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网

牙齿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重要器官之一,牙齿的功能,除了咀嚼还有切咬、面部塑形、辅助发音功能。很多长寿之人,他们的牙齿健康度都比较好,所以我们平时要特别关注保护牙齿。以下是小编吐血整理的“龋病发展的六大阶段”,供大家参考,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些许帮助。

龋齿就是常说的蛀牙,发病开始在牙冠,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将形成龋洞,甚至导致牙齿缺失。 武警云南昆明边防总队口腔医院 的专家介绍说,龋齿的发病过程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可将其发展阶段分为六大阶段。

第一阶段:浅龋,又称牙釉质龋,牙表面仅出现白色或黄褐色的斑点,有些粗糙感或缺损,牙齿基本没有感觉或有轻微的酸痛。此时如能及时发现并就诊治疗,疗效将非常理想,并能及时阻止龋病的继续发展损害。

第二阶段:中龋牙齿损害已进行到牙本质,遇甜、冷时有一过性痛,这个阶段可以去除腐坏的牙体后充填,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第三阶段:深龋,患牙对冷、热、酸、甜等刺激有明显的疼痛感觉,此时及时就诊尽量保存牙髓的活力,尽量恢复牙齿的功能和外形。

第四阶段:牙髓炎,深龋进一步发展,牙齿损害已穿透坚硬的牙体组织而到达神经组织一牙髓,一般牙齿会自发性剧烈疼痛,有时放射到整个脸颊部并引起头痛。

第五阶段:根尖炎,牙髓坏死,则感染累及根尖处软硬组织,导致牙槽骨吸收,急性炎症时,患牙剧痛,有浮出感,不敢咬合,牙龈红肿,甚至面部肿胀

第六阶段:牙齿坏掉,细菌已通过髓腔进入根尖周组织,导致牙槽骨吸收,患牙松动,最终脱落缺失。甚至可以导致根尖囊肿、间隙感染、骨髓炎、颌骨坏死等严重后果。

龋齿是细菌性疾病,它会慢慢蛀蚀牙体,形成龋洞,它还可能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龋齿的危害是很大的,对此专家建议,要定期检查牙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保持口腔健康。

扩展阅读

龋病是怎样变化发展的?


牙齿硬组织发生病变时,首先是变浊变软,其次为色素沉着,最终发生崩解,形成龋洞。

变浊变软即牙组织失去原有的光泽和透明度。当牙釉质发生龋病时,组织内发生脱矿现象,将牙釉质内的磷灰石结晶破坏,晶体的排列也紊乱了,造成折光性能的改变,牙釉质呈白垩色,此时的初期,脱矿现象发生在牙釉质表层下,牙齿表面仍然完整,继而在咀嚼压力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才出现牙体的破坏和崩解。由于牙釉质硬度大,富含矿物质,此时病程进展缓慢。当龋病发展到牙本质,沿牙釉质牙本质界横向扩大,同时向深处发展,牙本质脱矿而透明度减低,牙本质变软,由于牙本质内的有机物含量较多,此时病程进展较快。由于外界的色素物质通过裂缝和小孔进入牙釉质内的损害区,早期牙釉质龋为褐色。

当病变进入牙本质,牙体内矿物质溶解,牙本质内蛋白质发生破坏和分解,产生色素沉着,加上外界的和细菌产生的色素物质浸入牙本质,使其变为褐色、黑褐色,甚者黑色。当龋病病变加重时,病变部位就会发生崩解,形成龋洞。初期为隐匿性龋,咬牙合面点隙沟裂病变呈外窄内宽的损害,到达牙本质继续向深处及四周发展,牙齿表面仍然完整。后因表面牙釉质失去支持,稍受力就会断裂,变为开放性损害。

现代口腔修复学的六大发展趋势


专家简介:赵铱民,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牙科学院客座教授、国际颌面修复学会主席、世界军事齿科大会执委会执行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牙医学院院士,全国统编教材《口腔修复学》主编。

