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网

牙齿是我们赖心健康生存的一个重要器官,牙齿的功能简单说来,主要有三大类:切咬和咀嚼、辅助发音、保持面部外形。只有健康的牙齿,才有健康的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持之以恒地爱牙和护牙。小编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三叉神经节阻滞方法及并发症”,赶紧看看对您有没有帮助吧,喜欢请收藏哦!

三叉神经节位于颞骨岩部尖端三叉神经压迹处,由感觉根扩展而成,形似半月,又称半月神经节。由此神经节发出三大分支,即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并分别经眶上裂、圆孔和卵圆孔出颅。三叉神经节位于卵圆孔的后内侧,故可在颅底经卵圆孔行神经节阻滞。
三叉神经节(半月神经节)阻滞适用于三叉神经痛药物治疗无效或分支阻滞得木到缓解者,或治疗后反复发作的病人,但操作难度大,危险性大,穿刺不易到位,注射神经破坏药物要求定位准确、用量适当,在注入神经破坏药之前,一定要先注入局麻药,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无不良反应才能注射神经破坏药物;有条件者最好在X线引导下进行操作。
经卵圆孔阻滞三叉神经节,分前方阻滞和侧方阻滞,前者常用,后者主要在有解剖异常或穿刺经路有病变时选用,前方阻滞方法如下:
患者取平卧位,头下垫枕,穿刺点在口角外测3cm处,相当于上颌第2磨牙处;由穿刺点向瞳孔画线,又从穿刺点向耳轮前方o.5cm的点画线。以9cm?号针穿刺,首先在穿刺点局部麻醉,然后正面向同侧瞳孔、侧面朝耳轮前方o.5cm的平面深刺,在X线确认下,调整针的方向和深度,最好在卵圆孔左右径的内1/3处,深度恰在神经节与硬膜窦之间。回吸无血及脑脊液,先注入局麻药0.03mL为试验量,根据阻滞的范围再逐步注入o.15mL,使整个面部感觉消失,镇痛时间可达1~6个月。如需注入神经破坏药,在注入局麻药后10分钟,如无异常,可注入酒精0.13~0.15mL,注射速度要慢(一般1分钟),镇痛期可达1—5年。如穿刺后有脑脊液流出,可注入甘油0.2mL,但可引起疼痛,镇痛期与局麻药相近,注药后保持原位l小时,卧床到次日。
常见的并发症有:①穿刺部位血肿;②蛛网膜下腔误穿;③神经破坏;④药量过大可出现角膜炎;⑤其他脑神经麻痹。

牙科吧延伸阅读

三叉神经节的构造分布


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ganglion)位于颅中窝的颞骨岩部接近尖端处的前面,骨面上有三叉神经压迹。该神经节是最大的脑神经节,也是临床上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时进行穿刺的部位。位于两层硬脑膜之间(Meckel腔),平均长度为12.39mm,宽约4.18mm,厚约2.58mm,形似半月,故又名半月神经节(semilunarganglion)(图3—14,3—15,3—16)。从该节的周围突形成三叉神经的三个分支,分别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Meckel腔为包绕三叉神经根和三叉神经节的硬脑膜和蛛网 膜套,打开硬膜间隙,即可清晰显露Meckel腔及三叉神经节分支。Meckel腔可分为上下两部分,及位于根节上面的上腔和位于根节下面的下腔。邵君飞等研究成年国人标本发现,上腔的上壁由硬脑膜和蛛网膜在岩上窦的下方反折,经三叉神经根和三叉神经节的浅面向前延伸,蛛网膜延伸至节的中部,和包绕神经节的结缔组织相互融合。硬脑膜层至前2/3,两处硬脑膜融合,共同构成腔的上壁。下腔的下壁由硬脑膜和蛛网膜在岩上嵴的上方反折,经三叉神经根和三叉神经节的深面向前延伸。

该神经节的毗邻关系:三叉神经节内侧与海绵窦后部及颈内动脉相邻,外侧与卵圆孔、棘孔(有脑膜中动脉通过)相邻。

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术后并发症


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主要并发症有以下几种:
(一)面部感觉障碍 发生率为94%,大多数病人表现为触觉减退或麻木。这也证明,疼痛消失也仅能在三叉神经分布支配区的感觉明显减退或消失时才能得到。
(二)眼部损害 以角膜反射减退为主,其发生率为3%—27%,而明显的神经性麻痹1%~5%。角膜反射一旦消失,应立即带眼罩或缝合眼睑。复视的发生率为0.3%—3%。
(三)三叉神经运动支损害 主要表现为咬肌或翼肌无力,咀嚼障碍。这种情况一般在6~9周后恢复。
(四)带状疱疹 一般经面部涂用龙胆紫数日后可愈。
(五)颈内动脉损伤 少见,但十分危重,一旦发生,立即停止手术,密切观察,出血严重者应手术治疗。
(六)脑脊液漏 很少见。多在腮部形成皮下积液,经穿刺抽吸、加压包扎一般可治愈。
(七)其他 包括颅神经麻痹、动静脉瘘、脑膜炎、唾液分泌异常等。

