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网

人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就是身齿了,辅助发音,保持面部外形是牙齿除切咬、咀嚼外的其它重要功能。如果牙齿不健康,要想长寿健康那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所以平日的爱牙、护牙一定要做到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叉神经痛和牙髓炎引起的头痛比较》,敬请阅读,希望小编的分享可以给您提供一些参考。

三叉神经痛最容易和牙痛及牙痛引起的疾病相混淆,下面就牙髓炎引起的疼痛和三叉神经痛做一下比较。

牙髓炎引起头部疼痛的程度表现不一,而且不一定与病理变化相符合。早期炎症疼痛可能出现剧烈牙痛,晚期炎症的牙髓部分或全部坏死疼痛反而缓解。牙髓炎一般对温度刺激敏感。在患牙的病侧引起头顶部疼痛,偶可反射到患侧的肩部或上臂,在这些部位出现放射性痛。下颌牙髓炎可反射到耳、颞部,上颌牙可反射到眶下、颞部。牙痛开始为阵发性,后转为持续性,一般患者不能指出患牙位置,而且夜间加重。由拔牙或口腔手术引起的三叉神经炎可伴有舌和下唇感觉缺失,咬肌和翼肌力弱等。
1.牙髓炎引起头痛的诊断要点
(1)自发痛、阵发痛、夜间痛及不能定位四大特点。
(2)通过检查发现牙体龋病或非龋性疾病。
(3)牙片及全牙X线片见有龋病。
(4)牙髓活力试验时,尤其温度试验时,牙髓炎的患牙往往存在敏感性增高现象。
(5)为确定患牙牙位,可选择麻醉方法排除一些牙齿疾病,协助诊断。

2. 三叉神经疼痛发作趋势和规律 三叉神经痛发作常常是由轻到重,疼痛为阵发性,骤起骤停,持续时间为数秒至1—2分钟。频度由少到多,夜间安静状态发作次数可减少。初期可有数周到数月甚至数年的自发缓解期,以后缓解期逐渐缩短。发作间歇期可无任何不适,连续发作数次后,在间歇期相应区域也可有数分钟的钝痛。自行痊愈的极少。

牙科吧延伸阅读

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但是有多少人知道三叉神经痛的分为哪几类?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症状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两大类,其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常见。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具有临床症状,但应用各种检查未发现与发病有关的器质性病变。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除有临床症状,同时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器质性疾病如肿瘤、炎症、血管畸形等。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多见于40岁以下中、青年人,通常没有扳机点,诱发因素不明显,疼痛常呈持续性,部分患者可发现与原发性疾病的其它表现。脑部CT、MRI、鼻咽部活组织检查等有助诊断。

丛集性头痛和三叉神经痛的鉴别诊断


丛集性头痛是一种表现为眶部和头部疼痛的神经—血管功能障碍,以反复的密集性发作为特征。由于头痛部位多较固定,疼痛性质有的病例很像三叉神经痛。
(一)病因和发病机理 尚未完全明确。由于过去把本病看作偏头痛的一个类型,所以病因和机理常与其相提并论。最近有人通过颞部皮肤超微结构检查发现,本病患者存在肥大细胞数目增多和明显的脱颗粒现象。认为是与潜在的病毒感染或免疫异常有关的一种颅神经病变,推测丛集性发作的剧烈头痛是由于肥大细胞颗粒内释放作用于血管,并引起疼痛的物质(激肽原)沿三叉神经感觉轴索逆向活动所致。用皮质类固醇和碳酸锂治疗反应良好,亦符合这点。这个学说得到了一些学者的支持。本症与内分泌系统无明显关系,更年期后发作不见减少。发作时血浆组织胺升高(本症也称组织胺性头痛),可能颅部血管对组织胺起超敏反应。
(二)临床表现 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大多在20—50岁之间。发作时头痛大多自一侧眶部开始。即使先有颞部或枕部疼痛,也逐渐向眶部集中。疼痛为钻痛性或搏动性,非常剧烈,甚至触及头部皮肤或周围动脉均能使之加剧。患者往往焦躁、不耐。附加症状可有泪溢、鼻塞、流涕、球结膜充血、面部潮红、眼睑浮肿,以及恶心、厌食、畏光等。发作平均在1-2小时内消退,但一日可有1—4次发作,以凌晨和午睡后较多。每日发作时间往往相当固定。丛集期(连续发作期)1—3个月,基本上每日有发作。过后为间歇期,一般2周—2年。以春秋两季好发,复发与缓解交替发生,呈周期性。在丛集期可因摄人酒精、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剂、酪胺、组织胺及情绪激动等诱发,但在发作间歇期或应用抗组织胺药物后,则不能诱发疼痛。
(三)治疗 用麦角胺治疗可有一定效果。

