广泛经济,许多中药具有可靠的止痛效果,治疗方便安全,有效率高,而且方法众多,可以针灸与中草药并用,针药结合,取长补短,达到防治三叉神经痛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中、医药治疗三叉神经痛不是通过抑制、阻滞、破坏神经,使三叉神经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以达到暂时止痛的作用,而是根据“瘀血阻络,通则不痛”等中医理论,用标本兼治的治疗法则,疏通面部经脉,使三叉神经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长期止痛。目前,中医药疗法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不可缺少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医药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不仅疗效显著,而且方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既有内服药,又有外用药。内服药有汤剂、中成药;外用药有膏药、擦剂、洗剂、熏剂等。

但由于中医治疗时间较长,对于一些重度和年老体衰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建议还是采用彭胜先生的微创介入治疗法。<K428.cOM/p>

牙科吧扩展阅读

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专方加减治疗


1.经方加减 临床除上述辨证治疗选用的方剂外,还常用下列方剂加减治疗三叉神经痛。见表10—1。


2.自拟方 临床上中医药治疗本病总结出了不少有效的专方和验方。张普照等使用门先生自拟芍药钩藤木耳汤(生白芍30g,钩藤20g,炙甘草9g,郁李仁6g,白苣子log,黑木耳15g,天麻6g,僵蚕9g,全虫6g(研吞服))加减治疗20例三叉神经痛,均获痊愈。杨进茹等用自拟通络止痛饮(川芎、荆芥、僵蚕、青皮、防风、秦艽、细辛、鸡血藤、菊花、石膏、全虫、蜈蚣、甘草)治疗三叉神经痛96例,总有效率98.9%。王学平自拟镇痛饮(菊花、丹参、川芎、荜茇、白芍、细辛、全虫、僵蚕、白芷、柴胡、甘草等)治疗146例,总有效率95.2%。邱伟庆用乌龙汤(川乌10g,菊花10g,地龙10g,细辛3g,冰片(研末冲)1S,蜈蚣(研末·冲)2条,天南星log)治疗60例,总有效率95%。高文新自拟愈痛汤(生石膏24g,葛根18g,柴胡12g,钩藤12g,白蒺藜12g,蔓荆子12g,白芷log,僵蚕log,全虫log,黄芩9g,蜈蚣3条,制马钱子(研末冲)1s),并随证加减治疗三叉神经痛60例,总有效率95%。魏成昌自拟息痛汤(白芷、蝉蜕、山甲、僵蚕、全虫、甘草各log,细辛3g,白蒺藜12g,川芎、当归、杞果各15g,白芍、生地、炒枣仁各18g,蜈蚣(研末冲)2条,制马钱子(研末冲)1e)治疗本病42例,全部有效。宫玉龙等认为本病由风邪外袭,瘀阻脉络所致,当祛风活血为先,拟用芎芷汤(川芎30g,白芷15~30g,细辛4~log,白附子log,蜈蚣3g,当归12g,甘草6g)治疗,并随证加减。结果治疗92例,总有效率90.2%。邹建洪自拟川芎止痛汤(川芎20g,荜茇12g,天麻12g,全蝎log,蜈蚣6e,共研细末分3~4次温水送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66例,总有效率96.9%。张滨农自拟三白全蝎汤(白芍30~50g,白术20-30g,白芷log,全蝎log,桃仁log。随证加减)益气通络止痛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90例,结果总有效率90%。李乐愚自拟定痛散(天麻、白附子、白芍、白芷、全蝎等量,研细末,每服5g,每日3次)治疗本病,总有效率88.9%。牛永琴等采用自拟柔肝熄风通络汤(基本方:白芍30~60g,全虫6—log,川芎30g,蜈蚣1-3条,细辛3-5g,穿山甲6-log,桃仁9—12g,甘草6—10g)并随证加减治疗三叉神经痛86例,疗效满意,总有效率97.7%。梁兆松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多为风热外袭,阻遏经络,或气血凝滞,脉络失养,血瘀不通所致,自拟芎胡六虫汤(川芎15g,元胡15g,地鳖虫6g,僵蚕12g,地龙15g,全蝎log,蜈蚣2条,蝉蜕15g,菊花15g,皂刺log,蔓荆子15g,炙甘草15g)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较好。夏黔兴采用西药对症治标,中药疏肝通络治本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70例只用西药治疗,总有效率87.1%;而治疗组96例在同样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内服(黄连、当归、羌活、柴胡、地龙、白芷、川芎、钩藤、防风、夏枯草、天麻、炙甘草。随证加减)治疗,总有效率95.9%,明显优于对照组。周华安治疗本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西药用卡马西平口服,维生素B,:肌肉注射,中药用自拟天麻全蝎汤加减(忍冬藤30g,赤芍12g,天麻、黄芩、荆芥、白蒺藜、川芎各log,白芷、甘草各6g,全蝎4g)治疗,疗效满意。张立民等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86例,并与西医治疗83例作对照观察。对照组采用麦克囊穿刺注射西药治疗,治疗组再加服活血通络、柔肝解痉中药(白芍30—60g,全蝎6—log,蜈蚣3条,川芎30g,炙甘草15g。随证加减)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3%,复发率17%;而治疗组总有效率83%,复发率17%,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他指出中药配合西药,能降低复发率,提高治愈率,有协同增效、减毒增效的作用。其他还有不少报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自拟方和验方,均取得了满意疗效。
3.单味药
(1)寻骨风:寻骨风500g浸于50度高梁白酒2 500ml中,密封,一周后即可饮用。每日早晚各服20ml,并用药棉蘸药酒外敷下关穴。
(2)桑椹子:取桑葚子15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用,连用10—20天。
(3)牛蒡子:牛蒡子20—3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用,连用10-20天。
(4)白僵蚕或地龙:白僵蚕log或地龙10—1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用,连用7-15天。或白僵蚕或地龙研为细末,每次服用,1—1.5So
(5)七叶莲:七叶莲30—50g,水煎服,每日1剂。
(6)蔓荆子:蔓荆子60g,白酒500ml。将蔓荆子炒至焦黄,轧为粗末,人酒内浸泡3—7天(夏季泡3天,冬季泡7天),兑凉开水适量,取汁700ml,每次服50ml,每日2次,7天为1个疗程。