总之,射频热凝术的并发症有的是难以避免的,严重的并发症少见。并发症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穿刺不准和穿刺过深以及反复穿刺是其主要原因。在射频治疗研究过程中对部分难治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X线、三维CT和导航进行卵圆孔定位,进一步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和疗效。但目前还是比较推荐微创介入新疗法,不开刀,不手术,创伤小,标本兼治,综合治疗,疗效明确。

三叉神经痛手术复发率和伽玛刀的并发症


三叉神经痛手术复发率和伽玛刀的并发症

三叉神经痛的手术复发率由于各位作者的复发标准和随访时间长短不一,因而所报道的也不一样。一般来讲,随访时间越长,复发率越高。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比典型者复发率高,单支疼痛比多支疼痛高。文献中报道术后复发率在4.3%~80%,平均28%,一般在18%-25%之间。大部分在1—2年内复发。一般认为复发与半月神经节或后根纤维的破坏程度有关。另外,三叉神经后根中约30”40条神经束间有丰富的迷走支,某一束支被破坏时,可通过迷走支得到部分补充;三叉神经运动支中含有感觉纤维,其中15%—20%为无髓鞘纤维,这些可解释术后复发率高的问题。

与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治疗相比,伽玛刀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一种比较安全的方法,很少发生严重并发症。照射部位、放射剂量对疼痛的缓解和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影响。面部麻木是三叉神经痛伽玛刀治疗的主要并发症。部分病人出现一过性咀嚼功能障碍,但很少发生。也有并发眼干涩感和张口困难的报道。剂量在VOGy以下,疼痛的缓解率低。剂量在75—80Cy时安全,效果较好。若增大剂量至90Gy或更大,可缩短平均起效时间,有效率可能升高但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也较大。

治疗三叉神经痛并发症的射频热凝疗法


射频热凝疗法是利用高温作用于神经节、神经干和神经根等部位,使其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目前,射频热凝疗法在临床较广泛,热凝术的治疗效果良好,但并发症较多,目前尚无死亡的病例报道。虽然复发率较高,由于操作方便,可重复实施,最终达到镇痛的目的。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1、操作中疼痛:本方法需取得患者配合。治疗前应讲清楚,在局部麻醉下施行此种治疗具有一定的痛苦,必须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并注意从60℃开始缓慢加热,可减少突然高温所带来的痛苦。

2、颅内出血:半月神经节内侧邻近海绵窦和颈内动脉,穿刺不慎或进入卵圆孔过深易损伤而出血,严重者可形成颅内血肿。(仪器定位穿刺可完全避免)

3、脑神经损害:如面部轻瘫等。

4、颅内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可防止颅内继发感染。特别需要注意防止反复穿刺时穿刺针穿破颊黏膜将口腔内细菌带入颅内。

5、带状疱疹:可在手术后数日出现在患区,其机理尚不清楚。局部可涂甲紫或可的松软膏,数日即可愈合。

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并发症和复发率问题


射频热凝治疗虽然损伤小,并发症相对较少,但仍有一定几率发生,值得注意和预防。多组临床实验结果分析,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主要并发症有:①面部触觉减退和麻木;②角膜反射减退;③咬肌和翼肌无力;④面部带状疱疹;⑤颈内动脉损伤;⑥脑脊液漏。

总之,射频热凝术的并发症有的是难以避免的,严重并发症罕见。并发症的出现是多方面的,穿刺不准和穿刺过深以及反复穿刺是其主要原因。

三叉神经痛的手术复发率由于各位作者的复发标准和随访时间长短不一,因而所报道的也不一样。一般来讲,随访时间越长,复发率越高。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比典型者复发率高,单支疼痛比多支疼痛高。文献中报道术后复发率在4.3%~80%,平均28%,一般在18%-25%之间。大部分在1—2年内复发。一般认为复发与半月神经节或后根纤维的破坏程度有关。另外,三叉神经后根中约30”40条神经束间有丰富的迷走支,某一束支被破坏时,可通过迷走支得到部分补充;三叉神经运动支中含有感觉纤维,其中15%—20%为无髓鞘纤维,这些可解释术后复发率高的问题。

