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网

牙齿可谓是我们是紧要的身体一部分,辅助发音,保持面部外形是牙齿除切咬、咀嚼外的其它重要功能。要想长寿,没有牙齿的健康那就是空想,爱牙和护牙,要从小建立起意识和习惯。面对这些问题,小编为大家收集了“激光在种植领域中的使用现状”,敬请阅读,希望小编的分享可以给您提供一些参考。

种植手术时,侵入最小化的激光切开法。这里有一点很典型—在使用单色光(激光)切开时出血很少,这就保证了手术时能有高度清晰的视野。

除了使用手术刀之外,运用激光(主要是二氧化碳激光)已于上个世纪六个年代成为外科医生的另外一个选择。迄今为止.这种软组织预备方法是公认的无创预备法,而且几乎不出血。不过最近几年,在关于”红一白”美观的讨论中,有观点认为在外科手术中采用激光切开法对于某些美观要求较高的区域不适用。

实际上,涉及激光在牙周组织结构上的应用问题,在重建外科手术上使用单色光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人们改变观念。激光的作用虽然得到有意识的许可,或者甚至受到欢迎—例如碳化—但在牙周外科手术时却完全不受欢迎。

转变观念

在过去数年中,因为可能在治疗中有清除细菌的作用,种植体周围炎也成为了激光治疗的一个适应症,这个适应症虽然是附带的,却又极其重要。下面这篇文章准备介绍激光在种植领域上的使用,并说明其重大意义。

激光应用在追求美观的种植术中

“美观的牙科医疗”,在短短的几年之前,这个概念还仅局限于牙齿硬 组织的颜色、表面、形状和位置的替代和变化。但这并不能满足患者和医生对达到美观的整体形象的要求—他们希望达到牙齿、牙龈和蹰的协调配合。这样,“美观的牙科医疗”这个概念就从本质上扩大到了追求美观的牙科种植领域,该领域得到了牙科重大进步的支持,并因而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

在过去这些年里,开发了大量的创新技术,这些技术的目标是创建或重新获得尽可能理想的种植床和龈缘,最早被称为“整形或美容种植术”。目前,追求美观的牙周外科这个概念已经得到了认可。

缝合材料和缝合技术

缝合使伤口在手术创伤后能够紧密闭合,伤口边缘能够准确的重新复位,从而支持、促进和影响第一期愈合。基于美观度和功能性的理由,在美容种植术中不再进行第二期愈合。就算有经验的激光外科医生在这方面也须转变观念。如果说在此之前,当他想避免伤口出血过多并使用缝合技术时主要是使用单色光(激光)的话,现在为了保证达到理想的美观效果,就不得不重新采用缝合材料了。

最好选择可吸收的多纤维缝合材料

首选材料是多纤维缝合材料,因为它引起的组织反应和形成的瘢痕通常都非常小;虽然单纤维缝合材料显示牙菌斑的堆积很小,但是同多纤维材料相比,它一般更加光滑而坚硬,因而也更难于操作。它要求打更多数量的结,而这是追求美观的种植术所应当避免的。一般来说,可吸引的材料—大多数是在聚乙二醇酸基础上的—优先选择使用。

激光对微生物的光热效应(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

在相关的国际文献中有一个众口一词的说法,即特定波长激光对那些引起种植体周围炎发生和恶化的细菌(革兰阴菌和厌氧菌)的作用。所有的作者都强调二氧化碳激光、固体掺铒石榴石(Er:YAG)激光和二极管激光在这些细菌的范围内具有足够的破坏力。不管情况如何,利用单色光(激光)对种植体表面堆积的细菌的这种效用都是可取的,即使对于追求美观的手术也是如此,尤其是在预备阶段已经清除了本来遇到的边缘牙周病的情况下。或者,用蒙贝利的话来说就是:“了解现在有些什么细菌并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以前都有些什么细菌”。

功率和时间参数因波长不同有时会有很大区别,如果能对其做出正确选择,就能避免损坏提供种植床的骨髓和邻接牙周和牙髓结构。细菌繁殖的牙齿或种植体表面的激光除菌是一个经过了验证的过程,很久以前我们就已掌握了大理相关的长期实验报告。

Angiosomen方案

基于众所周知的激光对口内组织的作用—光化学、光热学和电离织的性质—我们特别关注“在追求美观的种植术中使用的激光切开法策略”。这里引起普遍重视的主要是光热学效应。当组织的温度在激光反应时达到大约150摄氏度时,组织就会碳化,而这种效果绝对不是追求美观的牙周手术所要得到的。光烧蚀效应也可能会伤及血管,而血管在种植再生手术里却承担着为皮瓣或移植体等输送营养的任务。所以这里也不能承受相应的激光作用。这里必须对血管遗传方面高度重视;血管的重新形成是伤口愈合和再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避免组织过热

在激光切开法中,中心思想也是按照保障供给Angiosmen方案采取措施。这里可以列举切开法的三种方案:

•美观方案(没有瘢痕,定位于过渡区,美观带无重叠,保留生理结构,利用剩余组织进行重建),

•整形几何装饰的方案(例如滑行皮瓣:这里必须重视几何图形),

•营养供给方面/Angiosmen方案(重视动脉的毛血管区)。

在追求美观的种植术中,以下手术做法很有意义:

•“读”解剖图(简单?困难?),

•查明结构修改之处,

•重视血管走向(主血管走向从后往前,副血管是平行的,牙槽突几乎没有血管;牙槽突形成一个明显的分界线,不存在超越牙槽突的血管供应)。

外科手术措施

根据这些观点的考虑,在使用单色光(激光)时,以下的牙开法很值得推荐。

下颌:在牙槽突上;正中(正面)减压,或在第四区(侧面)里垂直减压;上颌:在牙槽突上部分有牙,只有正面减压,没有背面减压。如果不采取这种方法,也可以在无牙的上颌/下颌里进行无条件的前庭切开,此时要做隧道形成的工作。

单个牙齿:边缘切开,没有减压,这里也可以做骨膜剥离。

在追求美观的牙周外科手术里激光的适用边界

对前面所说的考虑事项做个总结,关于在追求美观的种植术中使用激光切开法,可以简单地表达成下面的主导思想,这个主导思想同时也是激光应用于本领域的界线:在切开之前,制订一个方案(“从头到尾考虑”);查明解剖上的变更;Angiosmen方案里要重视的地方—供给区(血管)的边界预先规定了切开法;重视血管形成的完整性,重视光热学和光烧蚀的激光效应;不要在血运不足的区域使用激光或者甚至用来切开。

适用于追求美观的种植术的掺铒钇石榴石激光的波长

自现在的第三代产品推出以来,掺铒钇石榴石激光就能在追求美观的种植术中成功使用了。激光最早主要应用于预防方面的牙科医疗:在牙科医疗中有一个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理想,那就是能够不用旋转器械处理牙体硬组织的想法。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未和80年代初,主要在亚洲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通过激光预备牙齿里的龋齿。但是山本等人很失望地放弃了这些尝试,得出当时可以运用的激光系统不可能对牙硬 质进行处理的结论。突破口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德国的Keller和Hibst研究小组成功地建立了固体掺铒石榴石(Erbium-YAG)激光。到那时为止,它是唯一经过科学验证能够适用于处理牙体硬组织的激光。

