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为什么会松动,能不能恢复?
牙齿是我们进食的武器,但是这个看似坚强不可摧的武器,突然有一天也会开始晃动,当牙齿开始晃动时,我们需要知道他为什么会晃动,只有找到原因才知道能不能恢复?
引起牙松动的可能原因如下:
①牙周炎引起的牙槽骨吸收:就像树根埋在土壤里才能坚固一样的道理,牙根只有长在牙槽骨(牙根周围的骨头)里,才能坚固且不松动。
而牙周炎可以引起牙根周围牙槽骨的吸收,使牙根逐渐暴露,最终“埋在”牙槽骨的牙根不足以支持其上面的部分,牙齿便开始松动。这是牙齿松动最常见的原因,通常此原因引起的牙齿松动是不可完全恢复的。
②咬合创伤:牙齿受到过大的力时,会引起牙齿松动,但过大力消除后,牙齿动度通常会恢复正常。
③某些急性炎症:牙根周围组织患有急性炎症(急性根尖炎或牙周脓肿)时,可使牙明显松动,急性炎症消退后牙齿可恢复稳固。
④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妊娠期、月经期及长期口服激素类避孕药的妇女可有牙齿松动度增加。
为什么年纪轻轻的会牙齿松动
为什么年纪轻轻的会牙齿松动?对啊,一般的人只会认为人的年纪大了才会出现牙齿松动的情况,为什么现在好多年轻人也会这样呢?对此,我们咨询了口腔医师,一起来看看医师们是怎么介绍为什么年纪轻轻的会牙齿松动这个问题的吧。
针对为什么年纪轻轻的会牙齿松动这个问题,口腔医师解释,牙齿犹如一棵牢牢长在泥土(相当于牙槽骨)里面的树木,树干立在地面上,树根深深埋在泥土里。只是牙根和牙槽骨之间是由千万根弹性纤维牵拉着的。这些把牙根悬挂在牙槽骨中间的纤维,医学上称它为牙周膜。患牙周病时,牙周膜长期受到慢性炎症的刺激,使牙周膜纤维逐渐变性破坏。当这些支持牙齿的牙周组织逐渐破坏后,牙齿就会出现松动现象,并且牙齿松动绝大多数是由牙周病引起的。
不管年纪大小,只要得了牙周病,牙齿就有可能会松动。牙周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破坏,主要涉及的组织有牙龈、牙周膜、牙槽骨,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一旦发现,常常已经比较严重了。而且牙周病不容易治疗,应重视预防和早期治疗。引起牙周病的原因较复杂,多数具有口腔局部的明显致病因素,如牙结石。牙周病的表现除牙齿松动、咀嚼无力外,还可能有牙龈出血、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间隙增大、食物嵌塞等。
全口义齿在口腔中为什么会感觉松动
全口义齿患者在咀嚼食物时经常会感觉不稳固,不同的医生有不同的解释(此问题只限于在做义齿时没有发生过任何失误的前提下来讨论)。
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一下全口义齿的排牙规范问题,因为有一些学者在讲课时说排全口义齿时不需要补偿曲线,只需要上下牙的接触点越多越好,所以今天我认为,对这一问题值得供修复专家加以讨论。本人认为无论是横<牙合>曲线还是纵<牙合>曲线,曲线越大义齿越稳固,曲线越小或没能排出曲线的义齿越不稳固。纵<牙合>曲线决定义齿的前后受力固位,横<牙合>曲线决定义齿的左右受力固位。
打个比方,可以认为排有曲线的义齿就相当于剪枝的剪子,没排出曲线的义齿就相当于剪布的剪子,虽然都是剪子,但它们的原理是截然不同的。剪枝的剪子就能将树枝剪断,树枝不打滑,剪布的剪子就打滑,剪不断树枝。如果将义齿的假牙排成剪枝的剪子那样,义齿就不会松动了。如清楚了这一道理,排牙的技工就不会再排上牙颊尖向腭侧的义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