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网

牙齿是人身上是重要的器官,牙齿主要的功能就是切咬,咀嚼食物,还有一些其它功能。有了牙齿的健康,身体的健康才有了保证,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平日的爱牙护牙工作。面对这些问题,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对可复性牙髓炎转变为不可复性牙髓炎的临床分析”,欢迎大家收藏与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对可复性牙髓炎转变为不可复性牙髓炎的临床分析

一、临床资料:

从1997年~2006年近十年间,本人陆续治疗了10例可复性牙髓炎经牙体窝洞保髓充填治疗后, 转变为有症状不可复性牙髓炎。

现介绍如下:年龄40岁~60岁。女性8例、男性2例。

1、症状特点:10例患者初诊时,均为Ⅰ类洞,中、深龋;主要症状是冷热或酸甜刺激疼,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缓解,而且病史中无任何自发疼痛症状,诊断为可复性牙髓炎。

2、 治疗回顾:初诊医师均给予去腐备洞消毒,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充填安抚,观察2-4周无刺激症状及自发症状后,去除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未做氢氧化钙垫底,酸蚀后应用古莎公司的杜勒菲勒复合树脂充填修复窝洞。1-6月后,上述病人再次出现冷热刺激痛,就诊后检查,充填物完好,无牙体损伤如冠裂等,叩痛(-)、牙周牙龈(-),冷热(++)敏感,主诊医师根据症状判断为“牙体敏感症”遂给予脱敏治疗,采用美国脱敏王反复脱敏;或者认为充填材料与窝洞之间有间隙,去除部分充填物再次充填,效果不佳,症状依旧。如此治疗后,冷热痛越发敏感,患者叙述稍微热一点冷一点都不舒服,而且去除刺激后,疼痛时间延长,缓解时间也延长,部分患者在上述症状的基础上,逐渐出现程度不等的自发痛,或者叩痛。此时,该患者的有症状不可复性牙髓炎的诊断可以明确了;但是另一部分患者单纯表现高敏的冷热痛,以及冷热痛的缓解时间延长,余症状无,病人非常痛苦。去除光固化充填物,检查窝洞无继发龋,洞壁光滑清洁无探痛点,转诊到我处时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以及完善的检查后,给予开髓并失活牙髓后,所有症状消失,上述病人均行根管治疗,观察一年无任何不适,仅有1人根充前,咬硬物造成冠裂,予以根充后做冠结扎,观察两月无症状,予以NP冠修复。

二、讨论

1、上述患者的初次诊断和治疗步骤上看无任何不适,因为牙髓的自我修复能力是很强的,据报道,95.4%的龋坏牙在龋损周围出现牙本质硬化,牙本质小管部分或全部地被矿物性沉积物阻塞;另外,63.6%的龋损牙中存在着修复性牙本质,且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数量与受损的初期牙本质数量成比例。而在已知材料中只有氧化锌丁香油糊剂能防止细菌在充填物下的定居和生长,同时,丁氧糊剂还能提供良好的边缘密封性。

2、我认为问题在去除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后,未做氢氧化钙垫底,酸蚀牙体后,充填光固化树脂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这10例患者是由于出现刺激症状后发现龋洞的。此时,龋洞由于细菌及其毒素和其他理化因素的存在,通过牙本质小管使牙髓受到低度、慢性刺激,形成牙髓充血,一旦去除龋坏,牙髓可恢复正常;但是,龋洞在去腐、备洞、消毒、隔湿、充填的过程中使得牙本质壁变薄,大部分牙本质小管口开放,小管内仍可能存在细菌及其毒性产物;另外2~4周后,酸蚀剂在酸蚀过程中能明显加大牙本质小管的开口,增加牙本质的通透性,促进细菌对牙本质的渗透,而且对一个深的窝洞进行酸蚀很可能造成牙髓损伤,酸蚀过后,未采用吸唾器辅助吸除口内液体,窝洞暴露在口腔环境中,再次被细菌污染,应用的光固化复合树脂,对于洞壁上的细菌无任何清除能力,以及酸蚀后的复合树脂边缘密封随时间延长,而趋于降低。正是这些刺激因素的继续存在,共同作用,才形成可复性牙髓炎转变为不可复性牙髓炎,失去了保存牙髓的机会。