通过固体掺铒石榴激光,“照射”并处理牙体硬组织里的小缺损,这为固位固定修复提供了良好的粘合条件。不过,关于对边缘必须清楚明确这样的要求,在激光龋洞窝洞边缘预备提出的要求同机械预备时提出的不一样。

在相应的人工环境报告之后,Keller和Hibst的乌尔姆工作小组促使人们在种植体赎罪发炎时,也使用固体掺铒石榴石激光对种植体表面进行处理。这样,也可以在种植技术方面使用这种激光了。Schwarz、Sculean和Reich在最近发表的出版物中指出,这种激光在牙周病和牙科种植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里提到的说法可能也适用于最新进入市场的Millenium-Waterlase激光—这是和Er:YAG激光有紧密关系的一个变种。这里已经开始进行相应的研究了,下一步我们可以期待其评估报告。

气体激光器

气体或二氧化碳激光器是进入市场最久的激光器,从20世纪80年代未期就已用于牙科医疗。它们发出波长为10.6微米的激光,并能在被水吸收得特别好,这就是它们在口内(含水的)组织里俱有良好的“切开作用”的原因。泊庣通过发射传导臂或空心纤维传到目标点,而这在后牙区域会在一定程度上赞成操作困难。

许多作者强调使用气体激光哭会使切开时出血极少。牙齿、口腔颌面外科几乎所有的手术切开都可以用二氧化碳激光器进行。从追求美观的种植术的观点来看,气体激光器光线侵入深度较小,这是一个重大优势。

Deppe和Horch一起详细说明了在实现再附着或重新结合条件下清除细菌繁殖的牙齿和种植体表面的污染,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认为二氧化碳激光器在另一个领域也使用得非常成功。这里有一份相应的五年长期研究报告。

半导体激光器

半导体激光器从90年代中期起进入了牙科市场,这们引入了一些特殊性,这使它们在牙科医疗中的使用非常有趣。

由于它们尺寸比较小,这些机器不占地方,制造激光直接通过接通电源后在半导体上的附着连接进行。

消毒灭菌

由于在这种类型的激光器上,电流能直接转化成激光(“注入式激光器”),所以它在全世界都备受重视。

细菌繁殖的表面—它们恰好在种植体周围炎和边缘上给治疗者造成困难—可以用半导体激光器照射从而得以清除细菌。通过光热学半导体激光器效应可以杀灭细菌。激光的功率和应用时间的选择以其不会给牙髓和骨骼或牙体硬组织造成热学损害为度。

Krekeler/Schmelzeisen和Bach开展

相关阅读

口腔种植导板研究现状


口腔种植导板研究现状

自从Branemark教授偶然发现钛与骨发生了牢固的结合,并将钛引入种植体研究,学者对口腔种植手术研究日益增多。口腔种植以惊人的速度在不断发展,现在牙列缺失后种植修复已经成为安全和可靠的治疗方法,并且种植术后的功能及美观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程度。

以往的种植手术需要术者根据颌骨的骨质量和解剖结构来设计种植体植入的角度和位置,一般需在手术中翻开黏骨膜瓣后评估确定进行手术。近年来微创不翻瓣牙种植技术以其可以减轻患者对种植手术的恐惧心理,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肿胀、疼痛、不适,减少术后感染风险,降低牙槽骨吸收,避免切口瘢痕有利于软组织美学效果恢复等优势被广泛采用。在非直视情况下手术对术者来说挑战极大,而种植导板的应用使微创不翻瓣手术成为了可能。

1. 种植导板分类及特点

1.1 按种植导板制作的方式

种植导板可分为传统种植导板、数字化种植导板、改良式种植导板。

1.1.1 传统种植导板

传统种植导板用真空成型机将压膜片压制成的简易导板。这种导板成本低廉,制作简单,指导种植修复体的位置和方向,多用于骨量条件比较好的患者。对于多颗牙缺失、牙槽骨骨量不足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种植体植入的导向作用精确性差,甚至有可能造成种植体植入失败。

1.1.2 数字化种植导板

数字化种植导板是基于CT数据,通过专业的种植软件设计,结合快速成型等技术制作的种植导板。此种导板,能很好的控制种植体植入方向、角度、深度。但其加工制作过程存在多个步骤,每个步骤都可能造成误差,而且需要其他软件、设备配合使用,成本较高,受患者开口度的影响,降低了对种植位点和方向的控制力。

根据种植外科导板的支持方式不同分为黏膜支持式、牙支持式、混合支持式、骨支持式:(1)牙支持式导板:导板固定于缺牙区邻牙上,适用于单颗牙缺损或者缺牙数目较小的牙列缺损;(2)粘膜支持式导板:导板直接固定在缺牙区粘膜上,适合用于连续多颗牙缺失的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3)混合支持式导板:利用余留的天然牙和黏膜组织共同支撑,多用于缺失牙较多的患者尤其是游离端缺失的情况;(4)骨支持式导板:手术需要翻瓣,将导板直接固定于缺牙区骨面上,适用于缺牙数目较多的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患者。

1.1.3 改良式种植导板

改良式导板利用患者已有的义齿或者先行恢复上部修复体并合影像标志物与CT图像上设计种植体植入位置,将其转换至模型上从而制作导板。这种导板配有外科机头导向装置,装置机头延伸部位与导板相匹配。改良式种植导板去除钻头多级引导手术理念,避免频繁更换引导套筒,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操作步骤,使得术区充分暴露、冷却水顺利进入术区。

1.2 按指导程度种植导板可分为非限制导板、部分限制导板、全程限制导板

非限制导板又称位点限制式导板,仅提供种植区植体植入的理想位点,未控制植入的方向、角度和深度。部分限制导板,仅控制种植体植入的第一钻,限制了植入位点和方向,而后的逐步备孔则是由术者自由手控制导板,对植入深度、扩孔钻的直径没有限制。全程限制导板,又称完全限制导板,全程控制种植体植入的位置、方向、深度和角度。

1.3 按导板的用途分为放射导板、手术导板、修复性导板三大类

患者戴上放射导板拍摄CT,可获得患者口内软组织信息,融合CT数据可获取患者软硬组织的准确信息。手术导板,将收集到的患者信息整合后设计手术方案包括种植位点、方向、深度,并把这些信息转移到一个载体,在种植手术中使用。修复性导板,以修复体为导向,结合邻牙和对颌牙的咬合关系指导缺失牙区修复的导板。

