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网

射频热凝疗法是利用高温作用于神经节、神经干和神经根等部位,使其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目前,射频热凝疗法在临床较广泛,热凝术的治疗效果良好,但并发症较多,目前尚无死亡的病例报道。虽然复发率较高,由于操作方便,可重复实施,最终达到镇痛的目的。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1、操作中疼痛:本方法需取得患者配合。治疗前应讲清楚,在局部麻醉下施行此种治疗具有一定的痛苦,必须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并注意从60℃开始缓慢加热,可减少突然高温所带来的痛苦。

2、颅内出血:半月神经节内侧邻近海绵窦和颈内动脉,穿刺不慎或进入卵圆孔过深易损伤而出血,严重者可形成颅内血肿。(仪器定位穿刺可完全避免)

3、脑神经损害:如面部轻瘫等。

4、颅内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可防止颅内继发感染。特别需要注意防止反复穿刺时穿刺针穿破颊黏膜将口腔内细菌带入颅内。

5、带状疱疹:可在手术后数日出现在患区,其机理尚不清楚。局部可涂甲紫或可的松软膏,数日即可愈合。

牙科吧编辑推荐

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术后并发症


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主要并发症有以下几种:
(一)面部感觉障碍 发生率为94%,大多数病人表现为触觉减退或麻木。这也证明,疼痛消失也仅能在三叉神经分布支配区的感觉明显减退或消失时才能得到。
(二)眼部损害 以角膜反射减退为主,其发生率为3%—27%,而明显的神经性麻痹1%~5%。角膜反射一旦消失,应立即带眼罩或缝合眼睑。复视的发生率为0.3%—3%。
(三)三叉神经运动支损害 主要表现为咬肌或翼肌无力,咀嚼障碍。这种情况一般在6~9周后恢复。
(四)带状疱疹 一般经面部涂用龙胆紫数日后可愈。
(五)颈内动脉损伤 少见,但十分危重,一旦发生,立即停止手术,密切观察,出血严重者应手术治疗。
(六)脑脊液漏 很少见。多在腮部形成皮下积液,经穿刺抽吸、加压包扎一般可治愈。
(七)其他 包括颅神经麻痹、动静脉瘘、脑膜炎、唾液分泌异常等。

总之,射频热凝术的并发症有的是难以避免的,严重的并发症少见。并发症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穿刺不准和穿刺过深以及反复穿刺是其主要原因。在射频治疗研究过程中对部分难治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X线、三维CT和导航进行卵圆孔定位,进一步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和疗效。但目前还是比较推荐微创介入新疗法,不开刀,不手术,创伤小,标本兼治,综合治疗,疗效明确。

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参数及总结


我们研究发现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所造成的毁损也逐步增加。在较低温度时(60~C、65~C)对半月神经节的毁损程度较小,在较高温度时,则对三叉神经半月节造成的毁损严重。60°C病理观察示神经元呈固缩改变,无明显坏死、消失现象,神经纤维呈散在变性,淡红染,这说明在较低温度时虽然造成了局限性毁损,但对神经节的病理损害较轻。较高温度如80~C时,神经元坏死、消失,神经纤维变性、坏死。这说明在高温度参数时射频对半月神经节不仅造成了较大的毁损半径,而且也形成了严重的病理损害。对温度和时间毁损半径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温度对三叉神经节毁损半径有较强的相关性,较高温度组与较低温度组比较都有统计学上显著性的差异(P<0.01)。而时间对三叉神经半月节毁损半径的影响相对温度来说较弱,在60~(2时60秒与30秒的毁损半径无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在高温度时则60秒较30秒的毁损半径有统计学上的差异。

(一)对三叉神经半月节进行射频热凝治疗,可产生有效的生物学和组织学的毁损效应。

(二)射频热凝损伤较小,范围局限。60°C、65°C时可对神经组织产生毁损且范围局限。电极温度达到70度时可对神经节产生明显的损毁,并对射频点周边的神经也产生一定的损害。80度可产生一定的焦痂,并对神经元和神经纤维造成明显的损害。

(三)恰当的选择射频温度与时间的组合有助于提高射频的治疗效果和减少组织损害。

三叉神经痛并发症


三叉神经痛并发症

三叉神经痛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历时数秒至数分钟,间歇期无症状。疼痛可由于口腔和颜面的任何刺激引起,以中老年人多见,多数为单侧性。 “扳机点”是指在三叉神经分支区域内某个固定的局限的小块皮肤或粘膜特别敏感,对此点稍加触碰,立即引起疼痛发作。疼痛先从“扳机点”开始,然后迅速扩散至整个神经分支。“扳机点”可能是一个,但也可能为两个以上,一般取决于罹患分支的数目。此点常位于牙龈、牙、上下唇、鼻翼、口角及颊部粘膜等处。