3、对于不可复性牙髓炎的诊断过程要谨慎,详细询问病史以及全面的检查可使我们少犯错误,特别是温度测试检查。要掌握牙髓病的病理生理学知识以及临床分类,我们知道可复性牙髓炎转变为有症状不可复性牙髓炎的过程中,不同时期牙髓组织的病理生理变化不一样,临床表现也不同。

4、对于可复性牙髓炎的治疗,应当了解各种材料的性能特点,选用对牙髓无刺激性而且强度大又能抑菌或杀菌的材料如:玻璃离子和富士Ⅱ,这样可使临床医生能提高保存牙体的质量。

精选阅读

急性牙髓炎的常见预防方法


急性牙髓炎的常见预防方法

1.保持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早晚或进食后刷牙,饭后漱口,及时清除留在口里和牙齿之间的食物残渣和细菌,选用含氟牙膏对预防龋齿有一定作用。

2.注意儿童的饮食和口腔卫生。儿童饮食要多样化,适当吃些硬性和韧性的食物,可以促进其颌骨和牙齿的生长发育。不要让儿童含着糖块睡觉或者吃了甜食不刷牙漱口就睡觉,因为糖在嘴里变酸易于腐蚀牙而得龋齿。

3.6-12岁儿童恒牙萌出后及时做窝沟封闭,即把牙齿的窝沟用一层树脂类材料封闭,避免食物碎屑和细菌等有害物质进入牙体内,从而预防龋齿。

4.对于位置不正的智齿和食物嵌塞的牙齿及时治疗,不合适的假牙和牙套及时处理。

5.得了龋齿时及时治疗,牙洞浅的要在去除破坏的牙质后用适当材料充填,使牙齿的形态和功能得到恢复,防止进一步龋坏;牙洞深的龋齿,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治疗。龋齿引起的牙髓炎或根尖周炎,要清除牙髓腔内或牙根周围的细菌感染,经过根管治疗保住牙齿。对于已经失去治疗价值的残冠,残根及时拔除、及时镶复。

乳牙的慢性牙髓炎症状


慢性增生性牙髓炎又称牙髓息肉,是一种呈慢性病程的乳牙、年轻恒牙中发生的牙神经发炎,在儿童中比较常见。慢性牙神经发炎、增生成息肉,其危害是可给一些孩子带来经常性的牙齿疼痛,孩子只要进食-咀嚼食物。食物中的小颗粒进入龋洞,即可压迫、刺激乳牙的牙髓息肉,引发患处的牙齿发生疼痛。疼痛的程度虽然不如急性牙髓炎发作时那么剧烈,却也常常使孩子害怕进食。

有的孩子被迫躲着坏牙一侧进食,久而久之,孩子偏侧咀嚼食物可形成不良习惯;使废用侧的骨骼、咀嚼肌发育不良,导致孩子面颊部左右两侧不对称性生长。缺少咀嚼功能锻炼侧的牙床骨骼生长得狭窄偏小,又会影响将来新恒牙的萌出与排列。

补牙材料对牙髓有何影响如何保护牙髓不受刺激


补牙材料对牙髓有何影响如何保护牙髓不受刺激

现在临床上常用的补牙充填材料有:银汞合金、复合树脂、玻璃离子体粘固粉、硅酸盐粘固粉、磷酸锌粘固粉、氧化锌丁香油粘固粉及聚丙烯酸锌粘固粉等。临床上使用这些材料治疗牙龋洞,充填牙齿的各种缺损,恢复牙齿的形状和功能,这些材料对人体健康是有一定影响的。有的材料充填后;对牙髓产生不利影响,引起牙髓发炎,产生牙痛;也有的材料充填后,可以保护牙髓,产生修复性牙本质。临床医生根据各种材料的不同性质和牙齿损坏的不同程度分别选用之。如果材料使用不当,可造成许多临床问题,如充填后疼痛,也称补后痛。下面综合性介绍这些材料在临床使用的情况:

(1)银汞合金:其结固后的抗压强度为每平方厘米2500千克,是临床常规充填材料中最坚硬的,适合于充填在牙齿的最外层。它是金属材料,具有金属的导电性能。常通过唾液中的电解质或口腔温度的变化形成电流刺激牙髓组织。因此临床上常在银汞合金充填材料的底层垫一层阻断电流的材料,如磷酸锌粘固粉。

(2)复合树脂:为糊剂型,有2种;一种为双糊剂型,即甲、乙两种糊剂调拌后使用;另一种为单糊剂型,即树脂基质和无机填料装在一起。在300-400毫微米范围内紫外线照射下,复合树脂分离出游离基,引起树脂基质双链打开而引发聚合。目前临床上普通使用复合树脂材料,特别是用作牙齿美容最理想的材料,所以它适合于前牙缺损充填修复使用。现在国内生产的复合树脂有前牙用材料和后牙用材料2种。论补牙效果,国内产品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存在的问题有两方面:一方面国产复合树脂颜色少,供选择余地小;另方面国产复合树脂填料颗粒大,充填后表面光泽度差。进口复合树脂基本不存在上述问题,虽然价格贵,但效果确实可靠。但不论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树脂,实验资料证明:充填复合树脂3天后,牙髓有中等炎症反应。5-8周牙磕炎症消失。复合树脂对牙髓的刺激性,有的形成修复性牙本质,有的造成不可复性牙髓炎症。另外复合树脂对牙龈组织也有刺激性。临床上使用复合树脂类材料前采用垫底材料如氢氧化钙,放置在敏感区,以减轻树脂基质中的游离基对牙髓组织的刺激及其影响。

(3)玻璃离子体粘固粉:其特点是与牙釉质和牙本质有较强的粘接性,色泽接近于牙齿。由于其抗压强度不大,适用于充填在受力不大的牙齿缺损区,如牙颈部缺损修复,效果较好。玻璃离子体对牙髓有轻度刺激性。动物实验资料证明:充填后8天牙髓有轻度炎症反应。临床使用时,一般不需作垫底,可以宜接充填。

(4)硅酸盐粘固粉:又称硅粘固粉。色泽接近于牙齿,有很好的光泽。它对牙髓有很大的刺激性。有密料证明,充填硅粘固粉初期,牙髓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造成牙本质层细胞排列紊乱。5-8周时,炎症逐渐加重,最终影响牙髓活力。所以,现在很少使用。

(5)磷酸锌粘固粉;是常用的基底材料。因为它导电不良,具有绝缘作用,又是临时性充填材料。磷酸锌粘固粉内的游离磷酸对牙髓有刺激,可引起牙髓炎症反应。实验观察到它所引起的牙髓刺激反应是可逆性的,也就是说牙髓受刺激5--8周时;其炎症可以逐渐消失。临床对探龋治疗时,不能直接充填。因为磷酸锌粘固粉中的磷酸对牙髓有影响。

(6)氧化锌丁香油粘固粉:可作为垫底材料;也可作为试验性充填,简称试补;还可用来暂封药物。由于它的用途多,是临床最常用的材料。临床上使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垫底是利用其刺激牙髓形成修复性牙本质的特点;试补是利用其对牙髓组织具有安抚作用。

(7)聚丙烯酸粘固粉:又称聚羧酸锌粘固粉。它对牙釉质和牙本质有较大的粘结力,对牙髓刺激性很轻,但不能形成修复性牙本质,因此,不能用于垫底和盖髓术。

老年患者拔牙的临床分析


牙齿拔除是口腔常见的治疗方法,但老年人由于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因此,增加手术安全性的必要措施尤为重要[1]。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了300例老年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00例老年患者中,男性127例,女性173例,60~69岁255例,70~80岁45例。龋病(残根、残冠)180例,牙周病110例,慢性根尖周炎颏下瘘管10例,合并心脏病95例,高血压病110例,糖尿病80例,呼吸系统疾病15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2%利多卡因注射液(不含肾上腺素)分别给予神经阻滞麻及局麻。在无痛下用牙钳或牙挺,将患牙拔除,骨凿去除过高的牙槽纵隔及过高的骨尖,刮匙刮净牙槽窝内的肉芽组织、骨块或牙齿碎片,然后行牙槽骨复位,最后进行缝扎止血,有皮肤外瘘管的拔除患牙后,刮净牙槽窝内肉芽组织及搔刮瘘管上皮组织,给予瘘管内放入少许复方碘液,腐蚀瘘管上皮,促进愈合。