2. 种植导板的应用和意义

种植导板是术前对患者所有信息判读后进行设计,帮助在手术过程中精确定位,减小手术误差的信息载体。目前种植导板应用主要在部分骨量不足或离重要解剖结构距离较近的单颗或多颗牙种植、前牙美学区单颗或多颗牙列缺损、半口牙列缺失或全牙列缺失进行种植固定义齿修复的患者。种植手术过程中,将种植体植入到理想的位置、最大限度地利用骨量并且确保不伤及邻近的重要组织结构是种植的目标。对于复杂病例,可能出现骨壁侧穿、种植体方向和深度偏差、邻牙损伤、邻近解剖结构损伤、上部修复困难,使得种植修复失败。种植导板作可将设计的种植体精确地定位于颌骨内,调节上部结构,为后期修复的功能与美学效果提供保证。种植导板的应用降低患者损伤、简化手术复杂程度,提高种植修复的精确度,极大地推动了种植技术的发展。

3. 种植导板精确性评估

对于种植导板精确性的研究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在做,Van Assche N等通过电子和手工文献检索对19个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种植体肩部的平均误差为0.99 mm(范围从0~6.5 mm),在根尖为1.24 mm(范围从0~6.9mm)。平均角度偏差为3.81°(范围从0°~24.9°),与没有使用导板相比,使用种植导板进行手术,所有偏差参数都有显著的差异。使用导板的数量是非常重要的,影响了模板的顶点和角度偏差。颌骨状况对精确性没有显著的影响。当固定针增多时,偏差会减小。

Jan Dhaese在PubMed数据库总共31篇论文被选中,10个报告在术前植入计划和术后植入位置之间的偏差:一项体外研究报告显示平均偏差为1.0 mm,3个体外研究表明平均偏差在0.6~1.2 mm,在6个活体研究中发现了0.95~4.5 mm的偏差。有6篇论文报道,当立体定向手术与直接负荷合并时,并发症增加到42%。SarahKatherineTurbush的研究中,用牙支持式导板角度偏移为(2.26±1.30)°,肩部偏移距离(1.00±0.33)mm,根尖部偏移距离为(1.15±0.42)mm;骨支持式导板角度偏移为(2.17±1.02)°,肩部为(1.08±0.33)mm,根尖部为(1.53±0.90)mm;在粘膜支持式导板应用角度偏移(2.29±1.28)°,肩部(1.47±0.43)mm,根尖(1.65±0.48)mm。统计结果显示,这三种支持方式没有显著地角度偏差,但是牙支持式和骨支持式在肩部和根尖部距离偏差小于粘膜支持式。

种植导板的制作步骤较多,每个环节的误差最后都会累积导致最终导板的误差,误差较大最终导致种植手术失败。查阅相关文献在评估种植导板精确度时,影响导板准确性的因素尚未完全明确,主要因素如下。①口腔采取印模不够精确,或是石膏模型翻转误差,不能精确地反映患者口内情况,出现误差。②CBCT拍摄时由于患者移动、扫描层厚过高、扫描数据处理等可能造成误差。③三维重建过程中阈值分割提取不同密度骨信息时阈值不合适,影响数据准确性。④石膏模型和放射导板的扫描数据与CBCT数据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基准点定位误差和软件融合技术误差。⑤软件测量精度存在误差。⑥导板的加工制作,受CBCT图像质量和生产机器精确性影响,产生误差。⑦导板未完全就位,稳定性差,轻微移动使得定位不准产生误差。⑧仅用先锋钻导航情况下,由于操作误差,其他钻未完全按先锋钻钻入的通道进行制备也会产生误差。有学者研究发现得出无经验医师在垂直向偏差与角度偏差均较对照组增加的结论。⑨导板的支持方式不同对于种植手术的影响不同学者得到的结果不尽相同,有学者认为牙支持式导板的偏差值明显小于其余两种支持方式,有研究发现余留牙少的导板误差增大,然而也有学者研究发现不同导板支持形式所产生的偏差值间并无统计学差异。⑩在导板数量上的研究发现,运用单一导板和多个导板相比,各个偏差值参数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即导板数量的增加会降低数字化导板的准确性。

4. 应用种植导板的注意事项

应用种植导板进行手术时,适应症的选择极为重要,如若患者张口受限,导致种植导板就位困难,难以实施手术。术前仔细研读患者CT,对其骨量骨质进行评估,对种植手术进行设计,降低手术困难,避免术中改变治疗计划。手术按照导板说明书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失误造成导板破裂、不能就位,影响手术进程。导板固位不良,可能导致穿孔、牙槽嵴骨裂、种植位置改变影响上部修复体的修复导致种植失败。术中由于种植导板阻挡,手机头部出水不能完全满足冷却需求,如若操作不当可能引起骨灼伤,最终导致种植手术失败。种植导板固位需要固位钉,较常规种植手术增加手术创口,如若护理不当可能引发感染。

5. 展望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精准医疗更加深入人心,从传统种植导板到数字化种植导板,不断精益求精,利用现有的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种植导板作为种植导向信息的载体,不仅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种植位点、方向、深度增加手术的精确程度,而且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医师在术前与患者沟通更加直观,使患者更清晰的了解自己的种植手术,也对手术增加信心放松心情。现有研究表明数字化导板在一定程度上精确度高于自由手及传统导板,随着技术的改进和完善,以后种植导板的精确度会得到保证,精准医疗不断发展,医生在熟练学习后种植导板会应用更多。虽然目前数字化导板的造价很高,但随着材料学不断发展相信以后会有更加经济适用的材料出现,使得种植导板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使用。

来源:杨晓晨,何东宁,姜向瑞.口腔种植导板研究现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01):9-11.

国内种植牙发展现状


国内种植牙发展现状

种植牙是近年来兴起的新的口腔修复方式,作为技术含量极高的种植牙,其修复效果是极佳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种植牙在我国并为得以广泛的运用。本文让齿科专家来讲讲国内种植牙发展现状。

我国植牙技术其实在大约六百多年前就已有记载,只是真实性有待验证。据明代郎瑛的《七修类稿》中云:“嘉靖初(约公元十四世纪),有邓云翁者,福建闽县人,少遇异人,授之以种牙之方,凡延治者,通种过,则至老死如少壮之齿二有俱而只拨其病者,而他日老而不种者皆落、而种坚固也。往往士大夫受其益,真仙方也。”只是,真正从西方引进正统的种植系统也是90年代的时候。

在中国90年代中期,由于种植牙修复效果好,所以种植手术的开展的一哄而上,但由于种植医生缺乏必要的外科基础和种植适应症的掌握不好,使得失败率很高,以致许多单位停止这项工作。

中国人口众多,现在有许多国外有名的种植牙公司,包括Branemark种植体公司已打入我国市场,在许多大城市的口腔医学院校设立了口腔种植中心,这对我国的种植事业的发展加快了速度,但价格昂贵,一个人工种植牙一般至少需5000-10000元。在小城市的推广有一定的难度。

国内近年来,对种植体研究的单位也比较多,有好几家单位已取得生产许可证,质量上有明显的改进,但由于工艺上与国外仍存在差距,所以质量上与国外的种植体相比有一定差距。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种植牙发展现状的详细分析。虽然现在种植牙技术因为技术和价格以及各种原因,在我国并未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是随着牙科医疗技术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种植牙技术一定能够在我国得到广泛的运用的。

