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网

牙齿是人体中最硬也是最重要的器官,牙齿是我们切咬、咀嚼、辅助发音、保持面部外形的功能承担者。没有牙齿的健康,身体的健康就无从谈起,我们一定要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爱牙与护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牙科吧讲堂:黏液囊肿简介”,欢迎阅读,希望小编的分享可以为您带来帮助。

黏液囊肿简介:

黏液囊肿(mucocele)是黏液外渗性囊肿和黏液潴留囊肿的统称。它常发生于下唇黏膜,其次为颊、口底、舌和腭部。浅在者其病变表面呈淡蓝色,透明易破裂;深在者表面黏膜与周围口腔黏膜颜色一致。黏液囊肿可自行消退或破溃,其黏液性内容物可以排出或不排出,故可反复发作。浅在型黏液囊肿更易复发。

外渗性黏液囊肿通常是机械性外伤致唾液腺导管破裂,黏液外溢进入结缔组织内,黏液池被炎性肉芽组织和结缔组织包绕或局限,没有衬里上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邻近的唾液腺组织呈非特异性慢性炎症。潴留性黏液囊肿是唾液腺导管阻塞、唾液潴留致导管扩张而形成囊性病损。相对少见,多见于50岁以后的患者,以口底、腭、颊和上颌窦部常见。囊腔内含有浓稠液物质,衬以假复层、双层柱状或立方状上皮细胞。部分潴留性黏液囊肿衬里中可见嗜酸性上皮细胞。

舌下囊肿又称蛤蟆肿(ranula),是一种特指发生于口底的黏液囊肿。多见于青少年男性。浅在的囊肿位于口底的一侧,生长缓慢,无痛。囊肿较大时,表面黏膜变薄,呈浅蓝色。深在的囊肿表现为下颌下或颏下的柔软、无痛性肿物,可伴或不伴口底的肿物。组织学上,它可表现为外渗性黏液囊肿,也可表现为潴留性黏液囊肿,但大多数舌下囊肿为外渗性囊肿,因此无上皮衬里,少数潴留性囊肿可内衬立方状、柱状、假复层柱状或复层扁平上皮。

牙科吧编辑推荐

牙科吧讲堂:体格指标简介


下面是牙科吧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有关体格指标的信息:

概述

为了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需要对儿童体格的几个指标进行定期测量。能反映儿童体格生长发育指标主要有:身长、体重、头围和胸围等。

身长

身长是衡量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足月正常新生儿的平均身长为50厘米(一般男孩子略大于女孩)。第一年末,身长的增加约为出生时的50%,即25厘米,满1岁时,身长可达75厘米;第二年,约增10厘米;第三年,约增7厘米。以后每年约增4-6厘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1岁以后到l2岁的平均身长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身长(厘米)=年龄×5+80

体重

体重在一定程度上可反应儿童的营养状况和骨骼、肌肉、器官等的发育情况。正常新生儿的体重约为3200克(男孩子一般稍大于女孩)。多数新生儿在出生2-3天内,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此后体重迅速增加。前3个月每个月增加1000克,第4-6个月平均每月增加600-700克,后半年每月约增加300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影响儿童身长体重的因素很多,如种族、遗传、喂养方式、生活条件和疾病等。应当指出2-3岁以后的小儿身长、体重个体间差异很大,不能因个子小就视为异常,应全面检查后再做评价。

头围

3岁以前的头围可以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情况。新生儿的平均头围约为34厘米,2岁时约为48厘米,8岁时约51厘米。生后第一年是头围增长最快的一年。由于婴儿的颅骨骨化尚未完成,有些骨的边缘尚未连接起来,有些地方仅由结缔组织膜相连,这些部分就是囟门。婴儿有前囟和后囟,前囟在12-18个月闭合,后囟在2-4个月闭合。早闭多见于小头畸形,晚闭多见于佝偻病、呆小病和脑积水。前囟饱满见于颅内压增高者,是脑炎、脑膜炎的重要体征,囟门凹陷,常见于脱水或极度消瘦的儿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胸围

胸围的大小可以表示胸廓、肋骨、胸肌、背肌、皮下脂肪及肺的发育情况。新生儿的胸围平均为32厘米,比头围小2厘米,1岁时46厘米,2岁时49厘米,以后从2岁到7岁每年约递增1厘米。从第6个月开始,胸围和头围逐渐接近;到12-18个月时,是胸围和头围大小的交叉期。头、胸围交叉时间的迟早与儿童的营养状况有关,营养好,交叉时间较早;反之,则较晚。

牙科吧讲堂:黏液表皮样癌介绍


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是由黏液细胞、中间细胞和表皮样细胞构成的恶性唾液腺上皮性肿瘤,约占唾液腺恶性肿瘤的30%.女性比男性多见。90%发生于腮腺,下颌下腺及舌下腺少见;小唾液腺最常见于腭部,其次为磨牙后腺、舌腺、唇腺和颊腺;极少数发生于颌骨内。临床为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块,可长达10年以上,肿物直径多在2~4cm,形态不规则,活动度较差,质地中等硬,部分区域有囊性感。

肉眼见高分化者与多形性腺瘤相似,但常无包膜,剖面为灰白色或浅粉红色,有散在的小囊腔,囊腔内有淡黄色黏液。高度恶性者与癌相似,肿瘤无包膜,与周围组织之间界限不清楚,向周围组织浸润。剖面灰白色,实性,囊腔很少,常见出血和坏死。

光镜观察,肿瘤实质由黏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和中间细胞构成。医学|教育网|整理。黏液细胞胞质呈泡沫状或网状,胞核较小,位于基部。表皮样细胞为多边形,细胞核居中,细胞之间可见细胞间桥。中间细胞较小,呈立方状,胞质少,胞核圆形,大小一致,类似于上皮的基底细胞。有时可见透明细胞。根据三种主要细胞成分的比例及细胞分化程度,黏液表皮样癌分为三种类型:①高分化(低度恶性)型:黏液细胞和表皮样细胞为主,占肿瘤细胞的50%以上,中间细胞较少。②低分化(高度恶性)型:构成细胞主要是中间细胞和表皮样细胞,黏液细胞较少,低于10%,散在于表皮样细胞之间。肿瘤细胞异形性及核分裂象明显。③中分化(中度恶性)型:介于上述两型之间。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