2 结果

本组300例中有2例拔牙术后出血不止,行彻底清理牙槽窝,用带有少许碘伏的明胶海绵放于牙槽窝内并缝扎,同时应用止血药物后出血停止。其余298例手术顺利完成。全部患者5~7 d后创面愈合,均未发生感染和其他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老年拔牙患者要严格掌握拔牙的适应证、禁忌证,采取不同于青壮年人的措施,充分了解患者全身状况及病情进展,实施恰当的心理治疗,使之产生一种信任感,从而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老年人麻药首选2%利多卡因注射液,经临床证明其效果满意,而且对高血压及心脏病人无不良影响,又能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快,副作用小,维持时间长,但不能使用含肾上腺素麻醉药物。在注射麻药时,回吸确认无回血,才能缓慢注射,防止麻药误入血管,产生严重的毒性反应而危及生命。对于高血压患者术前血压应控制在150/75 mmHg(1 mmHg=0.133 kPa)时方可拔牙,但术前要用镇静药物,如鲁米那片0.06 g,一次口服。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前半小时可咬碎后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10~20 mg或维拉帕米片40~80 mg。糖尿病人空腹血糖在8.8 mmol/L以下时,方可拔牙[2]。术后必须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风心病及有瓣膜病患者,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继续用药2~3 d。长期服用抗凝血药物治疗的患者,拔牙时不停药,但要注意术后出血问题,术中仔细止血,局部冷敷,牙槽窝内放置带碘伏的明胶海绵缝扎止血。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一次拔除多个牙比多次拔牙危险性小且安全,但不能盲目的拔牙而增加病人痛苦。

【参考文献】

[1] 唱润秋,鲁明英. 42例急性冠周炎期拔牙临床体会[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14(3):200-201.

[2] 李芳华,聂明华.对老年患者实施拔牙术的临床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2):82-83.

烤瓷修复时牙髓的问题


烤瓷修复时牙髓的问题

关于烤瓷修复时是活髓好还是死髓好的问题,在口腔修复临床上有不同的观点,但近年来趋向于以下观点:

1、如果患牙在其他科治疗完毕后仍是活髓,可先不杀髓,直接进行烤瓷牙体预备;

2、如果烤瓷修复治疗过程中一直保持活髓而未出现牙髓发炎的症状,可活髓粘接修复体,预后较好;如出现了牙髓发炎的症状,则须先进行完善的根管充填治疗,待根充后反应基本消失后再粘接修复体,预后也较好;

3、对于位置异常或牙体长抽方向异常程度较大的患牙可根据美容需要预先杀髓,因为杀髓并进行完善根管治疗后的牙齿不存在烤瓷修复后出现牙髓炎的风险。

固定义齿修复并发根尖周炎38例分析


后并发根尖周炎,导致修复失败病例分析,提出作为一名修复科医生,对固定义齿修复前的牙体治疗和基牙制备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要引起高度重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38例患者发病时间、年龄、主要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进一步分析造成根尖周炎的主要病因:(1)根管治疗不完善;(2)修复牙体时的微渗漏;(3)义齿带入后的食物嵌塞;(4)未调合;(5)基牙预备时过多地磨除牙本质。结果 患者均恢复义齿功能。结论在临床修复过程中,认真仔细对待每一个修复环节,才能使固定义齿修复的义齿少出或不出现并发症,对已出现的并发症,要迅速去除固位体修复体,进行牙体牙髓的治疗,在牙体预备时要尽量多保留基牙的牙本质,佩戴义齿时要严格消毒、粘接、调合,最后要告知患者佩戴义齿时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使固定义齿这类修复体发挥最大的功效。