口腔黏膜病人的种植修复研究现状


口腔黏膜病人的种植修复研究现状

种植体支持的活动或固定修复体5年成功率在90%以上。然而一些全身系统性疾病和口腔黏膜病曾被视作是种植的禁忌症,因为其可能增加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或干扰愈合过程,此外,药物和其他治疗的应用也会影响种植体或其支持组织,导致种植失败。另一方面,口腔黏膜病人难接受传统的义齿修复,由义齿带来的压力和微小的移动都会引起损伤,溃疡,疼痛等不良反应。而种植体支持的义齿修复减少了黏膜损伤,可以改善说话,咀嚼,吞咽功能,进而明显改善这类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口腔黏膜病人的种植修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植体的成功率和种植体植入后对黏膜病的影响。文献中涉及的黏膜病主要有:口腔扁平苔藓,舍格伦综合征,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系统性硬化病,外胚层发育不良。此外现有文献中病例报告较多,缺乏有说服力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

1.口腔扁平苔藓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慢性炎性疾病,患病率为0.1%~4.0%,中年女性多见,大部分患者局部有疼痛、粗糙不适等临床症状,WHO将其列入潜在恶性病变的范畴。OLP缺牙患者能否种植修复一直以来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OLP会增加种植失败的风险,因为上皮细胞的粘附力下降,影响黏膜与种植体钛表面的结合,细菌会进入种植体周围,增加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从而导致种植的失败。另一方面,口腔上皮与种植体钛表面的密切接触可能加重OLP症状。但也有观点认为钛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风险很小。而且种植体支持的义齿也能减少与口腔黏膜的接触,增加义齿稳定性,从而避免义齿与口腔黏膜间的摩擦。

在Pons等的研究中共涉及60个OLP患者,植入199枚种植体,其中有3例OLP相关的口腔鳞状细胞癌。在Hernández等设计的一项前瞻性研究中,共有18个OLP病人植入56枚种植体,种植体成功率为100%,黏膜炎发生率为66.6%,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为27.7%。在Czerninski等回顾性研究中,共14个OLP病人植入54枚种植体,种植体成功率为100%。研究人员还对比了植入与未植入种植体的OLP病人的症状,发现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以上的研究表明OLP并非种植的禁忌症,OLP患者种植体的成功率也与正常人相当。

López等人的研究发现OLP种植患者黏膜炎、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分别为17.86%和25%,对照组为18%和16%,两者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表明OLP并非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因素。虽然OLP患者种植体周围炎和黏膜炎的发病率略高于对照组,但是种植体的存在并没有使OLP恶化,有文献报道,种植修复后OLP患者的症状反而得到了改善,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不良修复体造成的损害得到了解决。一些病例种植体失败不是因为OLP,而是因为患者机能异常,口腔卫生差,牙槽骨质量差。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OLP患者需要长期使用激素,这会增加骨质疏松症的风险,降低种植体的成功率。种植手术应该在OLP缓和期进行,此外应特别重视口腔卫生,定期规律的随访,以便及早发现种植体周围感染,恶变,尤其是有吸烟、喝酒、癌症史及潜在恶变的患者。Czerninski、Gallego、Abu各报告了1例发生在OLP患者种植体周围的口腔鳞状细胞癌。

2.舍格伦综合征

舍格伦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jS)又名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其中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29%~0.77%,女性多见,发病年龄多在40~50岁。SjS患者唾液腺受累导致口干,烧灼感,疼痛以及吞咽困难,口腔清洁能力下降,口腔菌群也发生了变化。龋失补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但因为义齿固位困难以及佩戴后的疼痛不适又很难接受传统的义齿修复。Payne等在3个SjS患者口内植入26个种植体,成功率为88.4%。Binon报道了1例67岁男性SjS患者,接受6个种植体支持的覆盖义齿修复,并跟踪随访13年,患者的美观和功能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Korfage等的回顾性研究中,50个SjS患者接受了种植修复,在平均46个月的随访期内,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率为14%,种植体成功率为97%,并且患者的满意度都很高。虽然病例有限,但以上研究表明相比传统修复,SjS患者对种植修复的满意度更高,且种植体的成功率也与正常人群相当。需要注意的是SjS唾液分泌少增加了生物膜相关的种植体周围炎和种植体周围组织疾病的易感性。此外对于严重的SjS患者,还要评估手的活动能力,因为患者必须有足够的能力维持口腔卫生。

3.外胚层发育不全综合征

外胚层发育不全综合征(ectodermaldysplasia,ED)是一种以毛发、汗腺、牙齿等外胚层来源的组织发育不全或形态缺陷为特征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其发病率为1:10000-1:100000,男性多见。ED患者常伴有面部和牙齿发育畸形,如无牙或缺牙、融合牙、锥形牙、釉质发育不良、牙间隙、牙槽嵴发育不良等,采用义齿恢复患者的外形及口腔功能非常必要。但是由于ED患者牙槽骨严重萎缩、唇部肥厚、舌体肥大及没有牙齿咀嚼经验等特点,采用传统修复体固位困难,不稳定,并随年龄增长常需重作义齿。目前认为种植修复是比较理想的修复方式,但也存在着种植体初期稳定性不足,患者年龄小,种植时机的选择等问题。

在吴轶群等的1项前瞻性临床研究中,利用骨增量结合颧种植体和传统种植体进行口腔功能重建,治疗10例成年ED患者,术后效果良好,种植体成功率为88.75%。张庆福等对1例牙槽骨重度萎缩的ED患者,通过自体髂骨游离移植、引导骨再生技术结合种植固定桥修复方法恢复患者牙列缺损。在Bergendal等的研究中21位5~12岁的患者植入了33枚种植体,成功率仅为35.7%。失败的原因在于患者嘴巴小且骨量不足。在Sweeney等对14位患者的研究中,17~20岁进行上颌重建,12~20岁进行下颌重建,成功率分别为80%和91.3%。下颌的成功率高于上颌,成人高于儿童。

对于ED患者,种植体的植入时机,植入部位必须慎重考虑。尤其对处于生长期的ED患者,虽然早期治疗意义重大,可以促进面部及颞下颌关节发育,促进说话咀嚼吞咽功能的发育,但是随着生长发育也存在着种植体移位的风险。现在种植的年龄仍存在争议。Imirzalioglu等建议无牙合3岁就可以开始种植,缺牙患者可以推迟到12岁。上颌建议等待生长发育停止后,一般17岁以后种植。而Percinoto等不建议对生长期儿童进行治疗,除非是特别严重的病例。ED患者种植的另一个难点在于骨量不足,特别是上颌骨。文献中建议采用骨移植,引导骨组织再生,上颌窦提升等技术增加骨量,使患者牙槽骨实现宽度、高度上的增量和上下颌牙槽骨空间位置的改善,然后在上下颌骨牙槽骨植入种植体进行修复。

4.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EB)较少见,多为先天性家族遗传性皮肤病。除皮肤、指趾甲损害外,还有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损害,以营养不良型多见和严重。EB患者受到轻微的摩擦创伤都会造成糜烂溃疡和大疱,重者可见牙槽骨吸收,伸舌受限,前庭沟狭窄,小口畸形等,因此很难接受传统义齿修复。在Candel-Marti等的研究中16个EB患者植入92枚种植体,成功率为75~100%。在12~108个月的随访期内,86.7%的患者因义齿摩擦生成溃疡,但是种植体周围未发现炎症或大疱。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手术局部麻醉、切开翻瓣、盐水冲洗都可能会刺激黏膜形成大疱。EB患者进行种植修复,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5.系统性硬化病

