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网

牙齿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重要器官之一,牙齿的功能有很多,除了我们熟知的咀嚼切咬外,还有其它功能。有了牙齿的健康,身体的健康才有了保证,我们应该从小就要特别关注牙齿的保护和清洁。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牙科吧讲堂:小儿病毒性口腔疱疹”,敬请阅读,希望小编的分享可以给您提供一些参考。

小儿病毒性口腔疱疹:

为口腔感染性疾病,常见于1-3岁小儿,发病无明显季节差异。由于婴幼儿免疫力低下、皮肤粘膜的屏障功能也差,常因感染、外伤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引起口腔粘膜糜烂、损伤而致病。

小儿病毒性口腔疱疹临床表现 :

起病时发热可达38℃-40℃,1-2天后,口腔内齿龈、唇内、舌、颊粘膜等各部位口腔粘膜出现单个或成簇的2mm左右小疱疹,周围有红晕,有的迅速破溃后形成溃疡,并有分泌物覆盖,软腭、舌和咽部也可发现有大小溃疡。局部疼痛剧烈,患儿可表现拒食、流涎、烦躁,有压痛。发热约3-5天,病程约1-2周。局部颌下或所属淋巴结肿大,持续2-3周。

本病主要与疱疹性咽峡炎鉴别,后者病原多为柯萨奇病毒,发生于夏秋季。常骤起发热及咽痛,疱疹主要发生在咽部、软腭和舌,但不累及齿龈和颊粘膜,这与疱疹性口腔炎明显不同。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牙科吧扩展阅读

牙科吧讲堂:口腔疱疹病毒的小常识介绍


口腔疱疹病毒(在儿童中的典型感染)可导致急性疱疹性龈口炎。常由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但通过口腔-生殖器接触,也可由Ⅱ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初起时为小水泡,很快破碎形成溃疡。当初起为局限性时,可与阿弗他口炎相似,但原发性疱疹常侵及附着龈和其他组织,而阿弗他口炎永远不会侵及附着龈。发热和疼痛常随疱疹出现。进食和饮水困难可导致脱水。一般感染持续10~14天。然后病毒移至半月神经节并且可由应激反应,免疫系统中的变化或创伤再活化。

治疗为对症治疗。包括全身止痛(如对乙酰氨基酚)和直接用棉拭涂布局部麻醉剂(如0.5%达可洛宁液或2%~20%苯佐卡因软膏)。当病损范围较大时,可用5%利多卡因粘性溶液作为漱口水,在进食前含漱5分钟(注意:切勿吞咽利多卡因医学教育`网整理,因此药可麻醉口咽,喉咽部,甚至可能会厌部。必须监视儿童吸气的征象)。

口腔疱疹病毒发作时在唇红缘上出现冷溃疡,或更少见的是在硬腭的粘膜上出现溃疡。患者常有前躯症状,唇部典型的麻刺感和灼热感。当前驱期,口服阿昔洛韦200mg,每天5次,能减缓持续时期和发作的严重性。局部涂布阿昔洛韦对治疗无助。用1%喷西洛韦(penciclovir)软膏每2小时1次,可减少病损的持续期。应在前驱期间或马上就要出现病损时开始应用此剂。

继发性带状疱疹可出现在口腔内。这不是常见的,但当疱疹样病损在口腔内明显地单侧分布时,应怀疑为带状疱疹。无原发的口腔内前驱病损出现。

牙科吧讲堂: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症状及表现


口腔疱疹主要是由单纯疱疹Ⅰ型病毒感染所致,近年发现也有Ⅱ型病毒感染。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染。大多数人初次感染,没有任何症状,病毒潜藏于宿主的神经细胞,泪腺或涎腺组织内,这时称为隐性感染。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如发烧、消化不良等情况下即易诱发本病。患本病注意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为宜。

小儿口腔疱疹为单纯疮疹病毒I型感染所致。多见于1~3岁小儿。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和托儿所中感染容易传播。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口腔疱疹临床表现

起病时发热达38℃~40℃,1~2天后,齿龈、唇内、舌、颊粘膜等各部位口腔粘膜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直径2~3mm,周围有红晕,迅速破溃后形成溃疡,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覆盖,多个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溃疡,有时累及上腭和咽部。小儿疱疹性口腔炎在口角和唇周皮肤亦常发生疮疹,疼痛颇剧、拒食、流涎、烦躁,颌下淋巴结经常肿大。体温在3~5天后恢复正常,病程约1~2周。局部淋巴结肿大可持续2~3周。