【关键词】 固定义齿;根尖周炎

固定义齿修复作为牙体缺损、缺失最常用的修复方法,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在当今全烤瓷修复、烤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前后牙的长桥固定修复等各个方面。但在临床修复后常遇到固定修复体并发急、慢性根尖周炎等问题,现将4年来我科接诊的38例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均为2003年2月~2007年2月口腔门诊修复患者。来自我科修复室12例,来自其他医院和个体诊所26例,共38例。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22~70岁。

1.2 就诊时间与临床表现 修复前基牙无痛,无伸长,牙周无红肿,龋坏的基牙均做过根管治疗,修复后出现急性根尖周炎最短时间为24 h,慢性根尖周炎最长为6个月以上。急性根尖周炎就诊时主要临床表现为:修复时所用的基牙或保留的残根有明显的疼痛,患牙麻木,叩痛(+++),牙周红肿,牙龈充血,X线显示根尖部有不同程度的透影区。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多数为半年以上的来就诊,自述咀嚼不适,修复牙的牙周边常反复起脓疱,询问病史多有过疼痛但能忍受,X线显示有不同程度的根尖区骨质的阴影。

1.3 治疗方法 (1)迅速拆除固定修复体;(2)对基牙和残根重新做根管治疗,主要是重新建立起引流通道,双氧水+生理盐水+2%甲硝唑溶液冲洗,止痛,消炎棉捻于根管内,每日一换,并口服消炎药、止痛药,主要以罗红霉素+甲硝唑,红肿甚者加地塞米松片。止痛用布洛芬600 mg/6 h,也可静脉给药,主要是以消炎、消肿为主;(3)对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如患者不愿去除固定修复体,也可参考X线片,对患牙进行牙合面开窗,去除牙髓或牙体内的充填体,同样是三液冲洗,根管内可上牙用碘酚棉捻,每日1次根管内换药,也可口服消炎药抗感染,待根尖周炎完全愈合再做完善的根管充填,最后用含银粉加强型的玻璃离子充填,调合,恢复其功能。(4)对形成根尖脓肿者,可行根尖脓肿切排术。

2 结果

38例经过1周~1个月完善的根管治疗后,患者重新制作固定义齿修复,恢复义齿的功能。

3 讨论

3.1 根管治疗不完善 急、慢性根尖周炎是细菌经过牙髓根管内、外引起根尖组织的炎症,由于修复过程中基牙根管治疗不完善,造成根管内细菌未被完全清除,有时甚至是在带菌的情况下,就将修复体戴上,这就引起根尖周炎,所以说在做固定义齿修复前对基牙一定要进行严格完善的根管治疗,这是固定修复最有效果的保障。因为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彼此密切相关的组成部分,只有这样修复的固定义齿才不会出现急、慢性根尖周炎这样严重的并发症。

3.2 微渗漏 微渗漏是造成固定义齿引发急、慢性根尖周炎的又一因素,这与根管治疗充填材料有关,由于充填材料收缩性大,牙本质不密合造成渗漏,细菌带入根管内,另外在粘结固定义齿时义齿内冠未作消毒处理,有时活髓基牙未做脱敏和消毒处理。这些都有可能将细菌经牙本质带入根管内造成根尖周组织感染形成根尖周炎。

3.3 食物嵌塞 固定修复体戴入后与邻牙形成的微小间隙,造成食物嵌塞,时间一长,加上不注意口腔卫生,细菌微生物易于生长,造成牙周组织长期慢性炎症,最终将导致慢性根尖周炎。

3.4 调牙合 固定义齿戴入时一定要进行调牙合,以免造成创伤性根尖周炎。

3.5 基牙预备 在做基牙预备时,过多地磨除牙本质、对活髓基牙未做脱敏治疗、不做临时冠这些因素都会引起根尖周病。

4 小结

综合上述五点,固定义齿修复并发急、慢性根尖周炎,是一种可防可治愈的义齿并发症,只要我们在修复前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基牙预备时不过多地磨除牙本质,严格地消毒、粘结、调牙合,就可以避免和减少固定义齿并发症的发生。