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以皮肤变硬和增厚为主要特征的结缔组织病,女性多见,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口腔表现为口干,张口受限,舌系带变短,牙周间隙增宽,牙龈退缩,牙齿脱落,牙槽骨萎缩等。SSc患者口腔疾病的治疗受限于张口受限和僵硬的舌头,此外手部的畸形也削弱了患者清洁口腔的能力。传统的可摘义齿修复可能因为缺乏义齿承托区,边缘封闭区改变,没有足够的基牙而导致失败。种植修复虽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活动义齿的缺点,但也受限于患者的口腔情况。文献中SSc患者种植修复的报道极少。Zigdon等报道了1例12枚种植体支持的全口固定修复。

综上所述,对于口腔黏膜病人而言,种植修复是一种可靠的治疗选择,有很高的成功率,口腔黏膜病不应被视作是种植的禁忌症。但是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治疗指南,口腔黏膜病人的种植现在应遵循正常人群的治疗指南。而且长期随访是必须的,以便于监测种植体以及黏膜病的发展情况。

种植牙——修复领域的最新进展


人工种植牙技术为口腔修复领域的最大进展之一,从根本上改变了口腔修复的传统观念和修复方式。人工种植牙是目前最近似自然牙的一种修复缺牙的方法。此项技术随着材料科学、口腔外科学、口腔修复学、牙周病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众多学科的发展而迅速发展,已能够有效地应用于临床。人工种植牙是以手术方法将种植体植入到缺牙部位,种植体的基本形式包括埋植型二段式及非埋植型一段式种植体。待种植体愈合后再在其上完成牙冠的制作。此种修复改变了以往假牙的固定方式,通过种植体与牙槽骨的骨性结合而固定在牙槽骨内,将咀嚼力量直接传导到颌骨内,因此固定效果好,能较好地恢复咀嚼功能,舒适而无异物感,不影响发音,受到患者的欢迎。
人工种植牙成功的关键是,种植体能否与牙槽骨达到完好的骨性结合,首先需选择与牙槽骨有较好生物相容性的材料,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纯钛或钛合金,无论在其表面是否有羟基磷灰石涂层,均有很好的修复效果。而适应症的选择也是种植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主要适合于身心健康、牙齿及骨骼也发育完成定型的成年人,缺牙在半年左右,口腔卫生状况适合种植的人,而年老体弱、口腔卫生差、患有全身、消耗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血液病、糖尿病、结核、中晚期肿瘤,或正在接受放疗者),无论缺牙多少,均不宜做种植。
由于患者缺牙后口腔组织结构变化不同,需根据临床检查、X线牙片和断层片、模型分析以及医师的经验进行综合分析。以CT等先进手段对种植区及全颌进行三维图像扫描,根据牙槽骨情况及与上颌窦、鼻腔、下牙槽神经管等解剖结构的关系,以及牙合关系等,由计算机辅助设计确定种植部位及方向、角度。人工种植牙在临床上已获得成功,但对如何保证其远期效果及获得更接近于自然牙的种植体是今后的研究重点。对种植体与骨界面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种植愈合的生物诱导及各种生物相容性材料的开发为今后的研究创造了条件。人工种植牙可用于单个牙、多个牙及全牙列缺失的修复。还可应用于颌骨缺损义颌的修复,并可将种植体用于眼球缺失义眼修复的固位;耳缺损义耳修复或助听器的固定,鼻缺损义鼻及颌面部缺损假面修复的固位等,从根本上提高了这些修复的固位效果。

现在种植牙修复普遍吗


种植牙已经进入中国好几年了,而越来越多的缺牙患者选择了用种植牙技术对自己缺失的牙齿进行修复,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种技术呢,我们来听听院数字口腔中心牙科专家的分析:

专家指出,种植牙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是因为种植牙比传统的牙齿修复技术有着以下不可比拟的优点:

1.功能强:能很好地恢复牙齿功能,咀嚼功能大大优于其他传统假牙。

2.不磨牙:依靠自身的人工牙根进行修复,不用磨旁边的健康牙齿,对牙齿没有任何伤害。

3.固位好:不使用传统镶牙的卡环或牙套,人工牙根牙槽紧密结合,像真牙一样扎根在口腔里,具有很强的固位力与稳定性。

4.美观:可以根据就诊者的脸型、其他牙齿的形状与颜色制作牙冠,达到整体协调和美观的最佳效果。

5.舒适方便:不使用活动假牙必需的基托与卡环,没有异物感,非常舒适、方便,而且有利于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

6.操作简单:采用局部麻醉,创伤小,术后不适反映小。一般种植体植入术只需要几十分钟即可完成,。选用的是与人相容性极好的生物材料。

看了上面专家的介绍,如果您还有种植牙其他方面的疑问,您还可找专家在线咨询,将有专家通过网络问诊,在线详细分析具体病情,让你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自身的状况,帮你尽早解决疾难题。

种植牙 让缺失牙在种植中“重生”


种植牙 让缺失牙在种植中“重生”

只因一颗牙,生活全乱了

Helen是个漂亮的英语老师,讲课生动,深受学生欢迎。一个多月前和朋友出去玩,她不小心摔倒碰掉了上门牙,当时就感觉讲话漏风,因此赶快到附近的医院镶了假牙。

镶上假牙后不到一周,Helen就苦不堪言:假牙影响发音,导致语音变调,更让她伤心的是一张口就露出金属钩,实在难看。原本爱说爱笑的她,现在最怕的就是张口。但是她经常要教学生练发音,不张口怎么行?因为心情烦躁,再加上假牙咀嚼无力,她饭都懒得吃了,一个月下来,瘦了十多斤,整个人病恹恹的,最后晕倒在讲台上……

一颗牙齿就打倒了原本健康的她,并且还把她的生活搅得天翻地覆,躺在病床上的Helen说:“现在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再长出一颗新牙”。知道了Helen的遭遇后,上海沪申五官科医院口腔科的专家告诉她——

牙齿“重生”不是梦

众所周知,我们一生只有乳牙、恒牙两副牙齿。恒牙掉一颗则少一颗,不能再生,就像Helen的情况。科学工作者虽不能让人类再生一副新牙,但利用仿生学的方法研制成功了人工种植牙这种仿生器官,将其植入牙床后,不仅形态逼真、美观、感觉就像真牙一样。该种植技术能修复恒牙缺失,重建咀嚼功能,提高人类生存质量,因此被誉为“人类的第三副牙齿”。Helen心动了,但她还有些担忧——

种植牙手术有无风险?