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原理及中成药


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是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处方用药。
祖国医学称三叉神经痛为“面痛”、“眉棱骨痛”。因其发作急速,疼痛剧烈,势如风雷之状,故也称“风头痛”、“雷头风”等。发作多为单侧性,故又称“偏头风”。中医通过对疼痛的部位、性质、诱发原因、全身症状和舌苔脉象等综合分析,认为三叉神经痛的发生与外邪侵袭人体有关。由于起居不慎,风寒或风热之邪外袭,直犯清空,或循经路上扰,使气滞血淤,经络闭塞不通而致疼痛。若风寒侵袭阳明筋脉,因寒为阴邪,其性主凝滞收引,易伤阳气,致气血痹阻,而致面痛;若因风热所伤,因风和热均为阳邪,风火灼阳明、少阳经脉,气壅脉满,而致面痛。另外,发病日久,痰随气动,痰阻血淤,则使疼痛时间日益延长,缓解期日益缩短,致使病势加重,且缠绵难愈。临床上三叉神经痛大致分为三个类型,即风寒偏盛型、风热偏盛型和淤血阻络型。
常用的中成药有:
1.七叶莲片 有片剂和针剂两种。与其他药物合用可提高疗效。本药治疗有效率可达60%以上。
2.野木瓜片
3.元胡止痛片
4.天麻丸
5.龙胆泻肝丸
6.牛黄上清丸
7.芍菊上清丸
8.毛冬青(毛披树)
9.颅痛宁

玄参治疗三叉神经痛


多年临床中重用玄参治疗三叉神经痛屡获奇效。三叉神经痛多久病不愈,属本虚标实,肝肾亏虚,虚火上炎,风火痰瘀之邪上阻脉络为病。取玄参之苦、咸,微寒,人肺,胃、肾经,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之功,古人称其“善泻浮游之火,有清上撤下之功”。