本病应与疱疹性咽峡炎鉴别,后者由柯萨奇病毒引起,多发生于夏秋季,疮疹主要发生在咽部和软腭,有时见于舌但不累及齿龈和颊粘膜,颌下淋巴结肿大。

牙科吧讲堂: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表现有哪些


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为单纯疮疹病毒I型感染所致。多见于1~3岁小儿。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和托儿所中感染容易传播。

临床表现:

起病时发热达38℃~40℃,1~2天后,齿龈、唇内、舌、颊粘膜等各部位口腔粘膜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直径2~3mm,周围有红晕,迅速破溃后形成溃疡,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覆盖,多个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溃疡,有时累及上腭和咽部。小儿疱疹性口腔炎在口角和唇周皮肤亦常发生疮疹,疼痛颇剧、拒食、流涎、烦躁,颌下淋巴结经常肿大。体温在3~5天后恢复正常,病程约1~2周。局部淋巴结肿大可持续2~3周。

本病应与疱疹性咽峡炎鉴别,后者由柯萨奇病毒引起,多发生于夏秋季医学教育`网整理,疮疹主要发生在咽部和软腭,有时见于舌但不累及齿龈和颊粘膜,颌下淋巴结肿大。

治疗:

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禁用刺激性药物和食物。局部可涂疱疹净抑制病毒,亦可喷撒西瓜霜,锡类散等。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为预防继发感染可涂2.5%~5%金霉素鱼肝油,l~2小时一次。疼痛严重者可在食前用2%利多卡因涂布局部;食物以微温或凉的流质为宜。发热者可用退热剂,有继发感染时用抗生素。

牙科吧讲堂:怎么预防口腔单纯疱疹


口腔单纯疱疹主要是I型疱疹病毒引起的,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所以口腔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病人及带毒者都是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唾液及疱疹液接触而导致,胎儿还呵以经过产道感染。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预防:①避免用手接触患处,接触患处后必须洗手,以免传染他人,或避免揉擦自己身体其他部分如眼睛、性器官以免引致角膜炎或其他皮肤病。②因为患者的疱疹、唾液、粪便中都存在病毒,所以应减少接触已患单纯疱疹者,避免与其用同一餐具,饭前便后要洗手。③注意锻练身体,避免疲劳,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发病。

口腔疱疹患者忌食有刺激性食品比如酒、生姜、辣椒、羊肉、牛肉及煎炸食物等辛辣温热之品,否则容易易助火生热。慎食酸涩收敛之品,如豌豆、芡实、石榴、芋头、菠菜等,否则容易使气血不通,邪毒不去,疼痛加剧。慎食肥甘油腻之品,如肥肉、饴糖、牛奶等食物,这些食物多具滋腻、肥甘壅塞之性,容易使本病的湿热毒邪内蕴不达,病情缠绵不愈。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如牛奶、米粥、果汁、绿豆芽、冬瓜、黄瓜、西瓜、丝瓜、小白菜、鲜藕、马兰头、荠莱、芹菜等。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牙科吧讲堂:如何预防口腔单纯疱疹


口腔单纯疱疹主要是I型疱疹病毒引起的,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所以口腔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病人及带毒者都是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唾液及疱疹液接触而导致,胎儿还呵以经过产道感染。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预防:①避免用手接触患处,接触患处后必须洗手,以免传染他人,或避免揉擦自己身体其他部分如眼睛、性器官以免引致角膜炎或其他皮肤病。②因为患者的疱疹、唾液、粪便中都存在病毒,所以应减少接触已患单纯疱疹者,避免与其用同一餐具,饭前便后要洗手。③注意锻练身体,避免疲劳,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发病。

口腔疱疹患者忌食有刺激性食品比如酒、生姜、辣椒、羊肉、牛肉及煎炸食物等辛辣温热之品,否则容易易助火生热。医学|教育网|整理|慎食酸涩收敛之品,如豌豆、芡实、石榴、芋头、菠菜等,否则容易使气血不通,邪毒不去,疼痛加剧。慎食肥甘油腻之品,如肥肉、饴糖、牛奶等食物,这些食物多具滋腻、肥甘壅塞之性,容易使本病的湿热毒邪内蕴不达,病情缠绵不愈。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如牛奶、米粥、果汁、绿豆芽、冬瓜、黄瓜、西瓜、丝瓜、小白菜、鲜藕、马兰头、荠莱、芹菜等。