舌咽神经痛和三叉神经痛的诊断


根据舌咽神经痛的发作特性,局部涂可卡因可暂时缓解的特点,不难作出诊断。但确诊后,应进一步分辨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进行详细的头颈部神经系统和神经放射检查。即使当时无阳性发现,尤其是疼痛为持续性者,也应提高警惕。此外,尚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三叉神经痛
舌咽神经痛极易和三叉神经第3支的舌神经痛相混淆。但后者疼痛部位在舌前部而非舌根,通常累及下颌神经的其他分布区,不向外耳道放射。触发点一般位于口腔前部或下唇、颏部,而不在舌根、扁桃体,故诱发疼痛的动作常为洗脸、刮胡、咀嚼。吞咽多不引起发作。必要时,可行下颌神经封闭以助鉴别。
2.膝状节神经痛
膝状节神经痛又称中间神经痛,发病年龄较年轻,为一例外耳道的阵发性深在痛,持续时间较长。常伴有舌前2/3味觉损害和泪腺、舌下腺、颌下腺分泌增强及患例外耳道或耳郭带状疱疹、周围性面瘫等症状。
3.喉上神经痛
发作性疼痛亦位于一侧咽喉部,向同侧耳、眼部扩散,伴声音嘶哑。喉镜检查可见同侧环甲肌麻痹。常于颈部外侧甲状软骨稍上方有压痛点。于该区行局麻,可缓解疼痛,可资鉴别。

中间神经痛和三叉神经痛的鉴别


中间神经是组成面神经的一个较小的根,主要含有感觉和副交感纤维,其中感觉纤维主要传导耳部皮肤的躯体感觉和表情肌的本体感觉。中间神经痛患者临床表现特点:

①疼痛性质:为发作性烧灼痛,持续时间长,短者数分钟,长者达数小时。

②疼痛部位:主要位于一侧外耳道、耳郭及乳突等部位,严重者可向同侧面部、舌外侧、咽部以及枕部放射。

③伴随症状:局部常伴有带状疱疹,还可有周围性面瘫,味觉和听觉改变,泪腺和唾液腺分泌障碍等。

根据这些特点多不难与三叉神经痛鉴别。

三叉神经痛病因


三叉神经痛病因

三叉神经痛是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又称痛性抽搐。三叉神经痛从病因学的角度可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症状性三叉神经痛两类。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成年及老年人,发病率1.8‰,70-80%病例发生于40岁以上,高峰年龄为50岁组,女性略多于男性,大多为单侧,右侧多于左侧,5%以下为双侧。疼痛多由一侧上颌支或下颌支开始,逐渐扩散到两支,甚至三支均受累。

第一、身体缺乏营养

患者是由于触发点在嘴角处,平时一般就不敢说话、不敢吃饭、不敢喝水,这就造成了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成分,进一步的就会引发疼痛。再加上平时的烦躁的心情,很可能还会加重三叉神经痛。神经是燃烧及消耗糖的组织,若缺乏维生素B1会引起乳酸堆积侵入脑部,毒化中枢神经系统,使脑组织消耗氧的能力减弱,以至引起暂时性的痉挛。