韩某,男,80岁,2002年12月9日初诊,患者右侧面部阵发性疼痛5年,经某医院诊为右侧“三叉神经痛”,反复发作,多方治疗,其痛未止,发作时右侧面部以颊部为中心,呈烧灼样剧痛,重则伴面肌痉挛,流泪,口角流涎。此次已发作1次,服止痛片、卡马西平未能止痛,每日发作2~8次,痛阵作持续数分钟,自行缓解,伴头胀头晕,耳鸣,口苦而干,舌红、苔腻,脉弦大此属阴亏于下,虚火上炎,风火痰瘀上扰,阻滞面部脉络以致痉挛作痛。治疗以滋阴泻火解毒,活血祛风,解痉通络止痛。拟方:玄参30g,生地黄30S,黄连10g,升麻10g,延胡索15g,生白芍20g,当归15g,白芷15g,川芎15g,地龙15g,全蝎10g,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剂。再诊右面颊痛大减,发作频率减为每1~2次,又服原方6剂告愈,10个月后随访,面痛未发。

《辨证录·牙齿痛门》曰:“吾实有统治火之法,方用治牙仙丹,玄参一两,生地一两,水煎服。”不知火之有余,无非水之不足也,我滋其阴,则阴阳之火无不相戢矣,况玄参尤能泻浮游之火,生地亦能止无根之焰,二昧又泻中有补,故虚实咸宜,实治法之巧,而得其要者也o”又《药品化义》说:“如纵欲耗精,真阴亏损,致虚火上炎,以玄参滋阴抑火。凡头痛,热毒,耳鸣,咽痛,喉风,瘿瘤,伤寒阳毒,心下懊侬,皆无根浮游之火为患,此有清上撤下之功。”从两家名言体悟:凡属阴虚火旺上扰之患,如三叉神经痛,虚火牙痛,牙周炎,顽固性口腔溃疡等,均重用玄参配以生地黄洽之,常获良效。本方配黄连以增清火解毒之功;取升麻升阳散火解毒,宜散郁火于上;配当归,白芍养血活血,护肝体以抑火,取川芎,延胡索活血化瘀而止痛;配地龙,全蝎祛风通络,解痉止痛,诸药协调,清上撤下,祛风养血,化瘀止痛,疗效颇佳。

中医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


中医药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不仅疗效显著,而且方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既有内服药,又有外用药。内服药有汤剂、中成药;外用药有膏药、擦剂、洗剂、熏剂等。
一、内服中药
辨证论治 中医药治疗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的疗效,临床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医药(方剂、中成药、外用药等)非常多。在治疗时必须根据不同病情,针对病情的寒热虚实和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辨证选方,辨证选药,始终遵循“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辨证施治是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和特色。临床上主要分为以下几个证型。
1.风寒外袭型
2.风热外袭型
3.胃火上攻型
4.肝火上炎型
5.阴虚阳亢型
6.瘀血阻络型(久病人络型)
二、外用中药
三叉神经痛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口服药物治疗时,配合下列外治法,可提高临床疗效。
(一)药物涂擦法
(二)药膏贴敷法
(三)药物外敷法
(四)中药离子导人法
(五)鼻腔用药法
(六)其他外治法
1.药膏点眼法:秦皮、黄芪、木香、黄连、玄参各30g,共研细末,以水1盏,浸泡3天,去渣,加入蜂蜜100g,熬为生膏,点眼角,每日3—5次。
2.药液熏耳法:透骨草30g,川芎、细辛、白芷各15g,白僵蚕5g,加水煮沸。取一厚纸,中间穿孔约手指大小,盖在锅上,使药汽从孔中透出,熏患侧耳孔及疼痛部位,每次10—20分钟,每日2—3次,每剂药可用2—3天。
3.药液足浴法:当归、川芎、穿山甲、元胡、白芍、麻黄、川椒、细辛各10g,水煎取汁足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连续1周。
4.药物枕疗法:菊花、川芎、天麻、细辛、当归、元胡、蔓荆子、红花、防风、白芷、藁本各等份,研为细末,作枕芯用,连续1—2个月。此法既可防,又可治,效果较好。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