并发症

可并发半侧面部痉挛,三叉神经支配区也可发生不典型的面部疼痛,但疼痛的性质与三叉神经痛不同,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总是长于数秒,通常为数分钟,或呈持续性疼痛,疼痛本身为钝性,压榨性或烧灼样,对不典型疼痛者,外科治疗无效,有时导致抑郁症。

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常揉擦同侧面部以求减轻疼痛,久而久之面部皮肤变得粗糙,增厚和眉毛脱落,有少数患者出现跳动,抽搐,也有伴有面部潮红,流泪,流涕,出汗,高血压等症。

射频热凝原理及在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应用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病,它严重地危害着病人的身心健康,治疗较困难。三叉神经半月节电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经过不断改进,目前该手术已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并为病人乐于接受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已被年老体弱、不适合或不同意开颅手术的患者所接受。但射频热凝对动物三叉神经半月节的毁损实验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

射频是一种高速变度电磁波,电流高度集中,随高频产生离子震动摩擦,在组织内产生热效应。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的原理是:由IC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或者由多谐振荡电路产生方波被逐级放大后输出,然后通过单极将射频这一高速交变的电流传人组织,相当于把神经节置于两块电极板之间。置入电极为一电极板,周边神经组织为一电极板,在两电极板间产生高速交变的电磁场,周围神经组织在电磁场作用下,离子高速运动,相互摩擦撞击产热。电极针内装有热传感器,可测出被毁损区组织的温度,同时将温度传递给自动控制系统,当温度和时间达到预置点时,电流自动断开。射频以双极电极输出,电压低,组织界面与电极之间不产生火花,损伤小,以高频电流经过接触电阻来释放热量,热效应好,同时在周围组织功率消耗小,产生的损伤也较小。另外,通过本实验发现凝固性坏死区域大小与射频电极温度之间相关性好,与加热时间相关性弱。

射频热凝破坏三叉神经节并不是“感觉特选”,而是因为有下列几个特点使触觉得以保存:①三叉神经感觉根中约30—40条神经束间有丰富的迷走支,某一束支被破坏时通过迷走支可得以部分补充,这一点同样可以解释术后复发的问题。②三叉神经运动纤维中含有感觉纤维,研究证实,三叉神经运动支中有约15%-20%为无髓鞘纤维。③射频热凝时,距电极中心越远,温度越低,因而外周部的有髓鞘纤维可以幸免破坏。

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并发症和复发率问题


射频热凝治疗虽然损伤小,并发症相对较少,但仍有一定几率发生,值得注意和预防。多组临床实验结果分析,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主要并发症有:①面部触觉减退和麻木;②角膜反射减退;③咬肌和翼肌无力;④面部带状疱疹;⑤颈内动脉损伤;⑥脑脊液漏。

总之,射频热凝术的并发症有的是难以避免的,严重并发症罕见。并发症的出现是多方面的,穿刺不准和穿刺过深以及反复穿刺是其主要原因。

三叉神经痛的手术复发率由于各位作者的复发标准和随访时间长短不一,因而所报道的也不一样。一般来讲,随访时间越长,复发率越高。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比典型者复发率高,单支疼痛比多支疼痛高。文献中报道术后复发率在4.3%~80%,平均28%,一般在18%-25%之间。大部分在1—2年内复发。一般认为复发与半月神经节或后根纤维的破坏程度有关。另外,三叉神经后根中约30”40条神经束间有丰富的迷走支,某一束支被破坏时,可通过迷走支得到部分补充;三叉神经运动支中含有感觉纤维,其中15%—20%为无髓鞘纤维,这些可解释术后复发率高的问题。

三叉神经痛热凝治疗仪的基本结构


尽管Kirschner早在1931年就介绍了半月神经节电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但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真正为世界各地医师所广泛采用是在1974年Sweet和Wepsic对射频热凝术在设备和技术进行了一系列改进之后。经改进后的射频热凝术疗效较前明显提高,并发症显著降低,成为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主要手段之一。
Sweet和Wepsic对射频热凝的改良主要包括以下几项:①射频发生器的应用:提供了精确的可控制的热源;②微型热敏电阻的应用:可监测毁损区温度的改变,以便调整电流;③神经安定镇痛剂的应用:能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④短时麻醉剂的应用:在电凝时使患者暂时意识丧失,避免电凝时引起的剧痛,热凝后病人又能立即清醒及时行感觉检查;⑤置入电极后用电刺激来确定电极位置:以便有选择地破坏痛觉束,保留其他束支。
热凝治疗仪的基本结构
热凝治疗仪一般包括振荡器、温控仪、刺激器和毁损针四部分。其工作原理是热凝治疗仪产生的射频电流由电极针经神经组织构成回路产生热量,通过毁损病灶和靶点达到治疗目的。电极针内装有热传感器,可测出被毁损区组织的温度,同时将温度传递给自动控制系统,当温度和时间达到预定参数时,电流即自动断开。射频仪还可以产生刺激方波,用来定位,确定电极的位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