种植牙手术是一种很小的牙槽外科手术,类似拔牙,手术完全无痛,风险小,术后即可吃软食。一个漂亮的种植体植入术只需要几十分钟即可完成。

其实种植牙技术经过40多年的发展,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成功率和耐用性都很高,根据瑞典学者的研究,成千上万个种植牙患者中,在正常使用下,种植体经过了20至30年后仍能保持正常。

Helen的担忧消除了,爱美的她又提出了新问题:“种植牙会不会看上去很假?戴着很不舒服?”

像烤瓷牙一样漂亮,像真牙一样舒适。

种植牙有三大优势:①稳固牢靠;②舒适美观;③安全持久,不伤邻牙。

Helen对种植牙舒适程度的担忧消除了,但是她还有一个问题——

我适合种植牙手术吗?

牙科吧专家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发现以下三种情况的患者最适合采用种植牙技术治疗牙齿缺失:

第一,前牙脱落

Helen就属于这种情况,如果采用活动假牙修复,需使用卡环或基托,影响美观和发音。选用种植牙就如同自然长出的牙一样美观,完全避免假牙带来的麻烦。

第二,缺牙的后方没有真牙

此时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均不理想,而种植牙的修复效果最理想。

第三,全口或半口缺牙

如果采用活动假牙修复,随着年龄增加,上、下牙槽骨严重收缩,可能出现因舌体运动和咀嚼食物时假牙移位或翘动,损伤粘膜,造成口腔粘膜溃疡,长期口腔粘膜溃疡可导致口腔粘膜癌变。种植牙则完全可避免以上情况发生。

“我的牙齿真的‘重生’了”

反复权衡利弊后,Helen决定接受种植牙手术。“重生”自己的牙齿。医生综合分析了她的失牙后牙槽骨及牙床的变化情况后,为她设计了一套个性化的种植方案。首先在她原来牙槽窝内钻个小孔,然后将人工牙根植入其中,并测量植入的人工牙根有足够稳固性,整个手术过程Helen没有感觉到任何痛苦。如今,她新“长”的牙齿和其他的自然牙一样和谐统一。她高兴的说:“人工种植牙真好,跟真牙完全一样,不怕酸不畏冷,既舒适美观又避免了假牙的清洁麻烦和影响发音的缺陷。现在我的牙齿真的‘重生’了”。

牙齿种植:邻近自体碎骨移植在种植牙中的应用


探讨种植体周骨缺损采用邻近自体碎骨同期移植的治疗程果。

方法

对58颗种植体周有骨缺损者采用邻近自体碎骨同期移植充填缺损。其中35颗种植体周移植碎骨用钛膜固定。

结果

2颗种植体周植骨明显吸收,种植体松动失败,其余均获得成功,临床随访1-5年种植牙功能和形态良好,未见明显骨吸收。

结论

对种植体侧方、根方、颈部等局部骨缺损,用自体邻近碎骨同期移植解决种植床骨量不足,简单实用效果好。

[关键词]种植牙;自体骨移植

种植牙是近年来临床广泛开展治疗牙齿缺失的成熟技术。许多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缺牙区局部牙槽骨骨量不足,限制了种植牙的应用,影响种植牙的远期疗程,降低了种植牙的成功率「1」。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缺牙区局部骨量不足时种植手术同期植骨的可行性、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牙种植体植入同期植骨或骨代用品,补充植牙区的骨量不足是可行的「2,3」。从1998年起我们引用Frialit-2种植系统,在所有278颗种植体中对58颗局部牙槽骨骨量不足的患者进行了同期邻近自体碎骨移植,解决了种植体周骨量不足的问题,扩大了种植牙的应用范围,取得了良好的远期疗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南京一种植中心就诊患者共31例,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2058岁。采用二段式螺旋柱状纯钛酸蚀喷涂德国Frialit-2种植系统,共植入Fralit-2种植牙58颗,均同期行邻近自体碎骨移植术。

1.2手术方法

根据口腔临床检查、缺牙区加钢球摄X线片、牙颌模型、种植术中观察确定骨量缺失的多少。根据骨量不足的范围和程度,分别采用种植区局部取骨、拔牙区取骨或颏部取骨的方法。按Frialit-2种植系统的常规操作步骤在种植区植人种植体后,将所取的骨皮质和骨松质碎骨混合后充填于骨缺损处,并用力压紧。对大而浅或植骨量较多的缺损用钛膜和微型钛钉固定(西安中邦公司),钛膜、碎骨以及牙槽骨之间无明显间隙。在减少张力的情况下关闭软组织切口,术后7d拆线。其中21颗种植区局部取骨,8颗拔牙区取骨,29颗颏部取骨(其中15颗为上颌窦底抬高术),有35颗种植牙的移植骨用钛膜固定。

1.3义齿修复

一期手术后46个月行二期手术去除钛膜和固定钉,并放置成形基台。3-4周后行贵金属烤瓷牙长期性义齿修复。

1.4义齿标准

我们采用Albrektsson「4」种植评价标准:①种植体无松动。②X线片显示种植体周围无透射区。③种植体功能负载1年后,垂直方向骨吸收少于每年0.2mm。④种植体无持续性或不可逆的症状,如疼痛、感染、麻木、坏死、感觉异常及下颌管的损伤。⑤达上述要求者,5年成功率85%以上,10年成功率80%以上为较低标准。$

2结果

58颗种植牙(均为上颌牙)行自体碎骨移植术后伤口无红肿、感染现象,所有切口均I期愈合。在用钛膜固位的35颗种植体中有5颗植入术后2个月左右钛膜暴露,取出钛膜后创口愈合良好。其中3颗种植体的移植骨未见吸收,2颗种植体的移植骨轻度吸收,但不影响种植体的稳定性。另外2颗移植骨的钛膜术后5个月取出,移植骨吸收明显,种植体周围有较多炎性肉芽,种植体松动失败。其余二期手术取出钛膜和微型钛钉时,新生骨与牙槽骨紧密结合,质地和界限不易分辨,种植体骨界面结合良好,未见骨吸收。

取骨区愈合良好,未见畸形和感觉异常。有7例颏部取骨患者取骨后6个月内有颏部不适、下唇麻木和下前牙敏感症状,6个月后逐渐消失。

除2颗失败外,56颗种植体均采用贵金属铸造基底冠,烤瓷牙修复。按照Albrektsson「4」种植评价标准,临床随访1-5年,56颗种植牙的稳固性、外形、功能、舒适感、牙周组织、X线片和自我感觉均满意。

3讨论

3.1邻近自体骨移植的方法

牙槽骨局部骨量的不足限制种植牙的应用,影响种植牙远期疗程。由于上颌骨骨质特点、上颌窦的存在和缺牙后颌骨吸收的结果,局部骨量不足主要发生在上颌,通常表现为:牙槽嵴高度、宽度、高度加宽度不足,牙槽嵴凹陷畸形。目前最常用的解决方法主要包括自体骨移植和各种骨代用品的植入。有学者指出自体骨移植的效果是所有移植材料中的金标准「1」。其主要原因是自体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骨诱导和骨传导特性以及良好的**。其缺点是需要开辟新的手术供区和有时骨量不足。在临床上对局部骨量缺损较少的病例我们采用骨凿或取骨器在种植区临近取骨,避免开辟第二手术野,减少手术创伤。对于骨缺损较多的患者,如上颌窦底升高术的病例,我们采用颏部取骨的方法。颏部取骨手术切口隐蔽,径路简单,取骨方便,创伤较小。取骨范围在两侧颏孔之间,颏部骨质厚密,取骨量大,只要在颏前部正中和颏下缘保留0.51cm宽度的骨质不破坏,就不会影响颏部的外形。虽然本组有7例出现不同的术后并发症,但6个月后症状逐渐消失,未留后遗症。$