三叉神经痛的球囊压迫治疗原理和并发症


球囊压迫法是国际上20世纪80年代开始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技术。1978年,Mullan和Lichtor改良了Shelden等人开颅压迫三叉神经节方法,发明了经皮穿刺卵圆孔,将4号Fogarty血栓切除球囊导管置入Meckel’s腔,压迫三叉神经节治疗三叉神经痛。我国辽宁省人民医院已经首先开展这项技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并取的了成功。他们认为这项技术适用于所有经其他传统治疗方法及药物疗法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副作用的原发性或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一)原理 Urculo等报道,在10个新鲜成人尸体20个三叉神经大体解剖研究中发现,改变发生在三叉神经节及其周围结构。改变发生除了神经本身外,硬膜也累及。三叉神经节和三叉神经脑内段均有压迫,并引起三叉神经根变化,使池段部分变短。球囊注人造影剂0.75-1.0mi使之膨胀,硬膜伸展15X10mm,这个硬膜伸展从海绵窦外侧壁延伸至三叉神经附近。尽管有这些重要的机械效应,但并没有发现硬膜或者三叉神经纤维的撕裂和破裂。Brown等报道,微球囊压迫术对新西兰大白鼠三叉神经感觉根变化的实验研究,表明球囊压迫可导致三叉神经感觉根神经纤维损失和脑干发出三叉神经处广泛的基因突变退化。细胞大小测量和免疫细胞化学数据说明,没有小的神经节细胞特别损失。其实验研究表明,球囊压迫消除三叉神经疼痛症状的原因是损伤有髓鞘神经纤维,而该有髓鞘神经纤维就是引发三叉神经刀刺样疼痛的触发器。

(二)并发症 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可引起许多并发症,包括面部感觉减退、感觉迟饨、咀嚼肌无力、痛性感觉缺失、角膜感觉缺失和角膜反射消失、无菌性脑膜炎、展神经麻痹、耳痛、滑车神经麻痹、嗅域值增加等。Brown等认为,微球囊压迫可损伤大量有髓鞘神经纤维,后者是引起三叉神经痛的触发器。当三叉神经的眼神经疼痛存在时,球囊压迫不会引起角膜反射消失,因为角膜反射是靠无髓鞘神经纤维传导的,压迫只是选择地引起有髓鞘神经纤维的损害。辽宁人民医院治疗27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永久性感觉减退伴感觉异常11例,角膜溃疡1例。

三叉神经疼的治疗中射频手术的效果和并发症


1、手术效果
国外有人统计多家医院6 205例射频温控热凝术、1217例甘油注射术、759例球囊压迫术、1417例微血管减压术、250例部分三叉神经根切断术的三叉神经疼痛病人,并比较其治疗效果后认为,射频温控热凝术和微血管减压术的初期疼痛缓解率和远期满意率均最高。
一般认为,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疼痛即刻缓解率在91%—99%之间。由于电极针不能穿人卵圆孔,或反复穿刺使病人不能耐受或由于其他原因迫使手术停止者占6%,很少有死亡发生。
2、手术并发症
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疼痛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主要并发症有以下几种:
(一)面部感觉障碍 发生率为94%,大多数病人表现为触觉减退或麻木。这也证明,疼痛消失也仅能在三叉神经分布支配区的感觉明显减退或消失时才能得到。
(二)眼部损害 以角膜反射减退为主,其发生率为3%—27%,而明显的神经性麻痹1%~5%。角膜反射一旦消失,应立即带眼罩或缝合眼睑。复视的发生率为0.3%—3%。
(三)三叉神经运动支损害 主要表现为咬肌或翼肌无力,咀嚼障碍。这种情况一般在6~9周后恢复。
(四)带状疱疹 一般经面部涂用龙胆紫数日后可愈。
(五)颈内动脉损伤 少见,但十分危重,一旦发生,立即停止手术,密切观察,出血严重者应手术治疗。
(六)脑脊液漏 很少见。多在腮部形成皮下积液,经穿刺抽吸、加压包扎一般可治愈。
(七)其他 包括颅神经麻痹、动静脉瘘、脑膜炎、唾液分泌异常等。
据国内刘灵慧等统计各地共3700例经皮温控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病例,认为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之一是穿刺方向错误。在进入卵圆孔之前,如穿刺方向过于向前极易刺人眶下裂,造成视神经和相关颅神经损伤;方向过于向后,可刺伤颅外段颈内动脉,甚至可刺至颈静脉孔,致后组颅神经损伤。如刺入卵圆孔过深或太靠内侧,可损伤颈内动脉和海绵窦及其侧壁有关颅神经。尽管这类并发症发生率很低,但仍应高度警惕。
总之,射频热凝术的并发症有的是难以避免的,严重的并发症少见。并发症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穿刺不准和穿刺过深以及反复穿刺是其主要原因。在射频治疗研究过程中对部分难治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X线、三维CT和导航进行卵圆孔定位,进一步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和疗效。
(八)手术复发率 由于各位作者的复发标准和随访时间长短不一,因而所报道的复发率也不一样。一般来讲,随访的时间越长,复发率越高。非典型三叉神经疼痛较典型三叉神经疼痛复发率高。文献中报道术后复发率在4.3%-80%,平均28%,一般在18%—25%之间。大部分病例在射频热凝治疗术后1~2年后复发。一般认为复发与半月神经节或后根纤维的破坏程度有关。三叉神经后根中约30~40条神经束间有丰富的迷走支,当某一束支被破坏时,可通过迷走支得到补充。另外,三叉神经运动支中含有感觉纤维,其中15%~20%为无髓鞘纤维,这些可解释三叉神经痛术后复发率高的问题。