现代口腔修复学,是研究用符合生理的方法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一门科学,其工作内容包括了固定义齿、活动义齿、固定-活动义齿、覆盖义齿、全口义齿修复、种植义齿等各种“镶牙”方法,也包括颌骨与颜面缺损的假体修复。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诞生,极大促进口腔修复学的发展。21世纪口腔修复趋势可归结为六点:牙体缺损修复的嵌体化趋势;部分缺牙修复的固定化趋势;全口无牙修复的种植化趋势;残根、烂牙的保存化趋势;修复材料的仿生化趋势;修复体制作的高科技化趋势。

(一)牙体缺损修复的嵌体化趋势

牙体缺损是指龋病、外伤导致牙冠的部分缺损,100余年来一直是以银汞与树脂“补牙”为主来修复。银汞存在弱毒性和污染已逐渐被牙科树脂材料所取代。牙科树脂材料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聚合时会产生体积收缩,造成材料与牙体之间的微间隙,增加发生继发龋的可能性。

采用全瓷、贵金属或树脂“量身定做”嵌体,是一种更为理想的牙体缺损修复方法。嵌体在口腔外制作,对人体没有任何污染、制作精度和抛光度较高,不易附着细菌、食物残渣,减少了继发龋坏的可能,还具有足够的耐磨性和美观性。破坏大的牙体,可采用高嵌体修复而无需再做冠修复,避免了冠边缘对牙龈的刺激,更能保护牙周组织的健康。临床资料表明80%到90%的嵌体都可以使用十年以上,在发达国家例如日本,嵌体修复已基本替代了补牙。嵌体化将是牙体缺损修复的发展趋势。

(二)部分缺牙修复的固定化趋势

部分缺牙是指口腔内从缺一颗牙到仅剩一颗牙的各种状况。固定义齿因其咀嚼效率高、自然美观、使用舒适方便等优点容易为患者接受。随着口腔医疗技术的发展、治疗水平提高,特别是牙种植技术的应用,使过去只能用活动义齿修复的患者可以采用种植义齿实现固定修复。种植牙被誉为人类的第三副牙齿,是目前最近似自然牙的一种修复缺牙的方法。只要患者口腔情况允许,可以进行单个、多个甚至是全口牙种植,来为义齿提供足够的固位与支持。在发达国家,种植义齿已占到固定修复的1/3左右。

此外,精密附着体技术也可使得活动义齿改为半固定义齿修复,这些因素都使固定义齿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因而,固定修复将成为部分缺牙修复的主要趋势。

(三)全口无牙修复的种植化趋势

全口无牙是指口内所有牙齿都脱落或被拔除,需要采用全口义齿进行修复。传统全口义齿常存在着固位及稳定性不良、支持力不足、咀嚼效能低下以及基托大、不舒适等问题。采用种植体辅助式全口覆盖义齿或者种植体支持式全口固定义齿,都可以使义齿获得良好的固位、稳定和更加有力的支持,并显著地提高义齿的咀嚼效能和舒适感,以种植式全口义齿取代传统的全口义齿已成为全口无牙修复的主要趋势。如果把健康的自然牙的最大咀嚼能力看做是100%的话,传统全口义齿只能恢复10%的咀嚼效能,而种植体支持式全口固定义齿能达到90%的咀嚼功能。牙种植体还能使牙槽骨周围的骨变得更坚固,减少吸收,起到维持牙槽骨的功能。

口腔修复的六大适应症


口腔修复的六大适应症

口腔修复的六大适应症:

可以通过口腔修复治疗的疾病可以分为六大类: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牙周病、颞下颌关节病和颌面缺损,前三类是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常见疾病。

牙体缺损—牙齿部分缺损

牙体缺损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牙体硬组织不同程度的外形和质地的破坏和异常,表现为牙体失去了正常的生理解剖外形,造成正常牙体形态、咬合及邻接关系的破坏。牙体缺损是口腔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约为24%~53%.