3.2邻近自体碎骨移植的种类

非血管化的自体碎骨移植可以分为皮质骨、松质骨和皮质松质骨3种,它们各有优缺点「5」。皮质骨移植的优点是可以早期承担机械载荷,远期不易吸收,但是需要再血管化时间较长,抗感染能力较差,它一般用于需要早期受力的部位。松质骨的优点是再血管化迅速,易于成形,抗感染能力强,缺点是机械强度较差,远期可能吸收。皮质松质骨是皮质骨和松质骨的混合物,兼有二者的优点。我们在临床上是先将种植体植入,再根据骨缺损的量选择取骨区,将取出的骨皮质和骨松质剪碎混合后压紧充填于骨缺损处,然后根据移植骨固位的情况决定是否用钛膜固定。术后复查观察移植骨生长良好,二期手术时新生骨与种植区原有骨难以鉴别,种植体骨界面愈合良好。本组有5颗种植体的移植

骨因局部感染,钛膜暴露,于术后2个月左右取出钛膜,其中3颗种植体的移植骨未见吸收,2颗种植体的移植骨轻度吸收,但不影响种植体的稳定性。而另外2颗移植骨感染暴露的钛膜都是术后5个月后取出,移植骨吸收明显,种植体周围有较多炎性肉芽,种植体松动失败。这表明白体移植的碎骨在移植后2个月已成活,并与缺损区原有骨紧密相连。一旦发现固定的钛膜感染暴露,早期取出钛膜移植骨仍能成活再生,并不影响种植体的成功。如果不及时取出感染暴露的钛膜,移植骨逐渐吸收,最后导致种植体松动失败。$

3.3邻近自体碎骨移植的固定

自体碎骨移植后需要有良好的稳定性,否则容易失败「6」。移植碎骨量较大和大而浅的骨缺损需要固定,最常用的固定材料有钛膜、钛网和生物膜等。Von-Arx等「7」在临床中对15例患者使用微型钛网和微型螺钉对移植于种植床的骨加以固定,平均6个月后去除钛网,移植骨生长良好,**1例出现软组织裂开导致钛网暴露。我们对35颗种植体的移植骨采用西安中邦公司生产的钛膜和微型钛钉固定,虽然价格便宜,操作简便,固位效果可靠,但有7颗种植体移植骨固位的钛膜感染暴露,占20%(7/35)。应用钛膜固定时应注意:①钛膜应略大于植骨区的范围。②碎骨颗粒应压紧,钛膜应紧贴碎骨,不留间隙。③钛膜表面要有足够厚度的健康口腔黏骨膜覆盖。④钛膜不应皱折,边缘不应尖锐。⑤大块

骨移植不宜用钛膜固定。一旦发现固位的钛膜感染暴露,应尽早取出,以免影响移植骨的成活。

短的种植体在种植牙术中的运用


短的种植体的优势:
1,避开重要的解剖结构。
2,将植骨的需求降到最低。
3,避免由于植骨过程带来的风险和费用。
4,消除了植骨过程所必需的额外的愈合时间。
5,将种植体植入的可能提到最高。
6,提高病人的接受度。
7,简化你的治疗过程。
8,提供一个临床证明成功的治疗手段。
一、病史
谢某,男,31岁。左上后牙缺失半年余,在外院就诊时因缺牙区的骨量不足及缺牙区龈颌距离过小,种植牙修复的要求被拒绝。来我诊所就诊时,仍希望采用种植牙方式来修复缺牙。

二、临床检查
1,16、17缺失。
2,咬合位时,16缺牙区的垂直空间距离约4—5mm,17缺牙区的垂直空间距离约1—1.5mm。
3,x-ray、CT扫描示:右侧后牙牙槽骨高度不足,16位置嵴顶至窦底的骨高度约2.5mm,17位置嵴顶至窦底的骨高度约1mm。
4,15树脂充填,继发龋,根管治疗后,根充尚可。
三、诊断
上牙列缺损。
15死髓牙(RCT后)。
四、种植治疗计划
1,因47牙齿颌向伸长明显,已将要咬到上颌牙龈,造成无法修复17。患者接受只修复到16牙位。
2,选用bicon短种植体,采用改良上颌窦提升术+骨移植术,同期植入植体。
术中连接窦提升基台来稳定种植体的位置。
3,选取bicon5.0*6.0mm植体。
4,术后八月以后进行二期修复。

超声骨刀在口腔种植相关领域的应用


超声骨刀在口腔种植相关领域的应用

随着外科手术对精确和安全的要求日益升高,超声骨刀应运而生,它通过可控的三维超声振动,精确作用于硬组织,最大程度地避免损伤神经、血管和软组织;并能在高效截骨的同时,减少骨细胞因高温坏死,保证剩余骨组织活力。由于超声骨刀所具有的各种优势,目前已成为口腔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并逐渐推广应用于临床医疗工作中。

1. 超声骨刀的工作原理

超声骨刀利用的是高强度聚焦超声原理(HIFU)。HIFU通过一定的聚集方式将超声源所发出的声能量聚集一个特定区域内,形成一个声强较高的区域---焦区。HIFU引起组织破坏的主要物理机制是热作用,焦区内组织细胞的水汽化,蛋白氢键断裂。经过一定时间的细胞与超声相互作用,位于焦区内的组织细胞被破坏,而焦区外组织细胞基本不受损伤.超声骨刀利用该高强度聚焦超声波对特定硬度的骨组织具有破坏作用,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2. 超声骨刀的优缺点

2.1 优点

超声骨刀的工作频率为27~29 kHz,可破坏矿化、钙化组织(55 Khz以上频率才会对声阻抗低的软组织形成有效破坏)。同时设备内高灵敏度的传感器使得其识别能力加强,可保护软组织免受损伤。相比传统骨科动力系统相比,减少初学者在操作时误伤周围血管神经,更易上手。工作时超声骨刀不会产生大幅震动,术者更易控制;同时降低了患者紧张程度,减少了手术风险,改善了患者体验。

2.2 缺点

在临床运用的过程中,超声骨刀的缺陷也逐渐显露出来。在致密骨质的切割中效率不良;设备的成本高于传统器械,金属刀头易磨耗,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在未有效冷却的时候,超声骨刀的机械能量会扩散至临近组织,导致局部温度过高,损伤细胞。

3. 超声骨刀在口腔种植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3.1 组织学研究

Stoetzer等使用超声骨刀对大鼠进行骨膜分离手术,术后立即进行免疫组化和组织学分析,结果表明超声骨刀对软组织,特别是骨膜以及周围组织损伤小,甚至达到无创伤水平。