胆脂瘤继发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和并发症


对确诊为胆脂瘤继发三叉神经痛的患者,一般采取手术切除胆脂瘤。手术原则是应将肿瘤囊壁完全切除,以免复发。该肿瘤多属良性,手术切除一般不困难,但由于囊肿的部位及与周围黏连紧密,彻底切除也不太容易。勉强全切可造成损伤。术中应避免瘤内容物溢人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内。桥脑小脑角胆脂瘤,一般可取枕下乙状窦后人路切除肿瘤。近年来,随着神经内窥镜的发展和应用,采取神经内窥镜手术或辅助手术切除胆脂瘤已有不少成功的临床报道。胆脂瘤术后最常见并发症是无菌性脑膜炎和脑室炎,主要是由于瘤内容物进入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内刺激脑组织引起,其发生率为10%—40%。多数病人在术后1—2周内发生该并发症。早期手术和采取纤维手术行肿瘤全切除术是预防本并发症的根本措施,一旦发生可采用人剂量激素和抗生素,并及时腰穿放脑脊液或腰穿置管行脑脊液持续引流。如反复发生脑膜炎和脑室炎,可导致脑积水、慢性肉芽肿性蛛网膜炎和继发性颅神经功能障碍。可给予大剂量激素等对症治疗,必要时考虑脑脊液分流术。

三叉神经脱髓鞘及神经变性学说


Kerr于1967年报道三叉神经的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是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理改变和发病原因。我国学者也观察到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三叉神经纤维有脱髓鞘改变。这一种观点认为,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往往伴有动脉硬化,当供应三叉神经的动脉发生硬化缺血时,三叉神经的髓鞘营养代谢紊乱,导致三叉神经的髓鞘脱失,神经纤维之间形成“短路”。这种异常的冲动传导至中枢,而中枢的三叉神经脊束核抑制功能减弱,使兴奋能够在中枢爆发,引起疼痛的发作。

其发生机理是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脱失导致非痛觉纤维(Aβ纤维)和痛觉纤维(Aδ纤维)、C纤维发生短路,使三叉神经脊束核内神经元处于激惹状态,以致在正常情况下仅引起触觉的传入冲动,此时也可以导致剧痛。另外,当神经纤维的髓鞘脱失后,传人纤维和传出纤维之间也发生“短路”,由中枢发出的传出冲动也可转变为传入冲动,使脊髓束神经核或丘脑异常冲动大量集聚,从而导致疼痛的爆发。

三叉神经痛患者周围神经的主要病理改变是粗纤维Ap纤维的脱髓鞘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神经纤维内细纤维娟纤维和C纤维的比例上升,粗纤维对细纤维的抑制作用减弱,细纤维传入的持续冲动促使闸门的开放,引起疼痛的发作。维生素B12是核蛋白及核酸生物合成的辅酶,可促进神经系统蛋白合成;而且,维生素Bi2参与胆碱的代谢,胆碱是神经髓鞘中卵磷脂、鞘磷脂和磷脂质的重要成分,与神经的髓鞘形成有关。应用维生素B12能促进神经髓鞘的修复。临床上观察到应用维生素B12神经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近期疗效可达78.4%。

三叉神经痛可与多发性硬化伴发,而且,在三叉神经根入口处可以发现有脱髓鞘的斑块,将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三叉神经根进行活检,可以发现有脱髓及髓鞘增厚、轴索蛇行等改变。Jensen报告,2%—4%伴有多发性硬化症的三叉神经痛病人中,有三叉神经脱(神经)髓鞘表现。但三叉神经痛与多发性硬化是否存在联系尚不能肯定,因为这种伴发的几率不高,一组统计资料表明仅有2%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可伴有多发性硬化,其中1/2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可因多发性硬化引起。

Brisman R报告,当20~40岁出现三叉神经痛,应考虑为多发性硬化致桥脑脱髓鞘损害。对出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症状的多发性硬化病人剖检发现,三叉神经的桥脑人口部及脑干部三叉神经第一节神经元有脱髓斑。这些都说明三叉神经本身发生了变性以致引起三叉神经痛。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