牙体缺损最常见的原因是龋病,其次是外伤、磨损、楔状缺损、酸蚀和发育畸形(包括釉质发育不全、牙本质发育不全、氟斑牙及四环素牙)等。

牙列缺损—部分牙齿缺失

牙列缺损是指牙列中部分牙齿的缺失。牙列中从缺一个牙到只剩一个牙均称牙列缺损。在全国第二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中显示:35-44岁年龄组平均失牙0.88颗;65-74岁年龄组平均失牙9.86颗。

牙列缺损最常见的原因是龋病、牙周病,其次是外伤、其它炎症、肿瘤手术等。

牙列缺失—全部牙齿缺失

牙列缺失是指口腔中全部牙齿的缺失。在全国第二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中显示:65-74岁年龄组有10.51%的人全口无牙。

导致牙列缺失最常见的两个病因为龋病和牙周病,此外还有外伤、不良修复体和发育异常等均会导致牙齿缺失。

颌面缺损

颌面缺损是指颌骨和面部的缺损。

颌面缺损的病因包括先天发育异常(如唇裂、腭裂)、外伤、肿瘤手术、放疗和炎症等。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咀嚼系统常见病,包括多种疾病状态,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及相关咀嚼肌疼痛、开口障碍及关节声响;相当多的病例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

其病因众说纷纭,主要有:颞下颌关节解剖形态缺陷、咬合不良、肌肉功能紊乱、精神心理因素、关节囊薄弱。颞下颌关节病的致病因素分为解剖、神经肌肉和心理三种类型,在个体,涉及的致病因素越多患TMD的风险越高,涉及致病因素的强度越大风险越高。

牙周病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牙周组织)的疾病,它有两种含义。广义的牙周病泛指发生于牙周组织的各种病理情况,主要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两大类;而狭义的牙周病则仅指造成牙支持组织破坏的牙周炎,而不包括仅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

牙周病的病因包括局部因素(牙菌斑、牙石、食物嵌塞、创伤性咬合、局部解剖因素、不良习惯和不良修复体)和全身因素(内分泌失调、免疫缺陷、精神压力、遗传、营养不良)。近年来,吸烟作为环境因素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被认为是牙周病尤其是重度牙周炎的高危因素。

拔智齿前六大注意事项


拔智齿前六大注意事项

智齿如果萌出正常,生长状况良好,那么则可以不用拔除,仅需日常的清洁护理即可,而如果长智齿时出现智齿萌出不全,智齿阻生等情况的发生,那么则应进行及早的拔智齿处理,以免不良智齿给口腔及身体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那么拔智齿前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拔智齿前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关于拔智齿前注意事项,由于某些智齿结构的复杂性及位置的隐蔽性,因此拔智齿较普通的拔牙难度大,在拔智齿前应特别注意,一般来说,拔智齿前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六大方面。

拔智齿前注意事项(一)、牙科临床上,拔智齿有着很多禁忌,当患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病等各类心性炎症发作期,应禁忌拔智齿,而女性朋友由于生理方面的特殊性,较男性有着更多的禁忌,女性朋友应避开月经期、妊娠期及口服避孕药期拔智齿;

拔智齿前注意事项(二)、拔智齿牙科机构的选择极为关键,正规、专业的牙科机构拥有前沿的设备和技术,医师经验丰富,而且消毒规范,可保证拔智齿工作的顺利进行;

拔智齿前注意事项(三)、拔智齿前,牙科医师会对患者口腔进行全面的检查,如口腔内有炎症或者龋病则应进行规范的治疗;

拔智齿前注意事项(四)、拔智齿前切不可过于紧张,良好的心态,对拔智齿的顺利进行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拔智齿前注意事项(五)、拔智齿前的正常饮食极为重要,切忌空腹拔智齿,否则极易造成拔智齿过程中昏厥情况的发生;

拔智齿前注意事项(六)、拔智齿前应注意口腔的清洁,否则极易造成口腔的交叉感染,如果牙结石较多的患者,在拔智齿前应进行专业的洁牙处理。

复合树脂材料补牙六大优点


复合树脂材料补牙六大优点

美观。颜色和质地比较接近牙齿组织,因此树脂充填体成为前牙缺损充填的首选材料。

复合树脂材料补牙六大优点:

1、可用于充填大面积缺损的患牙;4.窝洞的边缘封闭性较好,有利于防止继发龋坏。

2、有专门用于后牙充填的树脂,既美观也结实,完全可以代替银汞材料。

3、导热能力比银汞弱,操作得当的话,术后反应较小。

4、美观。颜色和质地比较接近牙齿组织,因此树脂充填体成为前牙缺损充填的首选材料。

5、和牙齿组织有粘接性,对洞形的要求相对比较低,磨牙的量比较少,有利于保护牙体组织。

温馨提醒:以上就是有关复合树脂材料补牙六大优点的解答。

六大牙齿需要做牙冠修复


六大牙齿需要做牙冠修复

(1)牙体组织缺损较大,单纯充填治疗不能解决;

(2)存在咬合不良、邻接不良、牙冠短小、错位牙、牙冠折断,或半切除术后需要以修复体恢复正常解剖外形、咬合、邻接及排列关系者;

(3)固定桥的基牙需要做牙冠;

(4)容易患龋、牙本质过敏或食物嵌塞的牙可以考虑牙冠修复治疗;

(5)变色牙、氟斑牙、四环素牙等,或者对美观要求较高的患者;

(6)其他治疗需要的,如活动义齿保护基牙、正确治疗要求牙冠修复的等。

导致龋病的原因


导致龋病的原因

目前公认的龋病病因学说是四联因素学说,主要包括细菌、口腔环境、宿主(即指寄生物包括寄生虫、病毒等寄生于其上的生物体)和时间。其基本点为:致龋性食物糖(特别是蔗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紧紧贴附于牙面,由唾液蛋白形成的获得性膜。这种获得性膜不仅得以牢固的附着于牙面,而且可以在适宜温度下,有足够的时间在菌斑深层产酸,侵袭牙齿,使之脱矿,并进而破坏有机质,产生龋洞。

1.细菌

是龋病发生的必要条件,一般认为致龋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产酸菌属,其中主要为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属和乳杆菌,可使碳水化合物分解产酸,导致牙齿无机质脱矿;另一种是革兰阳性球菌,可破坏有机质,经过长期作用可使牙齿形成龋洞。

2.口腔环境

口腔是牙齿的外环境,与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食物和唾液。

(1)食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既与菌斑基质的形成有关,也是菌斑中细菌的主要能源,细菌能利用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蔗糖)代谢产生酸,并合成细胞外多糖和细胞内多糖,所产的有机酸有利于产酸和耐酸菌的生长,也有利于牙体硬组织的脱矿,多糖能促进细菌在牙面的黏附和积聚,并在外源性糖缺乏时,提供能量来源。

(2)唾液:在正常情况下,唾液有以下几种作用:①机械清洗作用;②抑菌作用;③抗酸作用;④抗溶作用。

唾液的量和质发生变化时,均可影响龋患率,临床可见口干症或有唾液分泌的患者龋患率明显增加。颌面部放射治疗患者可因涎腺被破坏而有多个龋牙;另一方面,当唾液中乳酸量增加,也有利于龋的发生。

3.宿主

牙齿是龋病过程中的靶器官,牙齿的形态、矿化程度和组织结构与龋病发生有直接关系。

4.时间

龋病的发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从初期龋到临床形成龋洞一般需1.5-2年,因此即使致龋细菌、适宜的环境和易感宿主同时存在,龋病也不会立即发生,只有上述三个因素同时存在相当长的时间,才可能产生龋坏。

乳牙龋病的影响


乳牙龋病的影响

乳牙龋病对儿童口腔局部和全身都有不良影响。

一、局部影响:

1.影响咀嚼功能

乳牙龋蚀致牙体缺损和疼痛,咀嚼功能明显降低。

2.对恒牙及恒牙列的影响

龋蚀加速了口腔环境的恶化,易导致新萌出的恒牙龋坏。

乳牙龋经牙髓炎发展为根尖周炎后,反复发作的根尖周炎可能导致局部牙槽骨破坏;继替恒牙的牙胚受损,可能出现釉质发育不全;发生感染的牙根吸收异常,可能导致后继恒牙萌出过早、过迟,萌出位置和顺序异常等。