第二、情绪的过度紧张

这种疾病的患者一般情绪不太稳定,不敢做这个,不敢做那个,平时越怕头痛头就越痛,进而就导致了精神刺激,这也是诱发三叉神经疼痛的重要因素。有少数患者因为情绪和心情上放不开,整天心事重重眉头紧锁,为可能要到来的头痛提心吊胆,结果是造成自己心情烦躁,而导致疼痛发作。在同样疼痛刺激作用下,情绪镇静者比情绪紧张者对疼的感觉要小,疼痛反应轻。

第三、必要的防护不到位

三叉神经痛患者一定要谨慎的善待疼痛触发点,尤其是在面部,患者的脸部一般都有一个或多个特别敏感的“触发点”,稍不注意就会触动引发疼痛,并放射到全身。人们“触发点”的位置、大小各不相同,甚至小到一个点或一根胡须,大多分在嘴唇、鼻翼、脸颊、口角、舌头和眼睛等处。同时,天气和气候变化也是三叉神经痛的易发因素,一旦被风吹着,或是乍热乍寒,都可使患者的疼痛加剧。

第四、三叉神经损伤

三叉神经半月节以上损伤时:

可出现患侧头面部皮肤及舌、口、鼻腔粘膜的一般感觉丧失;角膜反射消失;患侧咀嚼肌瘫痪,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

叉神经半月节以下受损时:

可出现各单支损伤表现,眼神经受损时,出现患侧睑裂以上皮肤感觉障碍,角膜反射消失;上颌神经损伤时可至患侧下睑及上唇皮肤、上颌牙齿、牙龈及硬腭粘膜的感觉障碍;下颌神经受损时可致患侧下颌牙齿、牙龈及舌前2/3和下颌皮肤的一般感觉障碍,并有患侧咀嚼肌的运动障碍。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和治疗


最近,一位患者,因面部阵发性的剧痛就近医院就医,被误诊为牙痛,在牙科先后拔掉两颗牙齿后,脸上的剧痛依旧。后经朋友介绍到一家三叉神经医院就诊后,被确诊为三叉神经痛,经用新一代射频靶点热凝术后,折磨了他的三叉神经痛即刻得到解除。

据悉,三叉神经痛被误诊为牙痛是常有的事。对此,医院疼痛科主任指出,三叉神经痛是一常见多发病,以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一种反复发作性、短暂电击样剧痛为特点,其典型症状为因吃饭、洗脸、刷牙、说话、甚至走路震动或风吹等刺激面部或口腔内某一点时,就会立即发生面部阵发性、刀割样闪电般剧痛,每次发作时间短者数秒种,长者数分钟,每日频繁发作。该病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令人痛不欲生。这种疼痛的特点与牙痛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患者只要稍为注意就能察觉到。

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医师指出,目前主要有五种方法:

药物治疗常用有效的药物有得理多、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等。早期、轻微的三叉神经痛可通过药物得到有效缓解。但长期的、疼痛剧烈的患者靠药物难以获得有效的控制,并且药物的副作用大。

封闭治疗无水酒精或其它化学药物,如甘油、泼尼松龙等阻断神经对痛的传导功能,从而获得止痛效果。复发率相当高,目前已很少使用。

开放手术手术有一定的危险性,并发症多,医疗费用高,一旦复发,无法再次手术。

伽玛刀治疗近期出现的一种疗法,治疗费用昂贵,成功率在60%左右,且有远期放射性脑损伤的只是可能。

新一代射频靶点热凝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疼痛诊疗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及仁济医疗上海沐阳医院共同研发的新一代射频靶点热凝术,能克服其复发率高的缺点,给三叉神经痛患都带来了福音。新一代射频靶点热凝术在影像监测下进行,射频针尖直达病灶,通过选择性阻断三叉神经的痛觉纤维,保留了触觉纤维,使病人的疼痛症状迅速消失。