3.2 临床应用

3.2.1 上颌窦提升

上颌后牙区常由于牙槽骨先天发育不足或后天病理性吸收而导致垂直骨量不足,目前上颌窦提升术被认为是为植入种植体提供充足骨量的最常用方法。在上颌窦外提升术中,超声骨刀精确可控的切割技术大大降低了上颌窦粘膜的穿孔率和动脉损伤,并缩短了手术时间。

3.2.2 种植体位点预备

超声骨刀具有选择性切割,精确度高等优点,能精确钻出种植窝,减少对骨的热损伤和机械损伤,同时还能刺激种植体周围骨生成,减少炎性因子产生。种植体的稳定性较高,适用在接近神经、血管、上颌窦底部位的种植位点预备。

3.2.3 自体骨移植术

由于自体骨同时具备成骨、骨诱导和骨引导能力,被认为是口腔骨移植的金标准。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超声骨刀的选择性切割和各种配套刀头能使医生从更复杂的部位取骨而避免对软组织的损害,冷切割高聚焦超声技术能够在高效截骨的同时有效降低术区温度,减少对骨细胞的热损伤,保证剩余骨组织的活力。

4. 结论

超声骨刀精准切割的优点十分符合微创和创新的外科理念。虽然超声骨刀用于切割较大的密质骨时所需时间稍长,但此局限性还是能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并在器械的改进后日益改善。总之,超声骨刀能促进口腔种植手术的实施,并将会在种植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来源:孙谋远,楼俊佑,黄清波,卢愿.超声骨刀在口腔种植相关领域的应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7,4(15):7+9.

邻近自体碎骨移植在种植牙中的应用



一、邻近自体骨移植的方法

牙槽骨局部骨量的不足限制种植牙的应用,影响种植牙远期疗效。由于上颌骨骨质特点、上颌窦的存在和缺牙后颌骨吸收的结果,局部骨量不足主要发生在上颌,通常表现为:牙槽嵴高度、宽度、高度加宽度不足,牙槽嵴凹陷畸形。目前最常用的解决方法主要包括自体骨移植和各种骨代用品的植入。有学者指出自体骨移植的效果是所有移植材料中的“金标准”。其主要原因是自体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骨诱导和骨传导特性以及良好的安全性。其缺点是需要开辟新的手术供区和有时骨量不足。在临床上对局部骨量缺损较少的病例我们采用骨凿或取骨器在种植区临近取骨,避免开辟第二手术野,减少手术创伤。对于骨缺损较多的患者,如上颌窦底升高术的病例,我们采用颏部取骨的方法。颏部取骨手术切口隐蔽,径路简单,取骨方便,创伤较小。取骨范围在两侧颏孔之间,颏部骨质厚密,取骨量大,只要在颏前部正中和颏下缘保留0.5—1 cm宽度的骨质不破坏,就不会影响颏部的外形。

二、邻近自体碎骨移植的种类

非血管化的自体碎骨移植可以分为皮质骨、松质骨和皮质—松质骨3种,它们各有优缺点。皮质骨移植的优点是可以早期承担机械载荷,远期不易吸收,但是需要再血管化时间较长,抗感染能力较差,它一般用于需要早期受力的部位。松质骨的优点是再血管化迅速,易于成形,抗感染能力强,缺点是机械强度较差,远期可能吸收。皮质—松质骨是皮质骨和松质骨的混合物,兼有二者的优点。

三、邻近自体碎骨移植的固定

自体碎骨移植后需要有良好的稳定性,否则容易失败。移植碎骨量较大和大而浅的骨缺损需要固定,最常用的固定材料有钛膜、钛网和生物膜等。应用钛膜固定时应注意:
1、钛膜应略大于植骨区的范围。
2、碎骨颗粒应压紧,钛膜应紧贴碎骨,不留间隙。
3、钛膜表面要有足够厚度的健康口腔黏骨膜覆盖。
4、钛膜不应皱折,边缘不应尖锐。
5、大块骨移植不宜用钛膜固定。一旦发现固位的钛膜感染暴露,应尽早取出,以免影响移植骨的成活。

本文关键词:种植牙的常见问题 植骨 牙科医院推荐

牙齿种植:位点保存技术在种植中的重要应用


什么是位点保存?

种植体植入的区域称为种植位点。位点保存是指在拔牙的同时或之后,采取一定的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牙槽骨的吸收,为后期种植提供足够的骨量和良好的骨质。

为什么需要位点保存?

牙槽骨是高度可塑性组织,是人体骨骼系统中最活跃的部分,它会随着牙的生长发育、脱落替换和咀嚼压力不断改建、变动。拔牙之后,自然愈合的牙槽骨的体积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减少,水平方向的宽度(颊舌向宽度)平均减少3.8mm,垂直方向的高度平均减少1.24mm。临床研究证明,运用位点保存技术可以减少这种萎缩。

保存(preservation)这个词其实是个谬误因为保存是指将原来有的东西留存下来,然而拔牙后有一部分骨是无论如何也留不住的。这种注定会消失的骨叫固有牙槽骨,是一层多孔的骨板,其中包含了很多束的牙周膜纤维因此也有个别称束骨。拔牙后因为失去牙周膜的支持和营养,固有牙槽骨会被逐渐吸收直至消失,目前还没有技术可以使它留存。这也就是为什么自然状态下,未经处理的拔牙创愈合后体积一定会有所减少。

骨板越薄,固有牙槽骨所占的比例越大;如果剩余骨板过于菲薄(通常为颊侧骨板),在拔牙后极有可能被完全吸收。对于拔牙后的即刻种植,颊舌侧骨板厚度至少要有2mm,如若不够,需以GBR技术予以补充。

为了实现以假乱真的美学修复,种植体三维方向的定位有一个确切的范围,因此对种植区域骨的宽度、高度以及骨质都有严格的要求。

种植医师在术前都会评估患者影像资料,当现存骨无法为种植体的正确植入提供足够的空间时,需要先进行一次牙槽骨扩增术,待种植位点处条件满足后(需在骨增量手术6个月之后),才可实施种植手术。如果能在牙拔除后立刻实施位点保存术,则能免去多一次手术的痛苦。

位点保存的方法

GBR(guidedboneregeneration引导骨再生技术):将生物膜固定在软组织和骨缺损之间,利用生物膜屏障阻止生长速度更快的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长入,创造出骨组织优势生长的环境,成骨细胞优先进入骨缺损,无竞争生长。通常还配合骨缺损处的骨移植。

生物膜除了能促进骨组织优势形成,还能防止植入物泄漏,协助创口封闭。

生物膜应根据创面剪为合适的大小,直接放置于充填物的表面,缝合时应该跨过膜而不能穿过膜本身。术后需预防感染,在术后6天或直至软组织伤口完全愈合的期间,要求患者每8小时口服抗生素,含漱0.2%洗必泰。

在牙槽嵴扩增术的众多技术中,GBR是目前公认安全、有效、可靠的骨增量技术,广泛运用于种植领域,如位点保存、牙槽骨扩增术和上颌窦提升,骨增量效果显著。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