牙科吧讲堂:小儿病毒感染性口炎的病因是什么


关于“小儿病毒感染性口炎的病因是什么”,牙科吧编辑整理相关资料如下,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发病原因

疱疹性口炎又称疱疹性齿龈口炎,由疱疹病毒Ⅰ型引发的急性口腔黏膜感染,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染。发热性疾病、感冒、消化障碍、过度疲劳等均可为诱因。

(二)发病机制

单纯疱疹病毒属于DNA病毒。人类单纯疱疹病毒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单纯疱疹病毒Ⅱ型。Ⅰ型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肤、黏膜和器官的感染;Ⅱ型主要引起生殖器部位的皮肤黏膜以及新生婴儿的感染。Ⅰ、Ⅱ型病毒可用荧光免疫检查及细胞培养鉴别,二者间存在交叉免疫。近年来,研究发现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Ⅱ型分别与唇癌和宫颈癌有关。

人是单纯疱疹病毒的天然宿主。正常人中约有半数以上为病毒的携带者。病毒经呼吸道,口腔黏膜或破损皮肤进入人体。原发感染大多通过与患者直接接触获得,如通过接吻,使用疱疹性龈口炎患者用过的餐具等。正常人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大多局限于皮肤黏膜表层。特别易感者,如新生儿、严重营养不良或有其他感染的儿童、免疫缺陷和应用免疫抑制剂者,可发生血行播散。原发性感染多为隐性,仅有10%的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原发感染发生后,病毒可持续潜伏在体内。由于单纯疱疹病毒在人体中不产生永久免疫力,故每当机体抗病力减弱时,如发热、胃肠功能紊乱、月经、妊娠、病灶感染、过度疲劳和情绪环境改变时,体内潜伏的病毒即活跃而引起发病。

原发性感染早期出现补体依赖性中和抗体,即须有补体参与才能中和病毒,后期代之以非补体依赖性中和抗体。抗体对消除病毒血症和缩短病程起一定作用,但不能预防感染复发。某些易感者虽有抗体仍可发生严重疾病,这可能由于病毒潜伏在白细胞内,或者病毒虽与抗体结合但仍具感染性,以及免疫淋巴细胞、干扰素或分泌性抗体相对缺乏。血清抗体阳性者对单纯疱疹病毒抗原产生迟发型变态反应,其致敏T淋巴细胞能释放各种淋巴因子,且对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具有细胞毒性,可直接杀伤。因此,细胞免疫缺陷和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局部或全身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均可相当严重或迁延不愈。巨噬细胞对限制单纯疱疹病毒复制和阻止其扩散亦有一定作用。感染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可消除大部分的病毒。少数病毒侵入周围神经,并沿神经轴索移行至三叉神经节或感觉神经节,在神经细胞内潜伏。潜伏机制仍不清楚,有人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由于神经细胞不增殖,缺乏病毒复制所需的特异性转录酶,因而病毒与宿主细胞均维持原状。

2.特异性IgG抗体与病毒表面抗原结合,使病毒基因组处于抑制状态,因而长期潜伏。当有发热、着凉、风吹日晒、外伤、月经、妊娠和焦虑等诱因时,神经细胞表面电荷的改变可使抗体与病毒结合减弱或脱落,病毒基因组脱抑制,重新激活,并沿神经轴索移行至神经末梢附近上皮,如果细胞免疫亦受抑制,病毒就繁殖引起疱疹。

“小儿病毒感染性口炎的病因是什么”的内容,由牙科吧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对想要了解相关问题的人提供参考,更多口腔知识,敬请关注牙科吧口腔医学知识栏目。

【推荐】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2020口腔助理医师考情分析/2021复习方向及建议

2021年口腔助理医师网络课程哪家好?这四大班次供你选择!

口腔助理医师综合笔试【口腔修复学】复习资料集锦

2020年国家口腔助理医师笔试成绩查询的4种方法

2020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笔试考后考生关心的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