这种新技术具备很多显著的优势,如针对性强、精准定位、选择性高、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是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理想选择。

三叉神经痛的鉴别


三叉神经痛的鉴别

1、牙痛:三叉神经痛常误诊为牙痛,往往将健康牙齿拔除,甚至拔除全部牙齿仍无效,故应注意。牙病引起的疼痛为持续性疼痛,多局限于齿龈部,局部有牙痛及致病病变,X线及牙科检查可以确诊。

2、副鼻窦炎:如额窦炎、上颌窦炎等,为局限性持续性痛,可有发热、鼻塞、浓涕及局部压痛等。

3、青光眼:单侧青光眼急性发作误诊为三叉神经第1支痛,青光眼为持续性痛,不放射,可有呕吐,伴有球结合膜充血、前房变浅及眼压增高等。

4、颞颌关节炎:疼痛局限于颞颌关节腔,呈持续性,关节部位有压痛,关节运动障碍,疼痛与下颌动作关系密切,可行X线及专科检查协助诊断。

5、偏头痛:疼痛部位超出三叉神经范围,发作前多有视觉先兆,如视力模糊、暗点等,可伴呕吐。疼痛为持续性,时间长,往往半日至1-2日。

6、三叉神经炎:病史短,疼痛呈持续性,三叉神经分布区感觉过敏或减退,可伴有运动障碍,在受累的三叉神经分支有明显压痛。神经炎多在感冒或副鼻窦炎后等发病。

7、小脑脑桥角肿瘤:疼痛发作可与三叉神经痛相同或不典型,但多见于30岁以下青年人,多有三叉神经分布区感觉减退,并可逐渐产生小脑脑桥角其他症状和体征。以胆脂瘤多见,脑膜瘤、听神经鞘瘤次之,后两者有其他脑神经受累,共济失调及颅内压增高表现较明显。X线片、CT颅内扫描及MRI等可协助确诊。

8、肿瘤侵犯颅底:最常见为鼻咽癌,常伴有鼻衄、鼻塞,可侵犯多数脑神经,颈淋巴结肿大,作鼻咽部检查检查、活检、颅底X线检查,CT及MRI检查可确诊。

9、舌咽神经痛:易于三叉神经第3支痛相混,舌咽神经痛的部位不同,为软腭、扁桃体、咽舌壁、舌根及外耳道等处。疼痛由吞咽动作诱发。用1%潘妥卡因或可卡因等喷咽区后疼痛可消失。

10、三叉神经半月节区肿瘤:可见神经节细胞瘤,脊索瘤,麦氏窝脑膜瘤等,可有持续性疼痛,病人三叉神经感觉、运动障碍明显。颅底X线可能有骨质破坏等改变。

11、面部神经痛:多见于青年人,疼痛超出三叉神经范围,可延及耳后、头顶、枕颈,甚至肩部等。疼痛持续性,可达数小时,与动作无关,不怕触摸,可为双侧性疼痛,夜间可较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危害巨大的疾病,除了会在发生时导致患者面部剧烈疼痛外,还会引起面部痉挛等严重的并发症。

过去认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并无特殊病理改变。近年来对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大致归纳为以下两种原因:

(1)中枢性病因

三叉神经痛的阵发性提示一种感觉性癫痫样的放电,放电部位可能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内或中枢其它部位。三叉神经痛的突然发作、持续时间短暂、有扳机点、抗癫痫治疗有效、加之在疼痛发作时中脑处记录到局灶性癫痫样放电均支持中枢性病因学说。但此学说难以解释临床所见的许多现象。

(2)周围性病因

即病因在半月节到桥脑之间的后根部分,文献报告多倾向于周围病变,有以下学说:

①机械性压迫或牵拉三叉神经根,主要是临近的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

②动脉硬化引起三叉神经的供血不足。

③多发性硬化或自发性脱髓鞘疾病。

④家族性三叉神经痛。多数临床资料表明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因。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