乳牙牙冠因龋缺损或出现早失,可能导致后继恒牙萌出间隙不足,出现错合畸形。

3.损伤口腔软组织

因龋残损的牙冠可对唇、颊、舌粘膜产生刺激。

二、全身影响

1.多个乳牙患龋,咀嚼功能降低,儿童的营养摄入、颌面部及全身的生长发育均会受到不良影响。

2.龋病导致的慢性根尖周炎可作为病灶牙使机体的其他组织发生病灶感染。在儿童患者中,可能与病灶牙相关的疾病有:低热、风湿性关节、蛛网膜炎、肾炎等。

3.乳前牙的龋蚀会影响美观,严重的牙冠崩解可能会对患儿发音及心理发育产生影响。

龋病治疗的方法


龋病治疗的方法

龋病治疗的目的在于终止病变过程,恢复牙齿的固有形态和功能。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在磨除龋坏的基础上,应用药物抑制龋病发展的方法,适用于恒牙尚未成洞的浅龋,乳前牙的浅、中龋洞。常用药物包括氨硝酸银和氟化钠等。

2.银汞合金充填术

对已形成实质性缺损的牙齿,充填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成效较好的方法,其基本过程可分为两步:先去除龋坏组织和失去支持的薄弱牙体组织,并按一定要求将窝洞制成合理的形态。然后以充填材料填充恢复其固有形态和功能。适用于充填后牙和隐蔽部位的前牙洞。

3.复合树脂充填术

适用于充填前牙和不承受咀嚼力量的后牙洞。

4.酸蚀法光敏复合树脂充填术

适应证同复合树脂充填术,还适用于牙体缺损较多、固位较差和遮盖变色牙等。

5.嵌体

用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与牙齿窝洞适合的修复体,镶嵌在洞内,称为嵌体;盖在合面的为盖嵌体。适用于:①后牙合面较大的窝洞或后牙有折裂可能者;②邻合面洞充填无法修复与邻牙的邻接关系者;③作为半固定桥基牙。

龋病是怎么发生的?


龋病是怎么发生的?

龋病牙齿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牙齿的牙釉质、牙本质或牙骨质发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疾病,我国古人及亚述人和巴比仑人都认为龋齿是由于牙齿被虫子腐蚀而造成的,这是限于当时的条件所造成的错误认识。自公元前2世纪至现代对龋齿的认识有很多学说,有化学细菌学说、蛋白分解学说、蛋白分解-螯合学说、糖原学说、四联因素论。目前公认的多为四联因素论。它指出龋齿的发病与细菌、食物、宿主和时间四大因素有关,即龋病的发生要求敏感的宿主、口腔致龋菌丛以及适宜的底物,而这些底物又必须存在足够的时间。

首先,细菌的存在是龋病发生的主要条件。牙菌斑是细菌在牙面上产生龋病的重要环境。口腔卫生好坏也是龋病发生的条件,良好的口腔卫生使牙菌斑形成受到控制,从而控制龋病的发生。

二是食物。食用粗糙的食物有一定的自洁抗龋作用,食用粗糙的食物不易产生较丰厚的牙菌斑和积聚较多的酸,从而不易形成患龋病的条件。而精制食物中蔗糖的含量较粗糙食物多,糖进入菌斑,菌斑内的致龋菌使糖发酵,形成各种的酸,这些酸在牙面停留时间较长,将牙齿硬组织溶解破坏而产生龋病。在牙齿发育期间、两餐之间及临睡前吃糖更为有害。

三是宿主。宿主是指对龋病的易感程度,宿主对龋病的敏感性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如唾液的流速、流量、成分、牙齿的形态与结构,机体的全身状况。牙齿排列不整齐、拥挤、重叠处易患龋病。唾液有清洁牙齿的作用,唾液的某些成分对龋齿和牙周病能起到抑制作用。其他如遗传、营养、矿物质、内分泌对宿主的抗龋力有一定的影响。

四是时间。龋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相当慢的过程,碳水化合物滞留于牙面上所需的时间、牙齿萌出所需的时间、菌斑从形成到具备致龋力所需的时间,均是影响龋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所以,四联因素论把细菌、宿主、食物和时间共同作用,归结为造成龋病发生的基础和根本原因。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