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网

很多人会不经意间忽略牙齿这个重要器官,牙齿主要的功能就是切咬,咀嚼食物,还有一些其它功能。牙齿是我们健康长寿的守护神,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平日的爱牙护牙工作。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防治龋齿应形成正确的日常习惯”,仅供大家参考,如果喜欢可以收藏!

防治龋齿应形成正确的日常习惯

龋齿与虫牙不同,并非由虫子造成,龋齿是由细菌分解而腐蚀牙齿形成的,龋齿经常发生在儿童群体中,对儿童牙齿有很大的危害。那么如何有效防治龋齿呢?



龋病的过程是一个致病和抗病因素的拉锯战过程:细菌们在牙齿表面集结编队形成牙菌斑,利用食物中的糖类制造出酸,并将酸封闭在牙齿表面成为侵蚀牙齿的武器;而发育良好的牙釉质本身不利于细菌的集结,也具有较强的抗酸能力;唾液的机械冲刷及缓冲作用可以清除酸、中和酸,同时唾液中的钙磷离子还能进入龋斑内修复微小的脱矿孔洞,唾液中的氟离子还能结合到牙面上增强牙齿的抗酸能力。在这场拉锯战中,我们只要打击牙菌斑、增强机体的抗龋能力,就能消灭龋齿。

1、清除牙菌斑

没有牙菌斑,就没有龋齿。我们可以通过刷牙、使用牙线等方法来清除牙菌斑,消除龋齿发生的微环境。然而,由于口腔是人体的四大细菌库之一,细菌会重新在牙齿表面集结编队,并在被清除后8小时再次形成具有致龋能力的成熟牙菌斑。所以,我们每天至少需要刷2次牙齿,才能把牙菌斑控制在不致龋的程度。

2、降低食糖频率

糖是细菌分解产酸的原料,正常情况下,酸一旦形成,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唾液才能将它清除或中和到无法腐蚀牙齿的水平。所以,吃零食会持续不断地给牙菌斑输送“弹药”,使牙菌斑内始终保持能腐蚀牙齿的酸浓度,促进龋齿的发展。由于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脂肪一样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我们不可能不摄入,所以降低摄入频率、改善摄入方式很重要。吃甜食后要及时漱口或咀嚼含有木糖醇的口香糖,促进唾液对酸的清除作用。

3、定期检查牙齿

龋齿具有隐匿性和潜掘性的特点,早期表面完整也没有特殊症状,需要专业检查甚至拍X线片才能发现,所以定期检查对于早期发现龋齿非常重要。由于乳牙非常容易患龋,12岁之前的儿童应该每6个月检查一次,发现小洞及时修补,防止龋齿危及牙髓和根尖周组织。一般人则每年应该检查一次,如果有牙质不佳或唾液过少等高患龋风险者,则应根据医生的要求,每3—6个月检查一次。

以上三种方法可有效防治龋齿的形成,大家在平时一定要注意起来,形成正确的日常习惯才是对龋齿最好的防御。

扩展阅读

乳牙龋齿形成的原因


乳牙龋齿形成的原因

1、与恒牙相比,乳牙的钙化程度低、耐酸性差,所以更容易受酸性物质腐蚀;

2、在饮食上,孩子多吃细软的食物,譬如粥、酸奶、果汁、糕点、手指类零食,这些食物含糖高又容易附着在牙齿表面,如果不及时清理,乳牙很容易被细菌粘附,从而导致龋齿;

3、孩子在长牙过程中,牙齿缝隙大,更容易有食物残留,如果不刷牙或者刷不干净,没有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食物残屑在细菌作用下很快会发酵产酸,腐蚀牙齿,最终引发龋齿;

4、家长观念错误,认为乳牙迟早会被恒牙换掉,清洁不重要,即使龋齿也不用担心。

但是,你知道吗,有些乳牙的使用时间长达10年呢!

平均来讲,孩子6个月前后开始长牙,6岁进入换牙期,12岁才会换完所有的牙齿。这就意味着,宝宝6个月大时长的牙,要到6岁才开始换;宝宝2岁时长的牙,要用到12岁才换呢!

因此,乳牙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如果孩子乳牙蛀牙了不去管,孩子要忍受很多年的牙病折磨,甚至影响后续恒牙的萌出。

治疗龋齿应遵循的原则


龋病的治疗要以终止病变的发展,保护健康的牙髓,恢复牙齿的外形和功能,维护牙列的完整性为原则。

对无或少量组织缺损的静止龋可不治疗。对无明显缺损的浅龋,用药物疗法、再矿化法治疗,在窝沟处者用窝沟封闭疗法。对已有牙体缺损的静止龋、浅龋、中龋和 慢性龋,进行填充治疗。对急性龋和猖獗性龋在窝洞制备后,作暂时充填或封药,应先作再矿化法治疗,然后再进行永久性充填治疗。猖獗性龋应进行全口患牙治疗 设计和全身疾病的治疗。对龋病易感者和猖獗龋患者在治疗的同时,给予防龋措施,如清除菌斑、控制糖食、窝沟封闭、再矿化治疗等,术后进行定期追踪观察。对 浅而宽的牙合面缺损可用嵌体或高嵌体修复外形和功能,大面积缺损的龋损,可用嵌体修复或充填治疗后全冠修复。对继发龋的治疗,原则上应去除原充填体或修复 体,再按浅、中、深龋治疗原则处理,如果不影响抗力形和固位型,也可只在龋洞的局部进行充填治疗,不必除去全部充填体或修复体。对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患牙的 继发龋或再发龋,应在完善牙髓治疗后,重新充填或修复。

龋齿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龋齿是人类常见病,是因牙齿的硬组织(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在多种因素作用下逐渐被破坏而产生的疾病。患龋齿的牙齿亦称虫牙、蛀牙。龋齿不仅使牙齿缺损,而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咀嚼功能障碍等,严重的还可以引起牙髓、牙槽骨及倾骨的炎症。

导致龋齿的原因很多,日常生活中,人们大多认为患龋齿是由于吃糖太多的缘故,而医学界经过长期研究认为:龋齿大致是由四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分别是细菌、食物、宿主和时间。

1.细菌

口腔内的一些细菌如变形链球菌、放线菌、乳酸杆菌等具有产生有害牙齿的化学物质的能力,它们会在牙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医学上称之为牙菌斑,细菌就是以牙菌斑为基地向牙齿发动进攻的。牙齿虽然坚硬,但这些化学物质却能够短时间内使其逐渐分解破坏,而咀嚼食物的磨耗对牙齿的消耗是很小的。

2.食物

细菌的产生需要原料,而这些原料的供给方就是糖类物质。食物中含有的糖类物质经过咀嚼吞咽,一部分残留于口腔内,被致龋菌所利用,产生对牙齿具有腐蚀性的物质,从而破坏牙齿硬组织,导致龋齿的发生。

3.宿主

对龋齿的易感程度说的就是宿主。宿主对龋齿的敏感性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如唾液的流速、流量、成分、牙齿的形态与结构以及机体的全身状况等等。牙齿排列不整齐、拥挤、重叠处易患龋齿。唾液有清洁牙齿的作用,唾液的某些成分对龋齿和牙周病能起到抑制作用。其他如遗传、营养、矿物质、内分泌对宿主的抗龋力也有一定的影响。

4.时间

龋齿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相当慢的过程,碳水化合物滞留于牙面上所需的时间、牙齿萌出所需的时间、菌斑从形成到具备致龋力所需的时间,均是影响龋齿发病的重要因素。所以,四联因素论把细菌、宿主、食物和时间共同作用,归结为造成龋齿发生的基础和根本原因。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