拔牙后出血160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拔牙后出血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51例和109例拔牙后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拔牙后出血的因素可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牙位越是向后,发生出血的机会就越多。160例患者经处理后痊愈157例,3例经局部止血处理后转入内科治疗,痊愈出院。结论:严格把握拔牙禁忌证,术中严格正规操作,术后认真宣教,即可避免拔牙后出血。同时,应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减少拔牙并发症的发生。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院口腔门诊患者51例,非本院拔牙109例。拔牙创口内出血,其凝血块多位于拔牙创口正上方,多呈半球形,去除血凝块后,可见牙槽窝内缓慢渗血,有时牙龈和牙槽窝内都有渗血。牙龈出血,血凝块多位于牙龈撕裂处,去除干净后,多见损伤部位有明显的渗血点。男74例,女86例;年龄5~71岁;上颌59例,下颌101例;前牙37例,后牙123例。

出血原因:牙龈损伤49例,炎症时期37例,牙槽骨骨折23例,牙槽窝血管损伤17例,肉芽及异物11例,高血压10例,血液病6例,慢性炎症5例,经期2例,慢性肝病3例,拔牙前正接受抗凝药物治疗5例,其他2例。

出血部位:160例中,第3磨牙48例,第1磨牙43例,第2磨牙32例,前磨牙24例,前牙13例;上颌牙71例,下颌牙89例。牙位越是向后,发生出血的机会就越多。

方法:安慰患者,使其克服恐惧心理,详细询问病史及检查,明确导致出血的原因。拔牙创口残留肉芽组织者在麻醉下彻底搔刮牙槽窝,将残留的肉芽组织清除干净,然后用明胶海绵填塞牙槽窝压迫止血;牙龈撕裂者严密缝合撕裂处,使撕裂的牙龈附着于骨壁,再压迫止血,对撕裂处不能缝合者,可用浸有1:1000肾上腺素的纱布局部压迫30分钟;牙槽骨骨折的患者将折断的骨折片进行复位后,再缝合压迫止血;高血压、血液病患者除进行必要的局部处理外,还应针对原因进行专科治疗。对于出血时间较长,出血较多的,可采取静脉推注高渗葡萄糖、输液或输血等措施。

结 果
160例患者经处理后痊愈157例,3例经局部止血处理后转入内科治疗,痊愈出院。

讨 论
引起拔牙后出血的因素可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性因素包括牙龈损伤、牙槽损伤、局部炎症。全身因素引起的拔牙后出血较少,包括高血压、慢性肝病、月经期及血液病,从本资料可看出,拔牙后出血的原因绝大多数为局部因素引起。拔牙术后出血,以牙龈出血多见。牙龈损伤撕裂是使用牙挺、牙钳不当,或牙龈分离不彻底,造成拔牙时牙龈撕裂而引起出血。手术粗暴、用力过猛可导致牙槽骨的损伤错位,术后没有复位,可引起牙槽及牙龈渗血;炎症时期牙槽窝内充满炎性肉芽组织,肉芽组织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血管扩张,充血,水肿。质地变脆,影响功能,使拔牙后创面长时间出血不止。全身性因素的高血压患者,拔牙后紧张引起血压波动,慢性肝病导致凝血因子缺少,月经期血管代偿性扩张,血小板减少和血友病等血液病患者,都可引起拔牙后出血。出血与牙位的关系,我们观察,牙位越是向后,发生出血的机会就越多,其原因可能因前牙拔除较易,损伤小。后牙特别是阻生智齿相对复杂,损伤较大。还有一些患者因为稍有出血就不停地吐口水,且有吸吮动作而造成拔牙后出血[1]。

要预防拔牙后的出血,首先要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及当前身体情况,严格掌握拔牙适应证,对一些属于拔牙禁忌症,但又确实需要拔牙的患者应慎重考虑后决定。还应做好周密的术前准备,医生的的操作要规范,要正确使用牙钳、牙挺,动作不宜粗暴。出血后医生要冷静沉着,安慰患者,查明原因,对症处理。

拔牙后出血大多是局部因素即术中操作不当所造成,医生严格把握拔牙禁忌证,术中严格正规操作,术后认真宣教,即可避免拔牙后出血。对老年有全身疾病者,一定要认真对待,如高血压,术前一定要采取降压措施,待血压平稳或接近正常时再拔牙,以免出现不良后果。同时,应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减少拔牙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孙文国.拔牙后出血186例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255.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